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盗墓》

《探秘中国盗墓》 《探秘中国盗墓》

《探秘中国盗墓》 内容介绍:

《探秘中国盗墓》主要内容:盗墓在我国是一项古老的活动,最早的记载见于新石器时代。不过,那时的盗墓是偶然的,并没有形成规模。专业盗墓盛行于春秋时期,这与那时开始形成的厚葬风气有关。 春秋时期,诸国争霸,全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许多相对独立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财政上有独立自主的权力,只需要向名存实亡的周天子象征性地定期缴纳一些贡品就可以了。因此,诸侯王们都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王宫内积聚了大量的珍奇财宝,金石玉器。这些诸侯王们大都相信灵魂的存在,他们认为,人死后要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如果死后能够把生前使用的东西全都带进坟墓里,到另一个世界仍旧能过着王侯般的奢侈生活。俗话说:上行下效。一些富裕的达官贵人也开始效仿诸侯们的葬制。于是,厚葬之风渐渐兴起。 秦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又一个厚葬的高潮。这一时期,统治者及社会上层人士无不在生前就对自己的陵墓大做文章。后来的历代统治者都沿袭了厚葬的传统,厚葬之风有增无减。清朝末年最后一位埋进清朝皇陵的光绪皇帝,虽然国力衰弱以至于亡国,但都没有抛弃厚葬的传统。 在已经被发掘的墓葬中,处处都流露着让人叹为观止的宝物。商朝的妇好墓,就出土了铜、玉、石、陶、象牙、宝石等珍贵陪葬品1900多件,还不包括当时流行的将近7000枚货币;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中不但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陪葬品,还出土了一件令世界为之震惊的“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是用1100克金线连接2498块精美的玉片组成的。虽然秦始皇陵的地宫还没有被打开,但据《史记》记载,“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白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可以看出陵墓里陪葬品的丰富。 这些被带入坟墓的宝藏从被埋入地下开始,就成为了许多人觊觎的对象。王侯们希望得到宝藏来扩充自己的实力,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所需;军阀们希望得到宝藏来扩充军饷,充实部队,以取得战争的胜利;爱钱的官吏们希望得到陵墓中的钱财来挥霍;苦难的百姓们希望得到陵墓中的宝藏来改变生存困境;游手好闲的人们希望得到陵墓中的宝藏来发财……种种原因驱使着各类人群去盗墓。这些盗墓贼包括王侯、军阀、官吏、土匪、平民百姓。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盗墓高峰期,分别是西汉、清朝、现代。西汉时期,盗墓盛行与当时的钱币制度有关。官方允许私人铸钱,而铸钱的原料就是铜。春秋战国时期以及秦朝陵墓中的许多陪葬品都是铜制品,包括青铜器物和兵器。这些陪葬品成为私人铸钱者稳定、大量的原料来源。清朝时期,不仅社会上的各个群体盗墓,许多历史学者、考古学家为了获得信息也加入了盗墓的行列。 我国很多书籍中都对盗墓有着明确的记载。唐朝诗人写下的“白骨下纵横”、“荒冢入锄声”等诗句就反映了这一现象。有的盗墓贼为了使盗墓效果更显著还专门设置了一些专职盗墓的官吏,如曹操就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官职,大齐国皇帝刘豫也效仿曹操,设置了“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等官职。这些官职虽然名称不同,但职责都是一样的,就是盗取古墓获得财宝。 在几千年的盗墓过程中,盗墓技术、盗墓工具等都有了相应的发展。一些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只用眼看看地貌、摸摸封土、嗅嗅气味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有无墓葬,墓葬的大小、丰厚,墓葬的年代等详细因素。 盗墓活动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到了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盗墓活动更为猖獗。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古代墓葬,但是盗墓贼仍顶风作案。1990年西安的沣镐古墓被盗,盗墓者的技术、手段与盗墓工具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其中,有些盗墓分子就在考古队工作过,有着丰富的经验。盗墓现场共留下214个盗洞。这些盗洞的钻探技术之精、速度之快、设备之先进,就是有些专业的考古队也达不到。 盗墓贼对陵墓的破坏是非常惨重的。他们对陵墓野蛮地盗掘不仅破坏了陵墓建筑本身,更是将里面的珍宝盗走。许多珍宝因为他们在盗墓过程中的不慎而遭到破坏。那些带不走的壁画等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受到了摧残。许多陵墓被盗后,都会出现尸骨暴露、破碎的瓷器碎片撒满陵墓的现象。有的盗墓贼为了掩盖自己丑恶的盗墓行径,干脆放一把火把整个陵墓全部烧掉。 墓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历史遗迹与文化象征。通过墓葬可以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但是,盗墓给我国的文化事业、历史研究等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因此,面对着现代猖獗的盗墓活动,我们更应该加大对古墓的保护,挽救遗存的历史文化遗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

