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岗工人到蜀绣大师,她把40年匠心绣进人民大会堂,连肯德基都来抱大腿!

 

在批量制造的时代,少有人愿意慢下去欣赏,蜀绣这背后的历史情绪...



一针一线
她踏踏实实绣了将近四十年。
她就是蜀绣技艺传承人孟德芝,
现任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及成都禅林蜀绣研究院院长。
不为人知的是,
孟德芝现在取得的这番成就,
却是坎坎坷坷,
并不像常人想的那么一帆风顺。
孟德芝出生于一个刺绣世家,
记忆中,从婆婆那一辈开始,
针线就一直摆在
家里最重要、随手可及的位置。
一家人对于刺绣似乎
也有着天然的悟性。
孟德芝也不例外,
从小她便是个
喜欢玩针的孩子,
也开始执着的表现出对刺绣的热爱。


母亲、婆婆绣好的
铺盖面子、衣服
都是孟德芝调皮捣蛋的好地方,
常常是母亲、婆婆
一转眼的功夫,
自己就偷偷来上一两针。


可是喜欢归喜欢,
孟德芝一开始的梦想
却并不是成为一个蜀绣大师,
而是成为一个老师。
她梦想着,
自己会固守那方三尺教台,
一面黑板,
就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所在。
可是1979年,
品学兼优的她,
高考失利,
没有考上梦寐以求的师范大学。
也许冥冥之中,
她就是注定要走这条刺绣之路的,
正巧赶上母亲退休,
她便顶替母亲成为了
成都蜀绣厂的一名普通职工。
并以此为契机,
开启了她延续至今的蜀绣道路。
她一开始就展示了过人的天赋,
但是,说来惭愧,
虽然出生刺绣世家,
但是系统的学习
却是在进入了蜀绣厂以后,
一个师傅还不够,
她就跟着厂内经验最为老道的几个师傅一同学习。
在蜀绣厂里面,
她抓住各种机会学习,
为了逼自己早日做出成型的作品,
她甚至还参加了新绣工比赛,
最终,她凭借自己出色的作品
获得了第一名,
而当时她才进入蜀绣厂三个月。
两年后,
孟德芝又与她的几个师傅
一起完成了一幅重要的作品”芙蓉鲤鱼”。
这幅作品完成后,
被放置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
陈列至今。
那一年,孟德芝也不过才20岁。
芙蓉鲤鱼正面反面

可是好景不长,
正当她技艺越发精湛的时候,
厂里销售状况出现了问题,
耗费心力的精美绣作,
一时间却没了销路。
蜀绣厂无力支撑最终倒闭,
原本担任厂工会主席在孟德芝,
一夜之间,变成了下岗工人。
那是她最艰难的岁月,
家里不只她下岗了,
她的丈夫也随后下岗,
而孩子刚考上大学,
急于用钱,
巨大的经济压力一下子让她崩溃。
似乎命运
总是在眷顾着勤奋上进的她,
她想着无论如何艰苦,
她都要把这个工艺传承下去。
同时机缘巧合下,
她得到了金牛区政府的支持,
于是孟德芝又拿起手中的针线,
开始了日以继夜的一针一线。


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
可能都需要孟德芝
日夜不休一针一线的
连续十几个工作日。
更别说一些大型的作品,
如果单靠她一个人的话,
可能长达好几个月。
那么意味着这几个月毫无收入。
可是就算,
在最艰难的时候,
她也用针针线线
做出了最美的刺绣,
让人们感受到了刺绣
最真实的美。



(长图,建议横转手机查看,效果更佳!)
由于蜀绣慢慢被国家相关部门重视,
并且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更是坚定了孟德芝的想法。
蜀绣不应该只是她生活的工具,
她更应该做的就是传播蜀绣的文化。
招收徒弟,
是传承蜀绣的途径之一。
在文殊坊,黄忠社区,
郫县团结镇和绵竹4个蜀绣基地,
都有孟德芝的学生。
“只有代代相传,
蜀绣才能有希望。”




06年七夕情人节
孟德芝首次与百度合作LOGO设计。
她想通过网站和商会平台,
宣传蜀绣文化,
让更多的人感受蜀绣的美。

2017鸡年
成都肯德基打造蜀绣主题餐厅,
将蜀绣运用于餐厅的墙壁、
窗户、桌椅、柜台、灯罩等现代室内装饰中,
甚至孟德芝也出现在现场,
教小朋友蜀绣技巧。

蜀绣在孟德芝的带领下,
也早已登上了国际舞台。
05年她就已经在日内瓦艺术节参展,
平日在国内的价格,
这次被外国人翻好几倍竞相购买,
孟德芝
感受到了蜀绣带给外国人的震撼。
外国人都追捧蜀绣技术,
这也让孟德芝萌发了
把蜀绣推向国际市场的念头。
甚至她提出,
如果仅靠大师们单打独斗还不够,
应该抱团占领国际市场
才能进一步发展。
孟德芝说,
“蜀绣成就了我,
并已经融入我的生活。”
她会在传播蜀绣的这条道路上,
坚定的一直走下去。
未来,
她立志成立一个
具展示,研究,销售,接待于一体
的蜀绣博物馆。
希望能集合自己的力量,
把最好的蜀绣展示给大家。
一针一线,
她给蜀绣注入了独特的生命力。
一针一线,
她把自己所有的时间交给了蜀绣。
然而,
时光却会接力,
不只体现在作品上,
更会体现在人心上。
被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感动的你,也许还想看:

让明清皇帝卖萌,把法国总统的车拒之门外,这个600年来第一个走遍故宫的男人,才是故宫镇殿之宝!

25岁北大才女,抛下家庭恋人,只身前往大漠守卫敦煌。她说,自己的命已经献给敦煌了!

她被CCTV采访过,不只是因为她颜值高,还因为她用一支画笔在守护中国民俗
- END -


    关注 四川梁声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