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灵光》

《田野灵光》 《田野灵光》

  • 书名:《田野灵光》: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历时性考察与理论研究
  • 分类:人类学
  • 作者:朱靖江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2014-5-1
  • 售价:48.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280

《田野灵光》 内容介绍: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对人类学影像民族志(人类学片)的定义、特征、理论框架、文本类型、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归纳和总结的专著。本书梳理了国内外影像民族志的不同发展阶段,用具体案例分析了各阶段的不同影片的指导方法和特点,值得影视人类学研究学者一读。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着眼于全球视野与历史语境中的影视(视觉)人类学理论和影像民族志方法,论述这一人类学的视觉研究方法如何从简单、稚拙到复杂、精妙的嬗变历程。第二部分则落脚于中国的影像民族志创作实践,通过对1950-1970年代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1980-1990年代的“新纪录运动”以及1990年代至今的中国学院派影像民族志和2000年以来的“社区影像民族志”的研究,呈现中国人类学影像民族志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与建构之道。

作者朱靖江介绍:

朱靖江 1972年出生。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现执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领域为视觉人类学与当代影像文化;资深独立制片人。出版有《DV宝典:从菜鸟到独立制片人》(2003)、《影像中的正义——从电影故事看美国法律文化》(译著,2003)、《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合著, 2004)、《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译著,2006)等著作;发表有《“土著影像”与后殖民时代的影像民族志》 、《论当代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发展趋势》、《人类学表述危机与“深描式”影像民族志》、《“直接电影”影响下的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等论文。

《田野灵光》 目录大纲:

引言
第一部分 从边缘到热点:国际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研究评述
第一章 边缘时代: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附庸的影像民族志
第一节 机械影像与走向田野的人类学
一、电影作为机械影像的特征
二、人类学与影像方法的理论联姻
第二节 具象与抽象:影像叙事与人类学理论的二律背反
一、影像在人类学研究中的理论短板与技术障碍
二、影像技术与视听语言:影像民族志的书写之道
第三节 影像民族志的初啼:罗伯特·弗拉哈迪与民族志电影
第四节 巴厘岛影像——玛格丽特·米德与贝特森的影像民族志实验
一、米德与贝特森的影像记录法与民族志创作
二、鼓吹与实践:米德对影视人类学的学科贡献
第五节 《猎人》与《死鸟》:影像民族志的战后复兴
一、《猎人》:战后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破冰之作
二、《死鸟》:仪式性战争的民族志影像记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真实之镜:纪录电影新方法与人类学影像民族志
第一节 他者之声:从“直接电影”到“观察电影”
一、“直接电影”方法与影像民族志的转型
二、“直接电影”影响下的人类学“观察式电影”
三、《斧之战》与人类学“学理式”影像民族志实践
第二节 分享与互惠:“真实电影”的影像民族志新思维
一、《疯狂的灵媒》与“他者”化的欧洲文化
二、《我,一个黑人》与“民族志虚构电影”
三、影像民族志与“分享人类学”
四、“真实电影”与影像民族志的跨文化对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阐释之道:影像民族志与人类学新理论的共鸣
第一节 表述危机与“深描式”影像民族志
一、影像“深描”与“语境强化”的人类学影像民族志
二、人类学理论变迁与影像民族志的先锋性实践
第二节 “自我反射”与亚诺玛莫人影像民族志
一、赫库拉:影像民族志的多声部表述
二、《一个名叫“蜂”的男人》与“互为主体性”的影像民族志
第三节 “社区决定法”与阿拉斯加本土遗产电影计划
一、“社区决定法”的基本准则
二、合作式拍摄与影像权力的让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住民影像”与后殖民时代的影像民族志
第一节 自传式纪录片与“纳瓦霍人电影计划”
第二节 加拿大“挑战促变革”计划与“参与式影像”的兴起
一、福古岛流程(Fogo Process)
二、“印第安电影摄制组”与加拿大的原住民影像
第三节 表达与赋权:“原住民影像民族志”的双重使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极之旅:影像民族志的当代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回归“故乡”的人类学影像民族志
第二节 “模仿认知”:影像民族志的新理论探索
第三节 电影蒙太奇与影像民族志的意义呈现
第四节 反实证主义的人类学影像民族志
第五节 实验性的“民族志虚构电影”
第六节 数字与网络时代的“超媒体民族志”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从创举到突围:中国影像民族志的建构之道
第六章 壮举与困境: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再思考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基本形态
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简介
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理论依据与叙事模式
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创作方法与学术定位
第二节 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当代反思
一、“文化救险”使命与“复原重建”方法
二、“复原重建”式影像民族志的方法论困境
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与《北方的纳努克》之文本比较
四、反思与致敬:1990年代以来的“回访重拍”民族志电影计划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真实与独立:“新纪录运动”与中国影像民族志的方法重建
第一节 “直接电影”对“新纪录运动”的方法启迪
第二节 “山神”与“神鹿”:从传统体制中突围
一、《最后的山神》与《鄂伦春族》的方法差异
二、《神鹿呀!我们的神鹿》与影像民族志的方法建构
第三节 《八廓南街16号》——“观察式”影像民族志的中国标本
第四节 其他独立纪录片作者对影像民族志的实践与探索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理论与流派:中国“学院派”影像民族志的发展脉络与创作策略
第一节 1980年代的学院派民族志电影实践与理论探索
第二节 《山洞里的村庄》与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学术自觉
第三节 “学院派”影像民族志的创作类型及其学术价值
一、“学理式”影像民族志
二、“描述式”影像民族志
三、“表现式”影像民族志
四、“应用式”影像民族志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分享与赋权:数字影像时代的“社区影像民族志”
第一节 “分享”理论与数字影像变革
第二节 中国“社区影像民族志”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节 “社区影像民族志”的应用领域与人类学价值
一、“村民影像计划”:我拍我的村子
二、“乡村之眼”影像计划:记录自然与文化变迁
三、“乡村影像计划”与跨文化对话
四、社区影像与灾后重建
五、女性权利与影像表达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由技入道: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理论纲领
一、影像民族志的定义及特征
二、影像民族志的理论框架
三、影像民族志的文本类型
四、影像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人类学影像民族志大事记
参考文献
一、图书
二、文章
三、影像民族志
后记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

