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在线试读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内容介绍:

本书是以《新周刊》400期特刊为基础,重新增补了未发表的八十年代专题访谈,以及全景式的生活文化经济资料。魂在八十年代,头脑在九十年代,身体在新世纪。这是中国人的三段论。八十年代回不去了,正因为回不去,才越发地想家。灵魂,故乡,一代人的爱与怕,都纠结在一个绕不开的时空节点上,全面盘点系统整理八十年代的中国,一部属于中国 人的断代史,全新的八十年代辞典,带您重回熟悉的八十年代,采访400位八十年代的启蒙者,艺术家,企业家,学者,八十年代与80后真诚对话,重新审视一个时代与它的潜在影响,八十年代是否会成为中国人面对现实困局的新动力?

作者《新周刊》介绍: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十二年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目录大纲:

序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大盘点
八十年代断代史
口号里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新一辈
1980年的乡村高考
有一种速度叫深圳 有一种环境叫蛇口
在这里,中国看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杨冠三:现在说的八十年代全说过
八十年代思想交锋史
李公明、徐友渔:八十年代思想对谈录
“ 举国体制”反思录:体育
聂卫平:本来很普通,但被宣传成什么什么了
官方有英模 民间有偶像
张海迪:我的少女时代,没有偶像只有榜样
知识分子下海
去美国留学
被计划生育改变的中国人
回到1985,让教育回到原点
刘道玉:1980-1987 年,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新启蒙
思想和理想共同畅销的十年.
卢跃刚:新闻媒体作为“公器”始于八十年代
钟叔河:出古人的书,为今人开路
八十年代知识青年最响亮的心跳
沈昌文:不是我们有能耐,而是当时的气氛太好
美学和八十年代,都叫“不靠谱”
李泽厚:我做了应当做的事而已
陈志武:今天,我们失去了什么
刘再复:我那时是潮流中人
文学和诗歌激情绽放的十年
北岛: 对我们这代人,只有今天
《诗刊》:一本诗歌杂志的甜蜜记忆
海子:他被简单化了
刘索拉:别无选择之后
柯云路:保持一种恒定的“落伍”
张贤亮:我什么时代都怀念
叶永烈:怎样从姓“科”转到姓“文”
程永新:那是文学杂志的黄金时代
刘硕良:助推中国人了解世界
李长声:复活《日本文学》还真不容易
像风一样自由
当代艺术狂飙突进的十年.
栗宪庭:大浪淘沙,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做沙子
高名潞:不能搬过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硬套在90后的脑袋上
黄专:历史本来就是记忆和想象的混合体
舒群:酷!这就是“理性绘画”
毛旭辉:我们这一代很特别,生活在自己的国家才会有所作为
徐冰:八十年代最奢侈,因为那时有时间
朱叶青:'85 美术新潮是虚构的
星星画会:那是破冰之旅,让后来者水到渠成
流行音乐风起云涌的十年
崔健:我们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晚上
黑豹乐队:很多人听着我们的歌开始练习摇滚乐
唐朝乐队:摇滚不误国
那是流行音乐的理想年代
民谣故事:生活是黑白的,色彩在音乐中找
郭文景:我从不屈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期待
叶小纲:当年想要的,现在都要到了
张明敏:我比后来几代人都幸运
大众影视全面自我表达的十年
爱情啊,你姓什么?
王学圻:第五代拍的是不一样的电影
田壮壮:不拍电影的10 年,挺快乐
林书锦:八十年代珠影形势大好
林汝为:那时候拍戏,什么劲都使上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中关村进化史
1984 :中国公司元年
冯仑:该把八十年代翻篇了
八十年代商业人物志
沿海民营经济:像野草一样肆意生长
企业家成长史:是企业家,也是殉道者
赵新先:从南方制药到三九集团
吴晓波:他们是强盗型的开拓者
王志纲:民营经济一直是野生动物
李罗力:八十年代是改革艰难闯关的阶段
徐景安:改革开放二三事
燕舞广告背后的故事
1980-1989中国商业纪事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都市里的村庄
每一个梦想都有一个存在的地方
当年我们吃什么?
一边自由,一边禁忌
上海货的美好时代
清纯年代一去不返
八十年代与80 后
80后对话八十年代
附录
八十年代消失辞典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刊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歌
1980-1989经典电视剧
1980-1989经典国产电影
1980-1989经典译制片
八十年代世界大事地图
八十年代世界文化引进中国地图
八十年代中国诗歌地图
八十年代中国新观念地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民国了

《民国了》

杨早.新星出版社.2012-8-15

“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民国成立。历史学者杨早角度新颖,仿佛回到当时历史之现场,发来富有画面感的“采访报道”;深入各省革命之细...”

纪连海点评汉书

《纪连海点评汉书》

纪连海著.漓江出版社.2013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

民国底色

《民国底色》

张耀杰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书中涉及的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包括政学两界的赵凤昌、张謇、袁世凯、袁克文、唐绍仪、赵秉钧、孙中山、陈粹芬、黎元...”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

刘香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

国史读本

《国史读本》

中国当代史研究组编著..2011

“《国史读本》内容简介:以史为鉴,可以兴邦。有人说,历史是昨天与今天的对话,“掌握过去,理解过去,把它当作理解现在的一把钥...”

乾隆十三年

《乾隆十三年》

高王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6

“《乾隆十三年》所述即其第一个阶段,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当时朝廷如何感受若干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有创意的发...”

国史四十四讲

《国史四十四讲》

王国维等著..2013

“《国史四十四讲》是一部由多位历史名家撰写的通史。它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国史四十四讲》的每一个章节均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学...”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名誉主编饶宗颐.中信出版社.2014

“《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迄五代,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合共二百九十四卷。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在芸芸众多的历史...”

天朝的镜像

《天朝的镜像》

纪陶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1

“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另类中国近代史。 作者广泛搜集了1830-1930这一百多年间,外国来华的传教士、外交官、探险家、学者...”

聚焦人民大会堂 : 见证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始末

《聚焦人民大会堂 : 见证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始末》

金圣基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农民儿子毛泽东,一身布衣,进了京城,他凝视着红墙金瓦的金銮殿,告诉周恩来,我们也要建一座人民自己的“豪华客厅”!   周...”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

马勇.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8-1

“1、研究晚清政治越发感觉现在处于轮回时期。——马勇 2、社科院马勇首次完整叙述晚清70年,找寻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3、海外...”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

李文芬编著..2013

“”

甲子1(独特精装珍藏版,“书香两岸评选最美50本书之一”)

《甲子1(独特精装珍藏版,“书香两岸评选最美50本书之一”)》

陈晓卿,朱乐贤.中信出版社.2013-10

“陈晓卿言:“我们是带摄影机的忠实记录者,为您见证那些不动声色而又惊心动魄的变化。当见证者的镜头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有理由...”

永定河与北京城

《永定河与北京城》

朱祖希编著..2011

“”

影响近代中国的重要事件

《影响近代中国的重要事件》

孟庆琦, 董献仓主编..2012

“《影响近代中国的重要事件》内容简介:一部历史就是由众多的历史事件汇集起来的。各个历史事件,或大或小,或波澜壮阔或平淡无奇...”

我是彪悍民国史 : 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

《我是彪悍民国史 : 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

安坤著.团结出版社.2012

“《微历史:我是彪悍民国史》内容简介:微历史,又名微博段子体历史。全书取材于民国笔记、历史学家笔记,以及口口相传的民国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