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

《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 《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

  • 书名:《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
  • 分类:散文
  • 作者:平松洋子
  • 出版社:大鴻藝術
  • 出版年:2013-12-18
  • 售价:NT$340
  • 装订:Paperback
  • 页码:272

《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 内容介绍:

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活器具,以平松家的廚房為舞台輪番登場,剌激著使用者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大感知能力,豐富了平松家的飲食生活,也滿足了我們對美好生活企盼的心。 某日,平松洋子突然向家人宣告:「我把微波爐丟了哦……。」將用了十七年,帶來便利生活的微波爐放逐之後,取而代之的是牛奶鍋、蒸籠等廚房道具,雖少了便利性(但很快地家人也忘了有這項好處),卻找回了食物真正的滋味,不再願意屈就於冷凍食品,不再忍耐喝著半冷不熱的牛奶。 除此之外還有好多道具在廚房活躍著:中國的蒸籠、韓國的石鍋、泰國的磨臼、印度的香辛料盒、托斯卡尼的橄欖油瓶、亞洲各國的鍋子(香港的沙鍋、韓國的土鍋、泰國的魚型鋁鍋,不同的鍋子煮出滋味迥異的鍋料理)。只要多花一點點的時間與工夫在身邊這些用具上,生活竟能變得如此豐富而美好。 平松洋子以輕快的文筆寫出在日常中對事物的凝視、深思後得出的豐沛感受,道出捨棄些許便利以換得多一分生活感的態度與想望。

作者平松洋子介绍:

作者簡介: 平松洋子 1958年生,東京女子大學畢業。生活散文家。奔走於世界各地,以食文化與生活為寫作主題, 活躍於《每日新聞》、《ALL讀物》、《周刊文春》、《dancyu》等日本各大報章雜誌,文風輕妙又感性,背後富含深刻的省思,不僅受到廣大女性讀者支持,連男性讀者也忍不住跟讀了起來。 著有《吃三明治要去銀座》、《美味日常》、《小鳥飛來的日子》等,質量兼俱,2006年以《買不到的滋味》獲得Le Parix des Deux Magots文學獎(該屆評審為山田詠美),2012年以《野蠻的讀書》獲得第28屆講談社散文獎。

《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 目录大纲:

高超的購物能手
粗獷的傢伙 「鐵花瓶」
高超的購物能手 「李朝燈具」
習慣的時間 「鐵壺」
如果是我,不可以嗎?  「麻布桌巾」
後天的泡菜
知足 「馬口鐵米缸」
滷菜的時間 「滷菜盤」
把蔬菜當花來插 「器皿充當的花瓶」
生活的文鎮 「鹽甕」
我的得意之作 「橡皮筋台」
物欲是種天分 「越南的勺子」
廚房的聲音 「小石臼」
討厭的感覺 「鋁製法式瀝水籃」
那一天,在校園裡 「銀杏砧板」
青空下的竹竿 「日式竹道具」
專家與一般人的差距 「盛盤用筷子」
攪攪茶的誘惑 「茶筅」
北京大搜索網 「秤盤」
全州的至寶 「石鍋」
重新愛上它 「蒸籠」
就算地板會崩塌 「亞洲的土鍋」1
近來最好喝的湯 「亞洲的土鍋」2
聖康坦的坩堝 「﹃LE CREUSET﹄的鍋子」
倘若為了好吃的飯 「石鍋」
後天的泡菜 「保存泡菜的容器」
德里的色彩 「調味料盒」
繞路的結果 「起士刨刀」
托斯卡那之山、西西里島之海 「橄欖油瓶」
根據客人挑選鍋子 「土鍋」
巴黎的牆壁小洞 「包餃子的道具」
早晨的修行
珊瑚筷架 「筷架」
松北的「手之花」 「越南來的碗」
一匙的重量 「韓式湯匙」
我的飯碗 「根來漆碗」
因為是道具 「片口缽」
女兒的禮物 「特殊形狀的器皿」
餐桌上的覺醒劑 「黑色器皿」
減肥利器 「兒童用飯碗」
一顆氣泡 「壓製玻璃杯」
江戶時代的摩登設計 「蕎麥豬口杯」
早晨的修行  「葡萄柚刀」
天才甜點師傅  「葉子做成的器皿」
想要獨處的時候
通風的布 「韓式包袱」
直接對決 「炭製的花泥」
謙虛的道具 「來自越南的蚊香爐」
茶醉 「橢圓形的盤子」
分享的樂趣 「木製便當盒」
鯖魚壽司與奶油 「木製奶油盒」
你丟我撿 「空起士盒」
喝杯茶吧 「出雲的饅頭蒸鍋」
夜晚宜寫信 「嵩山堂的信紙和信封」
我的「好事福廬」 「白瓷」
一決生死 「修繕」
盤子就該躺著 「盤架」
人生的美學暫時擺一邊 「碟子收納箱」
菜鳥茶葉罐 「茶葉罐」
薔薇的故事 「松葉串」
寒冬的日子 「手爐」
僅存兩天的生命 「白磁小盒」
想要獨處的時候 「蠟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中国册页

