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 Sharing life 第四期回顾

 

分享会没去成吗?没关系,这不~福利到啦~...

小编先不说话
看看活动现场吧~




这周六雪子和TY一起搞事情了~

这一天在706空间举办了

一场雪子第13期杂志的发布会

更确切的来说这是一场分享会

不过没能参加的你们

不要伤心,不要难过

小编带你回顾一下~
《雪子》杂志成员
首先雪子的副主编介绍了第十三期杂志的简要内容和《雪子》的理念构思,想法,同时也介绍了制作十三期的各个成员。雪子认为虽然纸媒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生存艰难,但他们想要通过建立一个平台,让更多的藏族同学离开网络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认识更多人。

TY Sharing life 负责人发言
接下来就是有趣的嘉宾分享会
大家可要看好了呦~


第一位嘉宾是一位热爱藏文化并从事于藏文化传播20余年的专业旅行设计师祝印女士。

她分享的是如何平衡自然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人员生活。以及从外国和外族旅行者这两种不同视觉对西藏旅游的态度和想法,同时她觉得保护自己的文化及传统是文化的传承者对自己文化的坚持和自豪感。
第二位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在读本科生索朗旺青


他的分享也是惊艳到在座的所有人,他的主要内容围绕他在雪子中刊登的文章《如何对待论符号》来展开,从符号的概念来讲民族的意识形态,民族的状态用符号去解析,而其主体是藏族大学生。他提到现今许多人习惯于让别人做决定 ,认知能力大多被影响力所概括 ,在此小编借用他文中的一段话 “要学会说‘不’,而不是它的反义词‘嗯’,那是一种慢性自杀的凶器,是最可怕的沉默。”他提到要勇于在方法上出格,因为出格来源于自己的底子。

第三组嘉宾是就是众所周知的天杵纪录片拍摄者岗珍 小旦 彭博(也是TY这期sharinglife的主要嘉宾)

岗珍
小旦


彭博
他们三位则介绍了拍摄纪录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天杵乐队中前一辈的天杵成员与现阶段成员的思想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前一辈认为摇滚就是让你痛,揭开你的伤疤 。而不是现阶段成员对摇滚的认知,认为摇滚是一种娱乐。这可能也是不同时代下人们之间思想的差异,他们并没有在纪录片中给出这两种想法孰对孰错,而是向观众抛出问题让观众去思考。她们也向我们讲述了一些拍摄时发生的趣事,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以及矛盾,但更多的是彼此之间增长的默契与友谊 。让小编觉得能够认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还和他们一起坚持所热爱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酷的事。
学子第13期杂志


这个下午,雪子,TY和各位嘉宾携手给各位来宾的不仅有那精良雪子的第十三期杂志、通过西藏旅游业讨论西藏,通过哲学讨论民族的意识形态和状态,还有纪录片《天杵》拍摄故事等等,这么精彩纷呈的分享会,你是否在为没能亲临现场而懊悔,或是亲历过后期盼着下一场分享会,别担心TY的分享会每年都会有,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记者:旦增曲吉  德吉央宗  次旺

编辑:旦曲

一个能负责任、三观正、做原创的青年资讯平台,欢迎读者朋友们的积极留言!


    关注 TibetYout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雪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