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文学】王涛:在油田当个井区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纪实)

 

5000多人关注,长庆油田“小清新”风格的亲民微信平台。提醒:欢迎转载,但须注明文章来源于“长庆小天”微信公...





5000多人关注,长庆油田“小清新”风格的亲民微信平台。

提醒:欢迎转载,但须注明文章来源于“长庆小天”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
涛,男,1988年生,甘肃镇原人,2008年参加工作,喜爱文学与写作,并创办个人自媒体公众号《贱、谈》(ID:jianjian2202),现就职于长庆油田采油二厂,2016年获得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十大井区长”荣誉称号。
关于体验


志摩曾说过: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其实做事情都是如此,不亲身去经历,去感悟,永远无法体会个中滋味。
正文
1

岗位变了
2016年3月,具体几号我忘记了,我所在的作业区一纸公文,我就从原来的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换作井区长。工作的地点并没有变化, 还是在自己的老基地。在我看来,只是工作的形式变了。原来总是找人商量,现在总是别人找你商量,仅此而已。
起初,我对于这个岗位是有些抵触的。一来自己不是专业出身,对于生产过程耳融目染,细节上却是一知半解,欠缺的比较多;再者家中孩子身体不好,总想要回去看看,换了岗位难免牵绊。思前想后,还是一个念头触动我,“你们干党群出生的根本干不了生产”。长久以来,油田单位里把党群工作看作是“旁门左道”的人不在少数。若说自己年轻气盛,也体现在这里,最不服人言讥讽。回想自己参加工作至今,本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踩过来的,有何干不了。
2

角色变了
做了六年的党群干部,突然之间又至生产岗位,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在基层组织工作,团队的日常工作繁重,却并不复杂,知行合一,令行禁止,有执行力即可。作为管理者有思路,知缓急,能决断,重协作,这几点足矣,再加上些许创新,你的本职工作应该算是及格了。

好在班子成员个个业务精通。支部书记是主体专业的本科生,技术员亦是,这样我就有两位刚过30岁的中级工程师协助。两位副职也和我年龄相仿,一个主管安全,一个主管设备,在作业区这个小圈子里,也都算得上佼佼者。我相信团队的力量,每遇到不懂、不会的事情,我好问,他们也都不吝告知,很融洽。只要他们能干,便甩手去干,这给我平日的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
我的团队构成偏年轻,这对一个老厂来讲,是不多见的。出去干活儿,总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从不因工作的难度叹息害怕,效率还算高。倒也有不妥的地方,走到哪里一片狼藉,容易返工,标准不高等等。这叫人很头疼,领导也总是因为类似问题批评过。每到这里,我总会说,我负责挨骂,你们争取下次别让我挨骂。
3

感情不变
大家平日里相处的很融洽,打半场篮球,组织狼人杀,或是集体下山改善伙食,或是包场看电影,都是统一行动,尽量不落单。刷微博、刷微信、组团打游戏这都是年轻人爱干的事情。我从不拦着,也不考虑年长些的所谓养生、修身的说法,兴趣爱好或是减压的方式上,顺心理意愿,不居于形式,爱干嘛干嘛,就是要和工作撇清了关系才最轻松。

年轻人总会有磕磕绊绊,床头打架床尾和,闹脾气,使性子,这都很正常。每次双方冷静下来,第二天还和亲兄弟一般。这时候再拿起法宝“一人一事一谈话”,好好数落一般,反倒是相互庇护起来,叫人哭笑不得。我想,这就是年轻人,爱冲动,讲义气。
和老工人打交道亦是如此。在单位,只要是年级比我长的,就是“哥姐”、“师傅”这样的称呼,和老石油打交道,礼数不能少,更何况本就是一家人。
4

责任不变
平日里,有很多事情需要我来协调,我有两部手机,每天最少需要各充两次,一日接打上百个电话的情况很常见。有两件事可谓噩耗,一是无理取闹叽叽喳喳的老乡:“你们害的我家鸡不下蛋,我挡路呀!”,二是平地风波说没就没的产量:“区长,本班产进-1m³”。

