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食育访天竺幼儿园小记

 

《教育与食育》【主题:身心和谐,灵性可养,养心当先养命】2017年3月28日义雅书院访天竺幼儿园记录。...

《教育与食育》
【食育主题:身心和谐,灵性可养,养心当先养命】


——2017年3月28日义雅书院访天竺幼儿园记录
上周从东莞李家军老师的微文中,得知沈立博士在江门演讲《再造书香门第》《舌尖上的教育:保卫餐桌拯救儿童》。



第一个主题大约十年前就听过,第二个主题让我甚是好奇。于是直接打开沈立博士微圈文章,阅读了“食育”的相关文章,感觉书院这几年来的做法有些近似,于是将2016年3月公众号上发布的《美食伴读经》一文发给沈立博士,得到其肯定。另外了解到厦门天竺幼儿园是中国南方最早践行“儿童食育”的公办幼儿园,好学的力禾当即起了好奇心,希望能了解更多“食育”理念及实例。经沈立博士引荐,上周和蔡一娉园长联系,定于本周二前往幼儿园参观学习。

(力禾与蔡园长合影)
普雅老师听说了“食育”,也特别好奇,安排书院事务后,带上两小娃一起前往。从翔安义雅书院到海沧天竺幼儿园,走高速路程将近50公里。到了幼儿园附近,才知道幼儿园名字其实跟地名有比较大关系:“天竺路”直通海沧著名的景区“天竺山”,幼儿园正是在山下的“天竺花园小区”内。



幼儿园占地3000平,硬件甚是气派。经过严格的保安进入幼儿园后,从环境布置上可见教职工的用心。楼道墙面上的图片都是孩子们各种活动的场景,其中有关“食育”的占大部分:孩子在农田收割水稻,菜地种菜、浇水等的……。从楼道来到二楼,刻有“食育坊”的木匾赫然映入眼帘,还有小磨石、老磨石,一座陈列农事、炊具器物的展览架。



在会客室见到蔡园长,因为太年轻了,所以没聊多久就问她是八几年的?蔡园长很健谈:85年,(为什么开展食育?)2011年当副园长时,去北京参加学习,讲师之一就是沈立博士,当时沈博士就讲了“儿童食育”,30几个人中,可能当时就她感兴趣并于2012年当园长时开始实践了,此前也没有可参照的案例,一切都是摸索着前进。“食育坊”设立后,每个班每周有半天时间进食育坊体验;幼儿园还在附近一农庄租了3亩地作“咱厝小田园”,大班每周在小田园“工作”半天,中小班每两周到小田园体验半天。幼儿园大部分老师都是年轻人,大部分老师原来都不大会种植和烹饪,开展食育后,对于老师,即是挑战也是滋养,有经验的家长经常会来协助种植和烹饪等食育工作,也促进园校之间的互动沟通。



来幼儿园之前,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天竺幼儿园的“食育”已在区申报了课题,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可以搜到几篇报道。不过,我还是喜欢实地参观了解,蔡园长很愉快地带我们参观。第一站便是“食育坊”:里面砌了一方传统的柴火灶台,米缸酒缸水缸醋缸依次排列,窗台上十几个玻璃罐里装着各种常用食品,锅碗瓢盆篮也有专门的位置。



今天正好有一大班的孩子在做“春卷”:由两个老师和三位家长义工,带着30多个孩子,让孩子帮忙洗菜、切菜,然后由成人用柴火大灶上的锅炒好菜,再由孩子自己动手包“春卷”。食育坊门口的老石磨也不是摆设用的,而是可以由大班孩子动手推磨、放豆加水,磨出可以食用的新鲜豆浆的。



虽然没有去“咱厝小田园”参观,不过蔡园长主动提出楼顶还有“空中花园”:有菜地、有凉亭、有立体的绿化景观,菜种丰富,各类植物也数不胜数。普雅老师参观了空中花园后,赞口不绝,回书院的路上她说“这是她见过的最漂亮的幼儿园,看过天竺幼儿园的空中花园后,我也很有布置书院的欲望”。



其后,园长还带我们参观了“乐活沙水区”和“乐活木工坊”。莫兰蒂台风过后,园长将被吹落的树枝树干,裁锯之后做成一个孩子们游戏区的凉棚,大树桩则做成攀爬的阶梯。在“乐活木工坊”看到孩子的作品和工具,可见园长是很有胆量的——如今大部分幼儿园都尽一切可能减少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活动,天竺园敢让孩子用锤子、锯子、钉子做木工,也算是孩子的福气呢。从木工坊走向幼儿园大门时,居然又发现了“药草圃”:肉桂、土金线莲、薄荷……



难怪孩子都不愿意回家,放学后都要在天竺园里的各个园区玩耍,尤其是楼顶的花园、菜园。在会客室聊天时,我和园长也交流了关于幼儿读国学、幼儿华德福教育等话题,蔡园长对幼儿学国学有自己的看法,我也不想总是去说服别人。今天通过到园实地参访、听园长详细的介绍后,可以明确的是,用心的人身上总有值得人学习的,而沈立博士想在私塾学堂推广“食育”,天竺幼儿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我向蔡园长发出邀请,希望能请她在下一次私塾联谊会上作“食育”的专场分享!



附:关注“义雅书院”公众号后回复“美食”可了解书院的食育。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沈立博士发起的“第一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会”信息,4月7-9日广州。

PS:从健康定义看“食育”

WHO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里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可是,近来,人类社会已变成一个复杂充满压力的社会,因而有提议说有必要在健康的定义——躯体(physical)、精神(mental)、社会(social)中再加入一个心灵(spiritual)。心灵很难定义,只有随时保持一种关怀他人的充实心境时才能拥有“健康”,我们可以从这层意思上来思考。

从WHO对健康的定义来看,“食育”并非只是以维持躯体健康作为目的,还有必须承担且能够承担起满足其精神、充实其心灵、健全其社会性的作用。

因此,食育所追求的并不是以个人(个体身体)健康和安全为目的的狭义的“食育”,而是连接人与人——和谁、如何去、是否快乐地进餐——包含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充实,这样一种广义的“食育”。


    关注 义雅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