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远斋·抄句集 曼德尔斯塔姆诗抄(五则)

 

读诗除了使人灵秀以外,还能使人警醒、领悟、通透。...



说明
培根就学问与人的性格之养成,曾经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但往往,读诗除了使人灵秀以外,还能使人警醒、领悟、通透。作为一个也常学习写诗的人,我对诗的感觉,更显得亲近:一来,诗言志,可以抒发表达内在自我;二来,文以载道,又能传递天地间的真谛。但往往,于抒情和哲思之间,难以调和,一不小心抒情就成了自我陶醉或怨气重重,或者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己之见或歪理。因此,写诗,需要有大才情、大性情、大真情;‍大智慧、大‍视野‍、大境界‍。倒不一定是天才,但绝对应该是一个多思、敏捷又有宽容之心、怜悯之心的人。唯独如此,才能拯救自我于凡俗,才能超脱众生于红尘,才是真的抒情,真的哲思。‍‍‍‍‍



大海的胸脯平静地呼吸,

可是,白昼闪烁如一名疯子,

靛蓝色的容器涌动着

一波波白丁香似的飞沫。

但愿我的双唇能获取

混沌初开时的缄默,

仿佛水晶凝合的音符,

保持天生的纯洁。

——《SILENTIUM》

谢按:诗歌题目为拉丁语,意思为“沉默”。摘抄的两段,实在是写得太过于机巧且聪明,似乎有种天纵之才的感觉。尤其是第二段,把那种对沉默的体悟,说的如此透彻而富有诗意。大概好的诗歌,不仅仅是语言的衍生物,更是语言的升华物和提炼物,晶莹剔透,不染尘埃。突然想到鲁迅的话: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沉默是宁静,是肃穆,更是淡泊与自然的姿态。在原初的岁月里,本该如此纯洁——阴谋从语言出,欺骗和撒谎从语言出。语言之美,语言之罪,俱在。

[2017.3.28人大图书馆圆桌]



在淡蓝色的珐琅上,

四月天,多么不可思议,

白桦树枝向上升

悄悄深入黄昏。

——《“在淡蓝色的珐琅上”》

谢按:诗歌的书写,某种程度上大概就是一种天启。诗歌是天才的无可遏止的流泻,正如自然的汗液,非如此不可。比较起来,小说和散文似乎更可以修炼成才,而诗歌,往往在某种天启的时刻降临,不可捉摸的很。“四月天,多么不可思议”,一句话将整个意境凸显出来——来自四月的景观,突然带上了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突破了诗人孩童般的心思和智识,于是便有“不可思议”的观看和写作。其实,可以跟着继续写——四月天,多么不可思议/花瓣凋零后/一只蚂蚁爬上树干/蓝天掩饰着谎言/一如新叶盖住了荒凉//四月天,多么不可思议/穿着绿色的衣裳/四处招摇,把荒凉甩在身后/采茶的人喝下溪水/喝茶的人醉在梦想……这便是诗意的时刻了。

[2017.3.28人大图书馆圆桌]



敏感的日落时分,

在仔细擦洗过的壁瓮旁,

我聆听我的故乡

永远令人欣喜的静寂。

……

不需要赞美其他的神祇:

他们与你一律平等,

哦,是怎样一只谨慎的手,

被允许重新安排他们。

——《“存在着纯洁的魅惑”》

谢按:对于故乡而言,不仅存在着想象和记忆,同样存在着聆听与倾诉。诗在某一种时刻,屏息静听,来自故乡的声音,只剩下静寂。故乡的原野是一望无际的安详,故乡的河流是静水深流的淡漠,故乡的树在风吹的时候也只是轻轻地摩挲。空间的距离,并不能称之为遥远,静寂可以穿透一切,到达耳畔。这静寂,不啻为是一种命运,那么谨慎地安排着日子,从容地度过每一天。静听是诗歌捕捉天启之时刻的最佳方式,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喧闹可以带来诗意呢?

[2017.3.28人大图书馆圆桌]



整个房间充满了

倦怠——甜蜜的药品!

如此狭小的王国

吞噬如此众多的梦。

一丁点红色的葡萄酒,

一丁点五月的阳光——

还有,纤指的白皙,

奶油饼干的碎屑……

——《“无法表述的悲哀”》

谢按:活在人世间,是一次多么不行的悲哀,但在悲哀中,获取的是一次次安详的梦。人生疲惫不堪,趁着月光还好,不如踏步前行。只是在诗的世界里,太过的红尘美梦,被挤压在繁琐的日常之中。诗并非是慵懒的代名词,更不是浪漫想象的最佳手段,在面对静谧时光的时候如此,在烦躁不安的时候更是如此。生命存在终究是要安静下来的,最极端的方式,无非是死亡。然而诗人所渴求的,或许只是那么一丁点红色的葡萄酒和五月的阳光,以及爱人纤纤玉手,捏着饼干,送入口中,咀嚼时针和分针的脚步,算是打发时光,也算是品味人生。

[2017.3.28人大图书馆圆桌]



哦,倘若寒冷之永恒

在冰冻的钻石中间流淌,

在此——短命的蓝眼蜻蜓

扑闪着一对翅膀。

——《“白雪蜂房更加平缓”》

谢按:短命的蜻蜓,正是短命的人生。永恒也不一定只属于寒冷,被冻结的那一刻,并不能同样冻结时间。在时间流逝面前,人显得多么卑微,不值一提。不管蜻蜓如何舞蹈,那毕竟是短暂如烟火,悲伤如落红。这无异于是对人类命运的某种揭示,因为谁都知道,那寒冷之永恒,怎么可能在冰冻之中流淌呢?但舞蹈得欢的,仍旧是那只无知的蝴蝶。历史长如斯,人类最善于做的事情莫过于——折腾。战争、暴力、欺骗、谋杀……倒不如安安静静,享受属于自我的时光,正如喝一杯红颜色的葡萄酒,晒一下五月的阳光。曼德尔斯塔姆就像是一个先知,体悟生命存在的真谛,也试图传达这种真谛。我们只需聆听,便足够了。

[2017.3.28人大图书馆圆桌]


    关注 逸远学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