《中国册页》

黑陶.金城出版社.2014-3-1

“本书用汉字的各种表达形式,呈现了一个中国人自由地潜游于祖国深处的状态。中国的空间、深刻的地理感、强烈的个人性,野心勃勃地...”

酸甜苦辣咸

《酸甜苦辣咸》

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1

“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本书便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集萃。书中所及大菜小点、御宴街摊...”

书缘·情缘

《书缘·情缘》

恺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4

“”

一个人的西域

《一个人的西域》

陈达达.中信出版社.2013-9-20

“这一次,我只追寻故垒、大漠、楼兰; 这一次,我只触摸壁画、废墟、流年; 这一次,我只感悟烈日、长空、雪山。 我的西域,繁...”

评论文集

《评论文集》

(法)阿尔贝·加缪.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

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

[匈牙利] 凯尔泰斯·伊姆莱.作家出版社.2003-9

“就在这一刻,我仿佛站在生与死的门槛上,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理解,身体向前冲着死亡,而头却回望,朝着生活的方向,我就要迈...”

半岛之半

《半岛之半》

许结.海天出版社.2013-8

“”

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

《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

史铁生.文汇出版社.2006-6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结合在了一起,他用自己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温和的修养

《温和的修养》

朱光潜,刘广编选.东方出版中心.2008.8

“《大师率性丛书1:温和的修养》失去的光艳不能弥补,积聚的灰尘却还可以拭去,“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在对心性的擦拭过程...”

上海书评选萃:似是故书来

《上海书评选萃:似是故书来》

董桥 等.译林出版社.2013-8

“作为《上海书评》五周年的书话文章精选,本书收录了与书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作品,有关于读书的,如吴亮的《谈七十年代的“地下”阅...”

中国吃

《中国吃》

唐鲁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唐鲁孙系列:中国吃》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

梁秋实散文(一)

《梁秋实散文(一)》

梁实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

自由18岁

《自由18岁》

尹珊珊.海天出版社.2001-2

“收录《所谓母亲》、《谁比谁幸福》、《透彻的思想》、《警戒色》、《97烟花纪事》、《调不出的颜色》等30多篇随笔。”

时间草原

《时间草原》

席慕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7

“《时间草原》分成“月色满山”与“边缘光影”两个部分,以时间与主题为经纬,从最初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

鸟

《鸟》

[法] 儒勒·米什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

“鸟类翅膀的国度,就是我们乡野的歌声。在这里,米什莱的呼叫就是自由的一声呼叫。翅膀!翅膀!云雀直冲云霄,在拂晓放飞希望的歌...”

一年好时光

《一年好时光》

[英] 彼得·梅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

“英国著名作家彼得·梅尔的最新小说。当普罗旺斯笼罩层层疑云,当葡萄美酒遭遇恋恋深情…… 从伦敦逼仄、狭小的办公室里逃出来,...”

涂鸦手记

《涂鸦手记》

钟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

“《涂鸦手记》是一本集随笔、小说、摄影、观念艺术等各种元素为一体的大书,作者倾注多年心血,关注“涂鸦”以及它作为符号所承载...”

朱光潜谈美(朱光潜卷)

《朱光潜谈美(朱光潜卷)》

朱光潜..2008-5

“《朱光潜谈美》主要内容: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和主要奠基者、开创者之一,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为数不多的德高望重的大...”

杨绛文集·散文卷(上)

《杨绛文集·散文卷(上)》

杨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9

“《杨绛文集(散文卷)(上):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收入单行本《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

与风景对话

《与风景对话》

[日] 东山魁夷.花山文艺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1

“收录《光与影》、《我的恩师》、《回归》、《红与黑》、《冬日的东京》、《回顾与出发》、《白夜的诱惑》等随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