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暴》

《帝国风暴》 《帝国风暴》

  • 书名:《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
  • 分类:历史
  • 作者:张建华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6-5
  • 售价:69.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518

《帝国风暴》 内容介绍:

1762-1855年是俄罗斯帝国最为鼎盛之时期,亦是俄罗斯思想文化最为辉煌之时代,同时也是旧制度的优势和合法性消耗殆尽之时期,更是民族、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大变革的前夜。 本书关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内部结构的演变、统治者帝国治理观念的转变、帝国意识形态的变迁、俄国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的转换,由此考察大变革前夜(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现代化进程启动前),俄罗斯帝国和社会面临的诸多紧要问题和命运挑战。

作者张建华介绍:

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专业(俄国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曾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阿里—法拉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俄国(苏联)思想文化史、中俄(苏)关系史、俄国(苏联)外交史。自勉:历史是历史学家的第一战场,亦是历史学家的最后庇护所。

《帝国风暴》 目录大纲:

目录
第一章 帝国之兴: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
一、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二、彼得一世亲政
三、欧风荡涤俄罗斯
四、“民族意识”和“帝国意识”兴起

第二章 “开明专制”: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帝国治理
一、彼得三世“苛政”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政变
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三、发展工商业与农奴制经济繁荣
四、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
五、宗教与民族政策
六、对哥萨克的统治与治理
七、政治腐败与国内矛盾
八、普加乔夫起义
九、外交政策与帝国疆域的拓展
十、帝国治理与开启“政府自由主义”传统
第三章 帝国之基:俄国社会等级与贵族特权
一、贵族阶层与特权
二、贵族庄园与庄园经济
三、决斗与贵族意识觉醒
四、农民与农民地位
五、城市发展与市民阶层
六、东正教会与神职阶层
第四章 黄金之前:俄国思想文化的曙光
一、拉吉舍夫对现实的批判
二、谢尔巴托夫和卡拉姆津的思想
三、讽刺杂志与俄国文学
四、俄国共济会的文化活动
五、庄园文化与社会风尚
六、罗曼诺索夫的贡献
七、国民教育体系的初立
第五章 幽暗帝国: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统治
一、保罗一世的五年短暂统治
二、“弑父者”亚历山大一世
三、“秘密委员会”及其自由改革
四、斯佩兰斯基方案
五、阿拉克切耶夫苛政
六、1812年反法战争
七、在“正统”与“神圣”的口号下
八、十二月党人起义
九、“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十、亚历山大一世的帝国治理
第六章 狂飙时代:俄国启蒙运动和反启蒙思潮
一、《哲学书简》与“恰达耶夫事件”
二、西方派与斯拉夫派冲突
三、普希金与恰达耶夫的分歧
四、俄国文学的思想启蒙
五、保守主义的反启蒙
六、果戈理的保守思想
七、巴枯宁的激进与保守
八、俄国保守主义的特点
九、俄国知识界看东方
十、俄国知识阶层的形成
第七章 宪兵帝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统治
一、不寻常的登基
二、强化独裁体制
三、官方意识形态
四、工商业发展
五、康克林币制改革
六、基谢廖夫改革
七、强化军事力量
八、占领中亚和高加索
九、镇压波兰起义
十、中俄关系
十一、登上欧洲霸权顶峰
十二、尼古拉一世的帝国治理
第八章 公共空间:俄国知识阶层与政治表达
一、知识阶层的公共空间
二、庄园:知识阶层的精神堡垒
三、斯坦凯维奇小组
四、赫尔岑—奥加廖夫小组
五、赫尔岑的社会主义思想
六、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
第九章 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与人文之初澜
一、普希金:俄罗斯诗歌和文学的太阳
二、果戈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人
三、茹科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诗歌
四、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的文学创作
五、绘画艺术
六、音乐创作
七、教育事业
八、科学技术
九、“巴拉格”号环球考察
十、俄国史学
十一、俄国哲学
十二、俄国汉学兴起
第十章 帝国预警:旧制度危机与思想交锋
一、农奴制经济严重危机
二、城市发展与功能转变
三、贵族庄园的巨变
四、共济会的快速发展及政治影响
五、思想交锋:乌瓦罗夫等人的保守思想和反革命主张
六、思想交锋:别林斯基的革命主张与政治摇摆
七、思想交锋:赫尔岑的革命主张与政治迷途
八、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和影响
尾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大争之世

《大争之世》

孙皓晖.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大方.2016-10

“《大争之世:战国》呈现一个充满起伏跌宕、征伐血气的战国时代,正是战国时代的大争精神,催生了层叠林立的原典,造就了接踵比肩...”

