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一中】教师教学感悟

 

欢迎关注海林市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平台...



请点击上边的校名关注我校

爱转角
背景:由于核心家庭的出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们,享受着家长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愿苦了孩子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同时受外界新事物的影响,孩子们对世界、社会和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大不如前。例如,消费奢侈、行为自我、服装潮流、处事愤青等一系列涉及学生价值观的问题接踵而至,体现在学生微不足道细节上如发型、服装、配饰及语言等。这一切都加重了教师及教育者的工作难度,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既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思想和生活上不盲从,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学生成长经历的每一个路口,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细节,抓住教育契机,让温暖的师爱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有艺术性。

主题:师爱从未离开

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女孩子,身材瘦弱,皮肤白皙,干净的瓜子脸上有一双忧郁的眼睛,性格温柔安静,平时少言寡语,极少与同学们交流,在我班上她就是一个安静的“天使”。上课的时候,她的听课的状态十分专注,还不时的记着笔记。“字如其人”是她的另外一个优点,工整而又赏心悦目的笔记上使用两种颜色记录,让人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她学会的内容和修正的地方。偶尔,课上我们之间会有眼神的交流,心灵的共鸣,她柔和的目光使我感觉到她“知学、乐学”。可就是这么个给人印象极好的学生,在高一下学期时当懵懂的爱情不期而至的时候,她的心态和行为发生了悄悄地改变。她开始注重外在的装饰,上课偷偷地照镜子,涂睫毛膏,穿着时尚,还背上了一个黑色扎眼的时尚包。我曾经几次私下里单独把她找到办公室,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她从来都是低头站在那里默不做声地听着,不发表自己的任何见解,即使我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在每次谈话中教育的价值犹如水中捞月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根本没有把她从“美”的魔力中拉出来。我之前的对她倾心劝诫,全都归于枉然了。

一天早自习,我发现迟到的学生较多,就在讲台前查看空座。这时,只见她手里拎着一个时尚包匆匆忙忙地从教室后门走了进来。还没走到她的座位时,她突然看到我站在班级的讲台前面正盯着她,马上停了下来,下意识地将手里的小包慢慢地藏到了身后,并低下了头。这个时候,我眼前猛然间浮现出上两次我处理她相同问题的情景:第一次,进校门时,我发现她背着一个黑色时尚包,我仅仅笑着提醒她:“马上收好,再让我看到我就没收了!”,并没有做任何尖锐的批评,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正是这句话影响着我,宽容也是一门教育艺术,教育也需要一定的变通性。我的宽容或多或少地对她不成熟的心理表示了接纳和理解,我也伺机在等待和她建立初步的沟通。第二次,她在校门口背对着我买东西,我看见她又拿着那个小黑包,便悄悄地从她后边绕过去,一把抓过包,她看着我扬长而去自己愣在那里。等放学以后,她来向我索要包的时候,我怒视了她几眼,告诫她:“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她一改往日的无动于衷,微微地点头应承着,笑着拎着包跑出了办公室。我想起有“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之称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项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需要一点耐心和同情心。”我感觉那次我选择的这种化戾气为祥和的教育方式,也会让她感受到暖暖的师爱。教育需要耐心,她的友好的态度已让我感受到她逐步向我走进。

可是这次我再也耐不住性子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理直气壮的向她喊道“把包拿过来。”只见她脸色一变,生气地把包甩进我的手里,愤然地转头回到了座位上,还把书重重地摔到了桌子上,发泄着自己的怒气。班级里安静极了,大家都在盯着我俩看。刹那间,平时一贯坚守“我的地盘我做主”,典型的“班妈型”的我气愤的质问她:“你这样的态度对待老师公平吗?平时我是怎样对待你的?即使是我错了,你也没有资格摔我!”她生着闷气低着头坐在座位上不屑一顾地看着手,根本不理会我此时的感受。我感觉有些失去存在的价值,带着万分的委屈拿着包回到办公室。她怎么能在我的一再宽容下“言而无信”,我觉得无法理解,觉得顷刻之间初步建立起来浓浓的师生情突然之间变成了彼此之间的伤害。