“《乡村建设理论》由甲部认识问题和乙部解决问题构成。甲部,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以文化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来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结...”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张创新著..2015

“”

中国盗墓

《中国盗墓》

华博编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

“《龙图腾》丛书第一辑包括杨剑《中国国宝在海外》、李微微《文化之源》、李娟《从百姓到一家:中国古代思想巨匠》、华博《中国盗...”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陳寅恪著.商务印书馆.2011

“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

内闱

《内闱》

[美] 伊沛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05

“《内闺: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考察的宋朝是一个纷繁复杂、充满变化的时代。一方面,缠足开始流行,士人开始倡导“饿死事小,失...”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

《中国近代政治得失》

马平安著.华文出版社.2014

“”

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

《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

贺渊著.She hui ke xue wen xian chu ban she.1995

“《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这本书的视野比较开阔,它不仅研究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思想,而且把孙逝世以后各派三民主义学说都进行了剖析...”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美) 罗友枝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本书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

勾栏胭脂 : 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勾栏胭脂 : 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郝晓辉著.重庆出版集团.2010

“湮没在历史中的传说,讲述亲身经历的过往,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赛金花、小凤仙住处今何在?什么是“断根汤”?同治皇帝与八大胡...”

罗织经

《罗织经》

原典 (唐) 来俊臣.黄山书社.2010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套装共8册)》在古代涉及权术谋略的古籍中,挑选出八本最具有指导性和谋略价值的,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系...”

中国盗墓

《中国盗墓》

华博编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

“《龙图腾》丛书第一辑包括杨剑《中国国宝在海外》、李微微《文化之源》、李娟《从百姓到一家:中国古代思想巨匠》、华博《中国盗...”

盗陵 : 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盗陵 : 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窦应泰著.新世界.2011

“《盗陵:康煕、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内容简介:尘封的历史不会被永远淹没在实践的海洋里。鲜为人知的第二次清...”

曾国藩谋略大全

《曾国藩谋略大全》

郭超, 马道宗主编.华文.2010

“《曾国藩谋略大全(超值白金版)》以曾国藩的为官历程为经,以其在官场中所遵循的原则和识人、治军的技巧为纬,对曾国藩人生谋略...”

中国政治二千年

《中国政治二千年》

张纯明.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1-1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

盗墓史迹

《盗墓史迹》

孙建华编著..2009

“《盗墓史迹》讲述了:一部充满悬疑与惊悚的盗墓史,比小说、电视更加震撼,比考古、文献更加生动,悬疑、惊悚,刺激,神秘莫测的...”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 下册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 下册》

卜宪群主编.鹭江出版社.2014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套装共2册)》是一部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与以往的反贪史和廉...”

中国传统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贾育林著.中国方正.2007

“《阿根廷刑法典》为“外国法典新译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为两卷二十四章,具体对阿根廷刑法包括的范围、及其内容作了系统的介...”

良鸟择木而栖 : 古人求职和升迁的智慧

《良鸟择木而栖 : 古人求职和升迁的智慧》

剑歌著..2009

“《良鸟择木而栖:古人求职和升迁的智慧》主要讲述了:面对惨烈的人才竞争,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这是诸多职场人士苦苦思索的问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张鸣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