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艳:诗词破解我的“春节综合征”

 

年过,十五了,许多人感叹春节放假过得生活完全没有了规律,熬夜、喝酒、打牌、暴食、不运动……引发了一系列的身心...





年过,十五了,许多人感叹春节放假过得生活完全没有了规律,熬夜、喝酒、打牌、暴食、不运动……引发了一系列的身心不适,导致许多人上班后出现精神倦怠,身体疲惫,呈现种种亚健康的状态,这种状况被叫作““春节综合征””。

说实话,作为教师的我,“春节综合症”更严重!因为平常超强度超时长的工作严重透支了我的睡眠时间,所以我的“综合征”里还有一项:睡懒觉,能睡到多懒呢?这么跟你说吧,没电话和闹钟的打扰,晚上12点能睡到第二天中午12点,就这样的“睡虫”,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旦上班要求早上6点半起床,那可真比被杀还难受啊!因为以往有过多次这样的难受经历,所以,今年我是特别注意过节期间的生活节奏,尽量不让年节征状太突出,也早早在上班前半个月,就开始思考调整我的生活规律,期望上班时能有一个阳光明媚健康快乐的我出现。就在我想着什么能破解我的“春节综合征“时,忽闻央视诗词声,大珠小珠落玉盘。

正月里,我看电视节目《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被选手们行云流水般的吟诵所吸引,他们博闻强记,出口成章,珠圆玉润,信手拈来,一个个参赛选手如同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才子佳人,浑身散发着书香韵味。反观自己,节日期间的大吃大喝已使我“每逢佳节胖三斤”,多日追皂剧不读书已使我面目可憎,寒假期间的无所事事又浪费了太多大好时光,遂起一心,何不一天也花三五分钟,背一首诗或词,弥补一下好读书时无书可读的遗憾。长期坚持,结果会如何呢?

兴起,我果断找出已久时不看的唐诗宋词,郑重诵读起一首诗来,嘿,读了两遍,竟然就能背出来了,于是趁热打铁默写下来,以作良好的开端。背一首竟然毫不费事,我信心大增,连吟带诵又背三首,顺势一并默写了出来。通过背诵和默写,我发现自己虽然人到中年,记忆力不像年轻时那么好了,但理解能力大增,背诵的快慢程度似乎比年幼时的死记硬背还快了一点。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可是不过几个小时后,再次背诵时,却发现头脑好像被拉远的镜头,一时半会儿,怎么也回不到刚刚看过的东西上,才明白,理解能力增强了,可健忘也如岁月之剑,削掉了我的长时记忆力,慢慢,慢慢回想,扯远的记忆镜头一点一点被拉回,再拉回,终于又记起了才背的几首诗,心底,有点儿窃喜,又有点难过。

万事开头难,比开头更难的是坚持。为了坚定自己坚持背下去的决心,我鼓动小女儿和我一起背诗默写,她可以不做量的要求,一天背一首即可。本来就颖悟而且喜欢朗诵的小女儿,见此也激情盎然地加入了进来。

嘿,你别说,母女俩竞赛着,砥砺着,连背带写,倒也使得假期的生活充实有趣。背了不过一周,小女儿就不满意只是单纯的背和写了,她也想尝试玩一把“飞花令”,并且和我商议,生活中的对话尽量用诗句或化用诗句来表示,谁说得贴切,谁就有权让对方为自己服务一次。比如晚饭后我想去散步,就化用李商隐的诗对女儿说:“向晚意不适,快步走北城?”收到稿费时,我化用杜甫的诗表达心情:“漫卷诗书喜欲狂,且忘写作苦何在”。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我的职称评定,我无可奈何地引用王维的诗:“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失联三十年的高中同学微信上联系上了,看着照片中彼此不再年轻的面容,我用韦应物的诗句表达光阴如箭:“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问他何时回来,我引用王维的诗:“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追一部电视连续剧时我化用李白的诗:“相看两不厌,唯有《于成龙》,”正月十五看舞狮,我记起了卢纶的诗:“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别说,生活的种种状况,都能在古诗句里找到言辞,只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能说会道的诗句太少了!也只有在潜心背诵中,我才发现上苍赋与古今每个人千篇一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啊,都被能诗善文者给描绘得千姿百态别具情趣!难怪人说,诗词本身并不能改变生活,但却能改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姿态!诚如斯言啊!每一个能引起我们共鸣的诗句都带有治愈性,让我们千百年后面临相同的问题时,能够看透想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有人说,人生在世,读书和跑步不可辜负。我也想说,人生在世,诗词不可或缺!诗词让我沉闷的心豁然开朗莲叶接天,整个人都如荷花映日阳光明媚起来了!一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时回顾一下背过的诗词,起床后读书写作,背诗做饭,洗衣搞卫生,晚饭后出外走路,睡前又背诗默写,生活紧紧张张忙忙碌碌,还怎么会无聊?还哪有时间去烦恼?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生活的节奏又回归到了以往正常的轨道上。

“从此无心爱熬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等到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我的春节综合征,就会被完全破解,治好。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能坚持背诵诗词,同时也期待,我能用诗歌表达生活中的一切并且脱口而出的那一天早点来到!想想吧,到那时,“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多么宁静而美好的日子呀!



作者简介:李艳艳,笔名锄禾午,虎刺梅,甘肃省作协会员,大学文化,中学教师。喜欢阅读写作,近年在《杂文报》、《教师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讽刺与幽默》、《甘肃日报》、《教师博览》、《班主任之友》、《未来导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四百多篇,著有散文集《花开有声》。自觉教书育人和写作是人生乐事,愿乐此不疲。



长按二维码或加微信号huanghfb,关注《黄河圈子》     投稿须知: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欢迎作者赐稿,新闻、小小说、散文、随笔、文艺评论、时事评论、诗歌均可。要求稿件没有在网络上发表过。(附个人简历及照片)

稿酬依靠读者打赏,有打赏则有稿酬,无打赏则无稿酬。打赏的一半为稿费,一半为编辑费。

作者要保证文章的原创。因为文章内容引起的侵权及其他法律责任,由作者个人承担。

本公号微信和QQ号:287008194

投稿邮箱:287008194@QQ.com

黄河圈子斑竹瞿方业,西部商报黄河评论部主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多年从事报纸及网络的新闻、副刊、评论编辑工作,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


    关注 黄河圈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