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上册)》

《中国现代史(上册)》 《中国现代史(上册)》

《中国现代史(上册)》 内容介绍:

《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册(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现代史(第三版)1919-1949》(上)系统阐述了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编者以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崩溃和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解放的历程为主要内容,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构建更趋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别于中共党史和革命史,成为中国通史的现代部分;注意吸收多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重大问题作了更深入、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中国现代史(上册)》 目录大纲: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年5月—1923年12月)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 一、袁世凯统治的垮台军阀割据纷争局面的出现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社会力量的成长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四、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六三”以后的发展 二、新文化运动的扩展和深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三、各派新思潮的竞起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争论 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节 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协同侵略” 二、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 北京政府权力的更迭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迟滞一度兴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四、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宣传 五、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各界群众运动的新发展 六、孙中山继续奋斗和国共合作的酝酿第二章 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年1月—1927年7月) 第一节 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高潮的掀起 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二、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三、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工作的开展五卅运动 四、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及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初步形成 六、各派军阀势力的演变和中国政局 第二节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 二、反帝运动和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三、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反对军事独裁的斗争 第三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统治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三、工农运动继续高涨和二期北伐武汉政府的转向 四、革命的紧急形势和共产党的对策 五、七一五“分共” 国民革命的失败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苏维埃革命的开展(1927年8月—1931年9月) 第一节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中国革命的低潮 一、国民党各派系的争斗与合流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二、“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三、国民党“训政”的开始 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和外交 四、中国革命的低潮 第二节 苏维埃革命的开始 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 二、各地武装起义的发动和苏维埃口号的提出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节 国民党军阀的混战 中间政派的活动和主张 一、各派国民党军阀的争斗 中原大战 二、“国民会议”和《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三、中间政派的活动和主张 国民党对他们的破坏与镇压 第四节 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一、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二、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 三、李立三“左”倾错误及其被纠正 王明“左”倾错误的出现 四、国民党军对红军“围剿”和红军反“围剿”作战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年9月—1937年7月)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 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一、九一八事变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掀起 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 二、王明“左”倾错误的发展 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及其各项政策 三、国民党统治的危机一二八事变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国策 四、伪“满洲国”的成立 国联调查团的调查及其报告书 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抗日民主运动继续发展 一、国民党独裁政权的强化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 二、国民政府的土地法令 关于农村问题和农民土地问题的各种主张 三、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侵略扩张和国民政府的退让 四、中间政派的抗日民主要求和抗日民主运动的持续发展 第三节 苏区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红军长征 一、鄂豫皖和湘鄂西红军的转移 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川陕苏区的开辟 二、苏区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各项建设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 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开始长征 四、遵义会议 反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的斗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五、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第四节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一、日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和华北事变 二、“八一宣言”的发表一二九运动 三、中共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四、共产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斗争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 第五节 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 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 一、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对日政策的变化 国共两党开始接触 法币政策和国民政府统治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共产党政策的调整对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工作 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两广事变绥远抗战和援绥运动 四、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五、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中共苏区代表会议全国团结抗日局面基本形成第五章 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一节 全国抗战的开始 正面战场的作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一、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全国抗日高潮的涌起 二、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沦陷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的“南京大屠杀” 三、共产党的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四、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建国纲领》 国民参政会的设立 中间集团的抗战主张 五、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沦陷区伪政权的建立 六、抗战初期的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第二节 战略相持阶段前期抗战形势的演变 一、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二、相持阶段前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敌后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三、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和国共摩擦的激化 四、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阐发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五、汪伪政权的成立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 六、皖南事变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抗战中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和解放区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二、敌伪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 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斗解放区的政权建设、整风和大生产运动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统治日趋腐朽 大后方经济由发展到衰落 四、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之命运》的发表和中共对它的批判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抗日、争取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第四节 抗战后期的政治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日本太平洋战线的崩溃 缅北滇西作战的胜利 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 二、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的大溃败 民主运动的新发展 三、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雅尔塔会议 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后挣扎和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第六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9月—1949年10月) 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 中国人民力争和平民主 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各党派的建国主张 二、重庆谈判 国民党挑动内战和解放区的自卫反击 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 三、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四、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和准备发动全面内战 解放区准备自卫战争 第二节 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制宪国大”和“改组政府” 反蒋的第二条战线形成 三、中间路线的宣传及破灭 四、少数民族的政治斗争 第三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国民党政府的“戡乱总动员”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中共十二月会议 三、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 国统区民主运动的深刻演变 四、解放军的战略决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五、国民党南京政权的全面崩溃 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四节 哲学科学 文学 一、哲学 二、史学 三、经济学 四、社会学 五、自然科学 六、文学学习参考书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重说晚清七十年

《重说晚清七十年》

黄磊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重说晚清七十年》作者用简洁流畅的笔调清晰地梳理了晚清近7年的史实,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中日战争...”