在办公室里,我左思右想“到底是谁伤害了谁?”。同时,我也有些后悔没控制住情绪,心想明明已经看到了她的转变,怎么转眼间人变了心,言而无信啊,上两次的努力全都付之东流了。后来冷静下来,我也暗自反省。这时我想起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句名言。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更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我应该检讨自己,教育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等待,急于求成是我最大的弱点,在教育孩子上我还是修炼的不够,太急功近利了。正当我要把她的包收起来放好的时候,不经意间触摸到包外有温度,我觉得很好奇就打开了她的包,除了有充电器,钱包,身份证等,我还发现了热腾腾的一杯的豆奶和两个包子,原来这是她的早餐。一时之间,我特别矛盾。一方面,让她生气地饿着肚子我于心不忍。另一方面,把东西给她,我哪里还有老师的尊严。可是转念一想,算了,教育需要人性化,别让她饿着肚子了。我拿起豆奶和包子,走到班级门口,把她叫了出来,她以为我还要训她,面无表情倔强地把头扭向一边不理我,我耐着性子说:“没吃早饭饿了吧?东西别拿进班级了,找个地方吃了吧,不然同学们又会说我偏心你了,但是咱们一码归一码,你的包我暂时不能还你。”听完我说的话,她抬起头吃惊的望了望我,嘴巴微微的张了两下,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她哭着小声说“老师,你别生气了,我错了。”此时的我也百感交集,有一份难言的感动,一时之间甜和苦一起涌上心头,我也泪如泉涌。在这一瞬间,我觉得她真正地领会了师爱,理解了师爱,我们之间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陪她吃包子的时候,她还两次用手轻轻的擦着眼泪。

那天,外语课下课时间,我在黑板前给还有疑惑的学生进行点拨,素颜的她就站在离我不远的侧面,不出声地笑着盯着我,我问她:“有事吗?”,她温柔地慢慢地摇摇头,又接着美滋滋地看着我。等我要回办公室地时候,她小声地说了让我至今无比回味地一句话“我就是想看看你。”我终于感受到了这个不善言辞的女孩子,外表冷漠,内心犹如一团炽热的火一样。从此,我走进了她的内心深处,我及时地抓住了爱转角,在这个爱转角的路口,我等待到的是她心灵的转弯。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她也不再化妆了,感情上的注意力在慢慢减退,向良性方向发展。

通过这个事例,我感到不是所有教师都懂得教育,我就是其中一个还缺乏教育方法和经验的人,通过实践我也在思考我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不同的学生的时候是否合理得当,这件事例也给我的教育工作留下了几点启示:

1.教育需要春风化雨的关爱和入木三分的理解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感叹差生难以转化,差生的转化率低,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走进过他们的心灵,通过这个事例,我感觉到,没有什么比师生之间的关爱和理解更可贵的了,这一份凝聚力能砥砺风雨,坚不可摧,在这份保障下,无论是真心的帮助,还是严厉的斥责,学生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消除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让师爱突破有代沟“青春防线”,在学生心灵深处深深的扎根,才能使师生同呼吸共命运。

2.抓住每一个爱转角

教育者在眺望远方的山峰的时候,还要记得不要错过每一个爱转角。对一个学生的教育可能会是多样的,我们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和方式,如果没有我的恻隐之心,我对这个“天使”的教育可能还要等待下一个机遇,前两次的机遇我也都在做努力,可是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效果,反而这次早餐的教育,让学生因为我无时无刻不在真诚地关心她而感动。在爱转角的路口,她遇到了一直耐心等待她转变的我,被我的真诚所打动,我们一起收获到了幸福。

3.教育更需要等待

教育需要耐心,可是教育更需要等待。急功近利的教育是弱不禁风的,学生会在教育的等待中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在内心过滤的过程中慢慢的沉积下来,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让学生感觉到“师爱永存,从未离开”。我也是得益于此,因为我的执着和坚持,宽容和等待,换来了她的转变。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我还需静下心来,陪着学生慢慢的走过学习进步,生命成长过程。

其实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还有很多的困惑,我们都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可是究竟应该怎么“琢”确实让我难于找到方法与掌握不好琢磨的“深浅”。现在的班主任怎样才能启蒙一个心灵?但我愿意尽我所有的能力,继续前行。







欢迎关注我校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 海林市第一中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