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

《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2016-7

“印度国父尼赫鲁耗时三年为女儿“制作”的礼物 精装珍藏版,附送256页插图别册 大国领袖眼中的世界上下五千年 全球四代人的...”

一念非凡

《一念非凡》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5

“本书向读者介绍那些科学巨擘们成就其科学地位的非凡一念,包含30篇短文,其中前25篇大体上每篇介绍一位科学巨擘取得伟大成就...”

德国天才2

《德国天才2》

[英] 彼得·沃森.商务印书馆.2016-8

“歌德说:“每当想到德意志民族,我常感到痛苦,这个民族的个体都如此值得称颂,但作为整体却如此令人神伤。” 自18世纪中叶,...”

电脑办公从入门到精通

《电脑办公从入门到精通》

龙马高新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7

“《电脑办公应用从入门到精通》通过精选案例引导读者深入学习,系统地介绍了电脑办公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方法。 全书分为4 篇,共...”

西风凋碧树

《西风凋碧树》

赵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8-1

“《西风凋碧树:大宋帝国的衰亡》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看的历史书,南京大学教授赵益二十年经典之作,兼具可读性与专业性。 宋史难...”

神偷天下 3

《神偷天下 3》

郑丰.台海出版社.2016-6

“明史隐藏了这个故事…… 明朝是一个首创特务机构的朝代,也是一个出各类疑案的朝代。明孝宗,被誉为明朝最好的皇帝之一,其身上...”

书籍的秩序

《书籍的秩序》

[法] 罗杰·夏蒂埃.商务印书馆.2013-7

“本书从作者、文本、书籍、读者四个方面入手,介绍了14到18世纪之间书写文字如何分门别类、编目归档,以及所有与之相关的人员...”

希罗多德历史(上下)

《希罗多德历史(上下)》

希罗多德.商务印书馆.1959

“《历史》一书史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波斯帝国河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此...”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石川祯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共创建史的进一步研究均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所著《中...”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吴十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

“三十段悲喜人生,一个时代的家国故事 1949年前后,大批知识精英随国民党到了台湾,他们对台湾各方面的建设和中华文化的延续...”

战神卫青

《战神卫青》

杨永峰..2016-7

“依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剑桥中国史》成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学加工,着力展示中华民族伟大英雄...”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叶文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27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大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

犹太人千年史

《犹太人千年史》

张倩红,张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

“犹太民族是一个人数很少的民族,但却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做出了与自身人口不成比例的贡献。那么,犹太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在清华大学讲土地关系(口述篇)

《在清华大学讲土地关系(口述篇)》

高王凌.香江出版社.2016-7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

飘雪楼主.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3-1

“读透东汉开国皇帝的刚柔兼济之道,为你呈现布衣君王刘秀“红脸”笑意下的复业大计。飘雪楼主汉史力作,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袁...”

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

《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

赵世超.科学出版社.2016-6

“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中,有相当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先秦时期的制度对于后世国家政权的重要意义。本书充分依赖文献记载和考古资...”

话说中国16·新世纪的曙光

《话说中国16·新世纪的曙光》

廖大伟.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6-1

“【民国初年】 这是一个激变创新的时代。翻江倒海,仿佛一瞬间来临。乾坤颠簸,一切又顺理成章。由于压抑得太久,痛苦已经不堪忍...”

日本学者中国法制史论著选·先秦秦汉卷

《日本学者中国法制史论著选·先秦秦汉卷》

杨一凡,[日]寺田浩明.中华书局.2016-4

“本套书选译日本学者关于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成果共59篇,所收均为领域内大家名文,也有首次译介到国内的文章,既有经典研究成果,...”

《华丽家族:两代人的荣耀与堕落》

《《华丽家族:两代人的荣耀与堕落》》

【德】玛丽-路易斯•范德莱恩.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3

“我们将重新定义父亲的形象。未来他们会是什么样子,一切都是未知。那么过去到目前为止他们是什么样子的?父亲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