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封面图片

《法理学》

主编严存生..2009

“”

法学家茶座 . 第28辑封面图片

《法学家茶座 . 第28辑》

主编张士宝..2009

“《法学家茶座(2009年4月)(第28辑)》为第28辑《法学家茶座》,书中具体收录了:《国庆观礼感怀》、《杀还是不杀,是...”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 第4辑封面图片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 第4辑》

葛洪义主编.法律出版.2007

“法律与语言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法律是依靠语言表达的,法律的意义也是依靠语言建构的。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凭借话语权威建...”

罗马法封面图片

《罗马法》

黄风著..2009

“《罗马法》作者力图遵循盖尤斯的教科书体系,同样以人、物和诉讼为中心再现罗马私法的特有框架。《罗马法》将体例结构划分为六大...”

中国法的源与流封面图片

《中国法的源与流》

武树臣著.人民出版社.2013

“《中国法的源与流》是中国著名法律思想史学家武树臣长期系统研究中国法源流问题的重要成果,内容涉及中国数千年法律文化的具有典...”

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封面图片

《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

(英) 尼尔·麦考密克著.法律出版社.2005

“本书旨在对法律推理做出阐释,阐释和论证之清晰有力。它表示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尽管它广受抵制,但实则合理。它对于法学家、哲学...”

外国法制史封面图片

《外国法制史》

何勤华主编..2004

“”

法理学导论封面图片

《法理学导论》

张光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法理学导论》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要素、法律渊源和效力、法律体系、法律作用和价值、立法、司法、法律解释和法律推...”

法律论证与证据封面图片

《法律论证与证据》

道格拉斯·沃尔顿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在《法律论证与证据》中,非形式逻辑的领军人物道格拉斯·沃尔顿把注意力转向了审判以及其他法律语境中的推理。《法律论证与证据...”

社会理论之法 : 解读与评析封面图片

《社会理论之法 : 解读与评析》

高鸿钧,马剑银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本书为社会理论之法的研究文集,编者选取了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和哈贝马斯关于社会理论之法的研究文章23篇,它们从宏观视角对...”

比较法律文化封面图片

《比较法律文化》

(美)H·W·埃尔曼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比较法律文化》是现今英语世界唯一一部比较法律文化的学术专著,内容涉及法律文化的概念、法律的渊源、法律的目的、法律职业者...”

和谐 : 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追求封面图片

《和谐 : 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追求》

孙光妍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和谐: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追求》的研究内容试图以法哲学的视角入手,将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溶入中华法系的制度完善中,考察和谐价...”

倚宪论道 : 在理念与现实之间封面图片

《倚宪论道 : 在理念与现实之间》

张千帆著.中国法制.2007

“法学一贯是以严谨著称的,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美国法律评论的文章动辄就有好几百个注解,这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脚注毕竟...”

法学导论封面图片

《法学导论》

(德) 莱因荷德·齐柏里乌斯著..2007

“《法学导论(第4版)(2003年)》中的某些问题在我的《法哲学》一书中也有涉及。在那里对这些问题的基本方面有更为深入的探...”

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核心笔记 , 民商法学卷封面图片

《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核心笔记 , 民商法学卷》

主编跨考教育教研中心..2012

“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核心笔记·民商法学卷,ISBN:9787562043546,作者:跨考教育教研中心”

法律方法论研究封面图片

《法律方法论研究》

陈金钊等著.山东人民.2010

“《法律方法论研究》内容简介:我们喜欢法律方法论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主要是依靠个人进取,但我们近些年的研究几乎都是以团...”

法律方法 : 基础理论研究封面图片

《法律方法 : 基础理论研究》

赵玉增, 郑金虎, 侯学勇著..2010

“《法律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简介:就我国的法律方法论研究而言,可以说大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发展,从少数学者关注到...”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封面图片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张中秋著.法律出版社.2009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主体部分九章,另有附录两部分和前言与后记。《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前八章意在辨异,集中探讨中西法...”

那门是窄的 : 张卫平(法学)演讲·讲座实录封面图片

《那门是窄的 : 张卫平(法学)演讲·讲座实录》

戈蓝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本书是根据张卫平先生讲演、讲座的录音整理稿稍加修改而成的,张卫平先生的所思和所想,其中不乏张卫平先生个人的感情和体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