3月3号,这个节日你知道吗?

 

今天是2017年3月3日星期五农历二月初六距离妇女节还有5天距离植树节还有9天距离清明节还有32天距离劳动节……...

今天是2017年3月3日星期五
农历二月初六
距离妇女节还有5天
距离植树节还有9天
距离清明节还有32天
距离劳动节还有59天
距离端午节还有88天
距离儿童节还有90天
距离高考还有96天
也许那些节日有的跟你无关,有的你毫不在乎,但是请注意,
今天这个节日跟谁都有关,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不要觉得“耳聋”离自己很远。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视力出了问题,人往往就能很快的意识到,但是听力一旦出现下降,尤其是轻微的下降时,大家都难以感知。

所以往下看,戳图自测,看看你的听力是否真的健康,转发到朋友圈告知你关心的人哦!
爱耳日的来历: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确定2004年我国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防聋走进社区”。旨在发挥社区人口密集、传播迅速,宣传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优势。使老百姓能够真正体会到日常保健、规律生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历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 
2000年
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
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
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
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
防聋走进社区


小编寄语

以下是关于爱耳护耳的健康做法:

 1、日常预防要做好

由于突发性聋病因尚不明确,并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2、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这是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3、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

4、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5、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除上述建议外,还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年轻人如果偶尔出现短暂的耳鸣,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这很可能是耳朵突然遭受噪音的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大、失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注意日常的生活和用耳习惯就会缓解;倘若持续1-2天出现耳鸣的情况,就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关注 天涯深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