《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

大间知笃三,秋叶隆,赤松智城,泉靖一,大山彦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

田野中国丛书-田野拾遗

《田野中国丛书-田野拾遗》

蔡家麒..2009-6

“《田野拾遗:文化人类学随笔》内容简介:文化人类学的田野作业(field work)是我的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田野作...”

实验室里的诗人

《实验室里的诗人》

帕特里克·威肯.新世纪出版社.2012-10

“《实验室里的诗人:列维•施特劳斯》内容简介:列维•施特劳斯1938年最后一次深入巴西内陆进行田野考察,17年后出版的《忧...”

Ethical Life

《Ethical Life》

Webb Kean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5-10-6

“”

The Mirage of China

《The Mirage of China》

Xin Liu.Berghahn Books.2009-4-30

““Good books capture critical moments. Liu has captured one h...”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A.R拉德克利夫-布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0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内容:中国从西方引进人类学是客观形势使然。1840年前的中国曾自诩为“天下”:它的语文就是世...”

日本神话的考古学

《日本神话的考古学》

[日]吉田敦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12

“书是一部日本神话研究的入门之作,由日本当代比较神话学杰出代表吉田敦彦先生的两部著作《日本神话的源流》《神话的考古学》合并...”

从神话到小说

《从神话到小说》

(法) 乔治·杜梅齐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本书通过对神话与小说渊源关系的探讨,广泛地研究了从神话到小说的演变历史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宗教学、风俗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

逢场作戏

《逢场作戏》

庄雪婵,曾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内容简介: 据说本书的摄影作者曾年一直有些担心,书出版后会被人当成一本研究中国民间戏曲的学术书。事实上,能把日益衰败的中...”

神話與意義

《神話與意義》

李維史佗.麥田.2010-12-18

“李維史陀為結構主義的開山祖師,台灣已相繼出版《野性的思維》、《憂鬱的熱帶》、《神話學》四卷本等大部頭的論文集。《神話與意...”

文化人类学调查

《文化人类学调查》

汪宁生.文物出版社.1996年01月

“”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杨利慧,张成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题性的神话母题索引类工具书。编者借鉴国际通行的汤姆森母题索引的编排结构及大林太良神话分类法,利用以往对...”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王铭铭,王斯福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2

“本书收入了1997年8 月于北京召开的“乡土 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研讨会”论文共十一篇。 虽然这些论文有各自的 风格...”

自我的他性

《自我的他性》

(美)流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2

“在《自我的他性》中,流心以华南某一沿海城市的商业实践逻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类人(官员、商人和小姐)作民族志描述,阐释...”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凌纯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开展中国民族学田野调查,是中国早期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凌纯声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在民族学中国化的前...”

人民·民族·国家

《人民·民族·国家》

爱德华·莫迪默,罗伯特·法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1

“《人民·民族·国家》从族性、民族、民族认同、民族自决和公民民族主义角度,探讨了族裔认同的原生性与社会组织性、族体与民族性...”

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f Value

《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f Value》

David Graeber.Palgrave Macmillan.2001-12

“This volume is a synthesis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

物与物质文化

《物与物质文化》

黃應貴 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5

“本書論文包括中國古代、卑南族、排灣族、賽夏人、侗族、景頗族、台灣漢人、布農人等不同族群的研究外,更包含了四種不同的主要探...”

民国时期湘南苗族调查实录(1-8卷,10册)

《民国时期湘南苗族调查实录(1-8卷,10册)》

石启贵.民族出版社.2009-7

“《民国时期湘南苗族调查实录(1-8卷)(套装全10册)》包括民国习俗卷、椎猪卷、文学卷、接龙卷、祭日月神卷、祭祀神辞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