先说说老乡挡路这件事,各种奇葩的理由层出不穷。一日,一位老者手拿拐杖坐在办公室门前并不说话,我上前问了来意。他似是哀伤,半天才和我讲了缘由。他家就住在距离井区基地不远的一座井场旁边,抽油机正对着家里的三口窑洞,老人家里有一儿一女,老伴先离世了,女儿出嫁,剩下儿子前不久查出了癌症,奔波了一年多,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也不见好,前不久先他去了。老人伤心,也有迷信,找了村里的阴阳先生卜算了一下,说是他家中的种种变故,全是因为这几架“磕头机”整日对着家里叩拜的缘故。老人最后语重心长的问了我一句:“你说怎么办?”
当时我就方了,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按照套路,我总是先安慰老乡:“老人家您先回去,我到现场再了解一下。”多处打问,才有了头绪。老人年轻时候居然是个“手艺人”,倒斗的高手,以掘取人家的陪葬品过活,难怪对于迷信的说法这么笃信。我灵机一动,和他说说迷信:“抽油机这是国家财产,既然已经安装了这么多年,不是可以轻易动得的。想想你年轻时,是不是有事损了阴德,因果报应,家里出了这么多变故?”说完,安慰了几句我就回去了,也再没见他找过我。

产量是石油人的使命,也是评价各项工作的第一指标。我所在的井区是作业区最大的一个,这不仅是说地域、油水井数,自然还有产量。我所管理的接转站,来油有自家的也有别家的,各井区通过拉运方式生产的也都汇集到这里。因为没有卸油计量的流量计,进入我系统内的原油总是被牵着走,说多少,就是多少。这就很头疼,没有一个准确的计量,很难找准上产的方向,常常不知道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别家的问题。当然,到最后都是我的问题。
过去领导总是这样说:“锅里有,就有,锅里没有,就没有,问题要在自己身上找。”这话没错,少个十来方对于一个液量四五百的井区来说没什么,但是动不动就产个负数,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要在地下找,在地面找,在流程设备里找,总有个环节出了错。我运气还不错,总是能找到,找不到的说不清的也总是自己回来了。这时候就要感慨,还是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到家啊。毕竟产量和效益是挂钩的,没了油,这几十个兄弟姐妹这月的奖金就都泡汤了,每想到这里,压力还是很大的。
5

初心不变
井区的跨河管线多,延河还有井场,存在的安全环保风险很大。队伍年轻,经验都不丰富,这样那样的担忧和顾虑也多。这般时间久了,神经衰弱的厉害,夜里3点自己眼睛还睁着,好容易睡着了,6点要收产量,7点要开晨会,白日要继续工作。日复一日,总觉得吃力的很,还真是什么都不好干啊。
我也想过退缩。在井区待了四年,干井区长整一年了。自己马上就步入三十岁,这时候不经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脱节,兴趣爱好在落伍,体力在下滑,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钱TM却越要越多。仔细想想,企业如果招一个小朋友,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性价比高的不得了。自己在体制化的企业里尚还有一口饭吃,拿着一份还能养家的薪水。当真离开了体制,谁还会用同样的价钱来雇佣一个没有过多社会经验的人。没办法,这条路是自己选的,咬着牙也得坚持下去。

过去,有认识的同志说我这是从党群向生产成功转型了,我自觉不然。前几日一位朋友送了本书给我,里面有一段提到了转型的问题,说的很好。我们常有从一个岗位转至另一个岗位,业务变化了,自以为是转型了,其实不然。还要在格局上,战略上,思维上,行动上去适应变化,重新定位,全面突破。

这几日在追《大秦帝国》,突然想起屈原的名句,索性用来结尾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约稿




一、作品体裁
文学作品体裁为微、短篇小说,散文,诗歌。
二、作品要求
(一)微小说、短小说字数最长不超过3000字;

(二)散文字数不超过2000字;

(三)诗歌字数不超过50行。

所投稿件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适当稿酬,以示补偿和感谢。来稿时请附带200至300字个人简介、生活照两张以及联系方式。
三、投稿方式
联系人:德瓦君

电话:029-86574874

QQ:251124231

微信:wangxijie057386

投稿邮箱:wxjie1_cq@petrochina.com.cn


甜(小天)粉们,临走时请记得点下方大拇指给我点赞!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转发给更多的朋友,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作者:王涛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贱、谈》(ID:jianjian2202)

向图片制作者致敬!

主编:德瓦君

编审:老鹰-不老

技术支持:黑方品牌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新朋友】:快来试试指纹识别,彰显尊贵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引荐小天


    关注 长庆小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