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挑选出生于怎样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父母(育儿必读)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还会选择这样的人生吗?你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怎样的家庭?...





现在原生家庭概念的流行,让我们身边似乎常常充斥了这样的说法:你看你这样优柔寡断,就是因为你们家就是这样,你妈妈强势你爸爸唯唯诺诺,所以你才是这样的性格。似乎原生家庭为我们背负了做的不好的责任,所有的错误都可以推到原生家庭的头上。

诚然,我们是无法选择自己出生于怎样的家庭,父母是如何来履行他们的职责将我们养育长大。正如没有完美无过的人,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他们自身的性格、家庭关系、教育素质等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原生家庭真的这样把控我们的一生以至于凡事都可以回到这个归因吗?



原生家庭影响你的性格和与人的亲密关系

美国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女士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和情感与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是最早和最久的。如家庭的氛围、父母的行为方式、家庭的规矩等等,对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情感处理方式都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持续我们的一生。

当我们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这个烙印通常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情感模式)开始我们自己的人生旅程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看似是关于婚姻或者亲子关系,其实实质并不是表面上的这些问题,而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在遇到类似亲密关系时重现出来。



在与许多妈妈聊天的时候,如果请她们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对孩子说的话,那些叱责的语言,甚至情绪爆发的点都与自己小时候自己的母亲说的话和情境如出一辙。

同样的,在夫妻关系中,曾遇到许多自己本身是单亲家庭,却总是在婚姻中犯与父母同样的错误,无法与人维持一段长久不分离的关系。或者曾经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满足的现在要在爱人身上加倍得到偿还,以至于亲密关系不堪重负。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我们从原生家庭中无意识学到的那些行为,又再次把这些潜意识支配下运用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不要把原生家庭当做不肯成长和改变的借口

原生家庭对我们有这这样莫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在将来的生命中会不断地下意识的重复。借助于在我们生命中与我们发生特定爱与恨等亲密关系的人的情绪互动中,得到第二次机会,去医治过去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确没能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

但是,这里要注意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对自己的心理情绪负责。从前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你可以学习去掌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不要把原生家庭的影响当做是不肯成长与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和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从了解自己开始,学习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现在的家庭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在我遇到的人里面,L小姐出生于一个离异家庭,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婚姻无法继续而分开了。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我们正常家庭体会不到的磨难,比如一个人害怕的度过自己在家的夜晚,不知道明天该去找爸爸还是去找妈妈。

通常这样的破碎家庭出来的孩子,身上总带有一样的烙印,对婚姻稳定性的不信任,对伴侣的苛刻要求等。但在她身上我没有看到这些,至少在不了解她的成长故事时,我没有觉得她跟我们有任何的不同。对孩子很负责任,对爱人也很体贴,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绝对不会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她的孩子身上重演。所以她格外的珍惜这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在她成为妈妈之前,她自己的家庭也曾经给她很深的影响,然而在有了孩子以后,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和她不同的更完满的人生体验,她可以做到这样的改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去修复自己童年的缺憾。



当你在抱怨过去的种种不如意,易怒的父亲,懦弱的母亲,或者强迫症的母亲,逃避沉默的父亲时,应该低头看看你怀里那个和你童年时一样弱小的小生命。你现在提供给他的就是他的原生家庭,我们也和父母一样无法做到完美,但我们总可以比之前做的更好一些,哪怕那么一点点,也会让你孩子的人生有些许的不同。

*本平台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文章底部邮箱。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是四位80后辣妈,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购物、美食、旅行、育儿、健身、情感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希望得到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HiMommy"


    关注 HiMomm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