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造型基础 . Ⅰ》

《设计造型基础 . Ⅰ》 《设计造型基础 . Ⅰ》

  • 书名:《设计造型基础 . Ⅰ》
  • 分类:造型艺术理论
  • 作者:庹光焰编著
  • 出版年:2008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设计辅导手册

《设计辅导手册》

王东玮等著..2014

“”

创意思维与设计

《创意思维与设计》

主编王欣, 王鑫.武汉大学.2008

“《创意思维与设计》内容简介:当创意成为一种产业的时候,当各大专院校纷纷将创意思维作为一项重要课程开设的时候,创意作为人类...”

营地 . [2], 毕业设计训练教案

《营地 . [2], 毕业设计训练教案》

杨岩 ... [等] 编著..2008

“《营地:毕业设计训练教案》主要内容:一成不变的毕业设计模式,你为何要来个根本的颠覆,这不既苦了学生也苦了老师吗?在商场和...”

设计社会学

《设计社会学》

杨先艺编著..2014

“”

无用设计 : 32位国际顶尖设计师创意访谈录 : 32 useless ideas of sustainabl

《无用设计 : 32位国际顶尖设计师创意访谈录 : 32 useless ideas of sustainabl》

Jackson Tan著..2012

“《无用设计:32位国际顶尖设计师创意访谈录(修订版)》邀集32位国际顶尖设计师的构想与作品,涵盖了艺术、时尚、平面设计、...”

设计在赫尔辛基

《设计在赫尔辛基》

张儒赫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本书通过作者在芬兰赫尔辛基设计与艺术大学的留学经历,向读者讲述在国外看到与感触到的中外设计差异,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全书...”

立体构成设计

《立体构成设计》

邓国平编著..2015

“”

平面构成与造型基础 : 平面元素与表达

《平面构成与造型基础 : 平面元素与表达》

张旭生, 应放天, 王浩迅编著..2009

“《平面构成与造型基础:平面元素与表达》中讲述了视觉元素通过一定的规则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即“构成”,形成能够被认知和解读的...”

日本最新设计模板. [4] , 书籍封面设计

《日本最新设计模板. [4] , 书籍封面设计》

吴艺华编著.人民美术.2011

“《日本最新设计模板:书籍封面设计》由吴艺华主编。封面设计主要分为两大类书籍和杂志,其中以书籍的封面设计为多。世界各地每天...”

设计要怎么思考 : 培养设计创新的意识

《设计要怎么思考 : 培养设计创新的意识》

(韩) 罗建著..2011

“罗建所著的《设计要怎么思考:培养设计创新意识(全彩)》所扮演的角色是以发展的角度,网罗在设计职场上的工作者与其他人彼此间...”

释放心灵的造型

《释放心灵的造型》

王君瑞著..2010

“”

日本最新设计模板 . [5], 广告设计

《日本最新设计模板 . [5], 广告设计》

吴艺华编著..2011

“《日本最新设计模板:广告设计》着重介绍了目前社会上运用得比较广泛的设计手段与广告形式,首先从平面类开始介绍,注重其不同的...”

立体形态构成

《立体形态构成》

主编田罡, 李东红, 王静.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高等教育美术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立体形态构成》从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出发,讲述了立体构成的理念、各相关...”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

陈劲松, 卿向东编著.重庆大.2002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陈劲松著,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掌握专业技术的水平、运用高技术手段的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

《像设计师那样思考》

〔美〕黛比•米尔曼(Debbie Millman)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2

“美国21位当今著名设计大师的心路历程和创意之旅,理念迭起,引人入胜,展现当今视觉设计潮流。 在设计界工作20多年的黛比•...”

向艺术致敬

《向艺术致敬》

(美)简·杰弗里+余丁..2008-3

“《向艺术致敬:中美视觉艺术管理》是第一本由中美两国艺术管理学专家共同执笔,探讨中美视觉艺术管理的专著,集中讨论了四个领域...”

多媒体画面艺术应用

《多媒体画面艺术应用》

游泽清著..2012

“”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主编王栋, 魏琼靓..2012

“《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立体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立体元素的构成...”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著..2009

“”

数字视频设计表达

《数字视频设计表达》

曾真编著..2009

“《数字视频设计表达》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以设计表达的知识体系为构架,从语言要素、表达方法与形态风格三个方面对数字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