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谈金崟话村官: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故事的主人公谈金崟,江苏扬州人,2012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2012年8月被聘为扬州市大学生...



故事的主人公

谈金崟,江苏扬州人,2012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2012年8月被聘为扬州市大学生村官,现任广陵区区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

2017年3月14日晚上,谈金崟受邀参加“江苏省‘985’高校村官工程”宣讲会,重回东大,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她的村官之路。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谈金崟,与她一起回顾这过去的点点滴滴。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向上滑动启阅)

谈同学的自白:

一、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就是让青春无悔

与大部分人一样,毕业前夕的我,有一点焦虑,有一点迷茫。我的专业是理论性比较强的遗传学,同学中比较多的选择是研究所实验员、医院检验员、生物科技公司销售、研发等等,但我还是想尝试更多的可能,于是奔波忙碌于各种招聘会,希望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次的笔试面试,让我对工作的想法逐渐明晰起来,我所追求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和未来。所以,在参加扬州市委组织部在东南大学的选聘宣讲会时,我立刻就被江苏省、扬州市“把大学生村官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当优秀人才来使用、当自家孩子来对待”的理念所吸引。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深入了解之后,我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回到家乡扬州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因为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是基层的广阔天地,足以让青春在这里飞扬,值得汗水在这里挥洒。

二、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就是要走进群众家门

我所在的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有居民4219户,12608人,我们根据区域将社区划分为11个网格,作为社区第一网格的网格长,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网格内的425户居民,我一有时间就走楼入户,使社区工作人员的点、党员和志愿者的线与社区居民的面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加顺畅。在走访每一户居民时,我还有个习惯,就是互留联系方式。因为我知道,只有平时跟居民常联系、心贴心,今后遇到事情的时候,居民才会把你当自己人。四年多来,从一开始的门难进、脸难看,到现在居民们欢迎我来拉家常,我敲开的家门不计其数,解决难题数以百计,这也正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

三、做一名大学生村官,更是要走进群众心里

刚到社区工作时,我就接手了党务工作,我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的295名党员,其中退休老党员超过了82%,首先就是要让他们满意。在工作中,我经常与党员谈心、了解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每月10日的党员统一活动日,也是我们社区党员的学习日,我都会早早来到党建室,准备好视频、文字、实物等各类学习资料,为党员准备好茶水,同时考虑一些到年老党员学习时间不能太久,我总会将集体学习时间尽量压缩到半个小时;当复员军人、毕业学生党组织关系回到社区需要转正时,我会耐心打电话甚至上门直至告知本人所需材料,奔走民政局、人才市场帮他们借档案,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相关程序。这四年多来,我的细心和贴心,让党员们记住了“小谈书记”;记住了我的号码,有事没事会给我发个微信问候一声。我常常觉得,工作以来我最大的收获是不能用金钱来量化的,而是一点一滴的暖心。

在扬州基层工作四年多,各级组织领导的关心重视也让我非常感动。组织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培训、讲座、拓展,提高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发放读书卡,举办征文大赛,鼓励我们读好书、用好书,不断学习;各级组织部门更是主动为我们的生活排忧解难,还帮我们牵线搭桥,做起了红娘,真正成了我们“娘家人”。

基层这一片热土,也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它培养人,更锻炼人!选择大学生村官,选择奉献,你定将收获别样的人生精彩!


在宣讲会上听着谈学姐侃侃而谈她的村官经历,我不由对那个大家庭心生向往,借此机会也向学姐提出了心中的几个疑问:

我:谈学姐,当初是什么促使你报考村官的呢?

谈:主要还是听了宣讲,觉得政策还不错。同时我的专业很少与人打交道,都是泡在实验室,村官更多的是与人接触,还是比较想尝试一下。

我:村官工作压力大吗?

谈:压力肯定是有的,甚至有时是亚历山大。一方面是外部的压力,大家都看着呢,你一个研究生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另外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就像东大校训止于至善写的那样,要不断完善自己。

我:有不适应的地方吗?能具体举例说说吗?

谈:一开始工作肯定有不适应的地方。比如真的一个人去敲开居民家的门,第一句话怎么说,怎么介绍自己,怎么让居民愿意听你说进而与你交流直至交心。

我:那你如何解决的呢?

谈:一方面要跟社区的老同志学习,另一方面自己一定要不怕吃闭门羹,不怕被拒绝。其实大部分居民都是挺理解我们的。

我:很多大学生认为村官工作琐碎枯燥,你认为呢?

谈:我们社区活动比较多,比较忙,很充实。我负责社区党务工作,领导要求也比较高,挑战还不少。

我:那工作这么久你认为你遇到过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谈:可能还是最一开始敲开家门吧。不过学会沟通交流基本上我们东大的孩子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

我:最大的收获呢?

谈:其实就是居民简简单单的一句感谢。社区真的是再基层不过了。和机关不同,你可能只是下雪天帮他们送点新鲜蔬菜 他们都会很感动。

我:听起来就像一个大家庭呢(^_^)

谈:因为很多老人他们子女也不在身边,不能长时间的陪伴照顾,我们还是真的成了他们的亲人。

“只要拼尽全力去做,基层也能让你大展光芒。”

作为东南大学硕士毕业生,谈金崟也可以选择一份更加优渥的工作,但她却选择了基层这一片热土,让青春飞扬,让汗水挥洒,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热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飞出绚烂的轨迹!








供稿、图片:谈金崟

整稿:刘占峰

采编:翟峻

责编: 翟峻

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2017.03.21


    关注 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