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六(5)班 赵清然:读《山谷中的谜底》有感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关闭【集训记录】五(5)班 靳潇茜: 军训是一首动听的歌2017...

读《山谷中的谜底》有感                                               


六(5)班   赵清然

自从学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后,我便很有感悟。文章讲了两个旅行者来到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发现东坡的雪松能够以弯曲对抗暴风雪的奇观,揭开了山谷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的秘密。其中一个旅行者悟出“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道理。

学完这课,让我对雪松很是佩服,我由此想到了项羽。很多人都认为英雄是宁死不屈的,比如西楚霸王项羽,但我并不认为。正如李清照的诗所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被刘邦打得大败,退到乌江岸边,他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而死,人们都说这是英雄宁死不屈的表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大败后,暂时失利的项羽如果退回到江东,蓄积力量,卷土重来,日后必能和刘邦大战时获胜,但他自刎而死,没有那么做,成了千古绝唱。   历史上除了这样的反面事例,还有不少正面实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就是其中之一。

在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他在吴国放下一国之君的傲气,为吴王做牛做马,在十几年后,终于得以返国的机会。回国后,他每天在柴草上睡觉,吃饭前还要尝尝苦胆,以激励他报仇的决心。多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成功报仇。事实证明,当年越王向吴王委屈求和到后来报仇,应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有时弯曲不是弯曲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山谷中的谜底》既是山谷中的谜底,也是人生的谜底。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如果人生正遭遇苦难和挫折,我们也要像雪松那样用退让来做抗争的防护网,才能比刚性的对抗更不易受到伤害,更能承受命运的挤压。


    关注 高平城南小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