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素质》通关宝典⑴

 

第一章 教育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单项选择题模块一:素质教育概述 (15 年下)1.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与应...

第一章 教育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一、单项选择题

模块一:素质教育概述 (15 年下)

1.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及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定义和特点(预测新考点)

(1)定义:依据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基本特征的教育。”

特点:

① 全体性

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②全面性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它应促进受教育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不只是重视学生“智”的发展,而是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这种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而是一种“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的准确含义。

③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

④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这里强调的培养能力、促进发展是在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前提下而言的。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二是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的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⑤主体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⑥开放性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⑦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要。

⑧合作性

素质教育是合作性教育,而不是竞争性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民主型的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

模块二 素质教育的实施 (13 年上下、14 年上下、15 年上)

1.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要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面貌。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2.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预测新考点)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3.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 (预测新考点)

(1)转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材料分析题

模块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6 年上)

1.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距离教师资格证笔试仅剩10天,
考前最后一次提分机会,
预测必考难点+总结答题技巧+万能必备模板
长按二维码即可咨询购买


    关注 为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