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C的概念及算法简介

 

AVC的概念及四种算法、考核指标的简介...



内容:励磁系统技术交流、资料共享的平台

关注:点击标题下方的【励磁技术交流】

AVC的概念及算法简介

1 AVC基本概念

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SCADA系统为基础,对利用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和可调控设备,根据电网实时运行工况在线计算控制策略。对电网无功功率、并联补偿设备和变压器又有载调压分接头进行的自动调节为手段,以实现电网电压和无功功率分布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目的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模块或独立子系统。

AVC子站(AVC Slave Station)

指运行在电厂或变电站就地控制装置或软件,用于接收、执行主站的控制命令,并向主站回馈信息。

AVC主站(AVC Master Station)

设置在调度(通信)中心,用于AVC分析计算并发出控制指令的计算机系统及软件。

2 AVC算法

1、AVC无功控制策略一般明确采用“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原则,如出现500kV系统大量无功穿越主变送至220kV,且导致临近220kV电厂发电机组通过调低机端电压吸收过剩无功则不是一种合理的运行工况。

2、不同AVC主站间甚至在同一AVC主站内不同控制目标如出现协调机制不合理现象,则会影响机组及整个电网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3、AVC子站缺少总体设计,设备管理未考虑多专业间的协调配合。目前大多利用原有手动增减磁回路、有些地方增设了人工增减磁调节功能的互锁逻辑、从而限制了运行人员对应异常情况的快速处理。

括等功率因数分配、等裕度分配、等容量分配、平均分配等4种分配方式

1)等功率因数法

首先判断是否越全厂总无功上、下限,如越限则取限值,再结合当前总有功计算出全厂目标功率因数。对于指定机组,结合其有功和算出的功率因数,算出其无功目标值,无可调能力的机组不计算,也不参与调控。当有机组无功目标值越限后,需要将该机组的无功结合功率因数进行二次分配,即将该机组的无功分配至其他有调节能力的机组。如分配后的无功与当前无功比较进入死区,则无须执行指定机组调控。



2)等偏移量法

各机组无功增加或减少值比率相同时,根据总无功指令算出总无功目标值占全厂总无功上、下限的比率,全厂总无功上、下限根据每台机组的无功上、下限求得。用下发全厂的总无功目标和当前全厂总无功求出总无功目标差值,每台机组的无功目标值为当前的无功基础上加上无功目标差值乘以比率,如机组中有越限的需要进行二次分配,直至无功分配完成。若分配后的指定机组无功目标值与当前无功比较进人死区,则指定机组调控无须执行。



3)等容量法

综合考虑总有功、无功及可调机组的出力范围。



4)平均分配法

综合考虑总有功、无功及可调机组的出力范围。



3 AVC考核指标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励磁技术交流

Excit_Technology


    关注 励磁继保技术交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