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脸谱 :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封面图片

《中国人的脸谱 :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美) 亚瑟·亨·史密斯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是第一本探讨这个问题的带有社会学性质的...”

暧昧的日本人封面图片

《暧昧的日本人》

李兆忠著.九州出版社.2010

““暧昧”在日本人身上表现得如此极端,足以成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们尚武又爱美,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

真日本封面图片

《真日本》

陈希我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真日本》内容简介:虽然人们都呼唤着本真,但本真的东西其实是不让人喜欢的,比如真理,缪塞说“真理的本质是骷髅。”所以追求...”

一本书看懂日本人 : 日本是这样练成的封面图片

《一本书看懂日本人 : 日本是这样练成的》

子桑编著..2010

“《一本书看懂日本人:日本是这样炼成的(图文版)》不是一本专门论述日本文化、经济生活、政治或是家庭的书,而是探讨日本人有关...”

中国人的性格封面图片

《中国人的性格》

李亦园, 杨国枢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人的性格》以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为主,辅以量化的方法论,剖析中国人的理想性格及今昔差异,个人与社会、家...”

闲说中国人封面图片

《闲说中国人》

林语堂,.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

你所不了解的德国人封面图片

《你所不了解的德国人》

杨佩昌..2010-9

“一个深入德国人内心,了解德国人的人格特质以及德国核心竞争力的读本。 德国人的理性思考、忧患意识、创新精神、缜密的语言技巧...”

国民性 : 心理—社会的视角 : a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封面图片

《国民性 : 心理—社会的视角 : a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美) 艾历克斯·英格尔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艾历克斯·英格尔斯编著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分析了各种国民性定义,总结了20世纪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回顾了以往...”

如此日本人封面图片

《如此日本人》

王志强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如此日本人》内容简介:前美国驻日本大使赖肖尔说,日本人如同钟摆,在优越感和自卑感的两个极端摇摆。欧美人形容日本人时,突...”

中国民族性封面图片

《中国民族性》

丁伟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民族性”话题曾引起了数次学术界及民间的激烈论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将“民族性”作为 “七.五”重...”

西欧的中国形象封面图片

《西欧的中国形象》

李勇著..2010

“《西欧的中国形象》内容简介:西欧对中国的态度为什么时好时坏,令人难以把握?这种态度的变动不居不只是国际关系中的利益问题在...”

中国人的性情封面图片

《中国人的性情》

(美) 阿瑟·史密斯著.长征出版社.2009

“《中国人的性情》一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多国文字,使阿瑟·史密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一度成为西方世界研究中国、看待中国的依...”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封面图片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英) 凯特·福克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0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的出版引起英国人自己的大辩论,有人认为它泄露了太多英国人的秘密,也有人认为它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人...”

中国人的品格封面图片

《中国人的品格》

罗家伦.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11

“【本书特点】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专为中国青年而写的人生哲学/励志奇书。(明年是清华建校百年。) 本书的一部分《新人生观》...”

美国的精神封面图片

《美国的精神》

刘启升译.群言出版社.2011

“《林语堂文集:美国的精神》包含的思想应当是民间的而不是正统的,清楚地表述出来的而不是有争议的,未定型可以改变的但却是自发...”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封面图片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张宏杰.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5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

德国人 : 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封面图片

《德国人 : 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德) 艾米尔·路德维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是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刻画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

潘多拉的种子封面图片

《潘多拉的种子》

[美]斯宾塞• 韦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一万年前,第一位农夫在肥沃月湾播下种子,仿佛掀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此,人类这个物种在生活方式上做了根本的改变:放弃狩猎采...”

日本人凭什么封面图片

《日本人凭什么》

周兴旺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日本人凭什么》作者既严厉斥责了日本民族的霸道逻辑和野蛮根性,也充分肯定了其锐意进取和奋力争强的意识,对于中国人来说,日...”

东亚三国志 : 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封面图片

《东亚三国志 : 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

金文学著.中信出版社.2006

“韩国人喜欢表现、中国人性好含蓄、日本人性格被动,这种差异从何而来?跟三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日本人的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