清朝开国史 . 上

《清朝开国史 . 上》

阎崇年著.中华书局.2014

“《清朝开国史》是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的最新力作。分上、下两卷,上卷讲太祖朝,下卷讲太宗朝,为《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

寻觅旧京

《寻觅旧京》

林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

缠斗

《缠斗》

袁伟时.线装书局.2013-2-1

“《缠斗:方生与未死》内容简介:虚妄是人造的。构筑华丽或壮烈的故事,始作俑者往往宣称这就是正义;追随者多半出于思维偏激,某...”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不忍细看》

马一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比袁腾飞更搞笑,比吴思更深刻,比咪蒙更毒舌的重口味历史学汉武帝雄才伟略,偏信巫蛊诛灭三族。开凿大运河,修建洛阳城,真的是...”

三百年来伤国乱

《三百年来伤国乱》

庄秋水.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8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晚清民国大乱局下的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风大气凝重,画面感极强,语言犀利老到...”

甲午海战的前世今生

《甲午海战的前世今生》

晓箭著.华夏出版社.2014

“这是一部通俗说史类作品。本书作者在占有大量甲午海战史料的基础上,从人文高度观照史料和人物,高屋建瓴地仔细梳理当时纷繁复杂...”

吕思勉中国史 : 《白话本国史》当代新读本

《吕思勉中国史 : 《白话本国史》当代新读本》

吕思勉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史著作,且又是由白话写就,故在民国初年名噪一时,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此书“方为通史写作开...”

华夏文明之源 : 夏商周史话

《华夏文明之源 : 夏商周史话》

孙志明编著..2013

“”

战国策(全二册)

《战国策(全二册)》

缪文远.中华书局.2012-6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战国策(套装共2册)》在语言方面,文风别具一格,铺张扬厉,雄浑恣肆,气势磅礴,笔力千钧。...”

中国与中国人

《中国与中国人》

(美) 倪维思著.新华出版社.2014

“”

中国现代史论 . 第四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巩固

《中国现代史论 . 第四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巩固》

薛庆超著..2010

“《中国现代史论·第4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巩固》内容简介: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天安门。毛泽东访问苏联。解放海南,西藏和平...”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刘迎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本书是著名学者刘迎胜教授研究和考察丝绸之路而撰写的学术著作,分为两卷,上卷为“草原丝绸之路”,下卷为“海上丝绸之路”。全...”

影像中的国

《影像中的国》

李玉霄,沈洪.中信出版社.2013-7-15

“这是一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当代中国无数瞬间细节的著作,也是中国纪实摄影经典之作的“列传”。20余位摄影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

秦汉史 . 上

《秦汉史 . 上》

吕思勉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吕思勉系中国近代的史学大师,著述丰富,成就卓著。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

外事见闻

《外事见闻》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2011

“《新中国往事:外事见闻》内容简介:中国进入联合国;我受命参加裁军谈判;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中苏风云二十年见证录;...”

历史挖的坑

《历史挖的坑》

李恩柱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历史挖的坑》站在史册边上,发一通卑之无甚高论之论,以期于人有益。因此,《历史挖的坑》最大特点在于用思想性统率可读性,严...”

新中国传奇

《新中国传奇》

《南方周末》编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

“《新中国传奇》精选了几十篇文章,通过对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事的讲述,让我们触摸历史真实的细节。所涉之人,有毛泽东、刘少...”

寻找老北京

《寻找老北京》

L.C.阿灵敦,威廉·卢因森.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

“《寻找老北京》是以欧美人独特视角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旧景翔实记录的散文集:使馆区,紫禁城,天安门和中央公园,北海,...”

门槛上的民国

《门槛上的民国》

金满楼.新星出版社.2013-3-20

“民国的诞生揭开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年代,但结果只能用“凌乱”来形容。亘古未有的鼎革之际,共和政治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移植西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