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匪三十年》:第一章 点将出关

 

------第一章 点将出关------



清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即1907年四月,西太后任徐世昌位钦差大臣、陆军部尚书衔、都察院都御史、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不日,徐世昌从北京出发,乘火车赴奉天“督东”,路过天津时,再次在北洋督署暂驻。

为什么说是再次?因为去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这年九月开始,西太后就发布上谕,仿行西方宪政,改革官制即指正体制,将各地按察使改为提法使,行政与司法分开;省会设巡警道员;劝业道专管农工商业及各项交通事务;等等。年底时,西太后决定东北改行省制,派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巡警部尚书徐世昌等出关考察。当时,两人路过天津,也是在这里暂住。

此次再在这里驻留,可是有原因的,他要与袁世凯做个商议。自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徐便是其主要幕僚之一。徐世昌看好东三省,因为这里是清廷皇室祖先的发祥地、祖坟所在,而且物质资源十分丰富。现为日、俄所吞食。其重要程度对大清王朝和中国可想而知,历朝均将其放在特殊的地位。此次督东,徐世昌更是有大事要与袁世凯相商。

徐世昌到达这里之后没能立即跟袁世凯见面,因为陆军第五镇出了些许问题,本来第五镇人马已归铁良统领,但是此次却是手下人习惯性的先告知了袁世凯,袁世凯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因此,耽搁了两天,两人相见之后,徐将主持东三省新政管理思路大致陈述,主要还是以北洋新政为榜样,侧重实业等等。袁世凯边听边点头称赞,对于这位挚友袁世凯向来是十分倚重的。最后,徐告诉袁世凯,欲将直隶与东三省联为一气,将之纳入北洋管控之内。

这才是袁世凯最想听到的,不由得起身对徐世昌作揖一番,徐世昌哪里肯受,两人一番客套之后,袁世凯问:“卜五兄此去东北责任重大,若有需要尽管说来。”

“大小事宜已有安排,若是到时另有需要,我再派人来即可。”

“那就好。”袁世凯捏了捏下巴。不待他再说其它,徐世昌已经起身告辞,这让袁世凯感到一丝诧异,“我正要通知营中兄弟前来给你接风,一会儿也就过来了。”

“今天可不行啊,老佛爷旨意要我从速赶往奉天,实在不能耽搁。此外,就去年提议取消军机处一事,尚有微词。铁良等人所告设陆军部统辖全国军队,军权集于中央一事被采纳,由此可见,对咱们北洋军队尚有戒心呐。慰亭兄之后也要谨慎一些。”

“嗯,铁良这个忘恩负义之辈还不足为惧。”袁世凯虽然说的轻松,但是铁良担任陆军部尚书,掌握中央军权这件事对自己还是有些刺痛,想留下徐为他接风之喜也冲淡了不少。

“还是小心为上。”徐世昌再次劝慰了一句,知道这样没有长篇大论的陈明要害的话对袁不起作用,所以不再多说,转而说道:“不过也不需太过为其担忧,待日后直隶与东北联为一气时,这些不过尔尔。”

“嗯,正是。”

两人慢步离开,营门前,袁世凯一拍脑门,说道:“东北匪患甚重,我给你加派个卫队。”

徐世昌推辞再三,经不住袁世凯的劝说,再则此次远出关外,也确实需要几个地实的高手。原来的卫队自然是不能遣散的,这些人也跟了许久,就要几个人吧。想到这里,徐世昌告诉袁世凯:“卫队还是算了,我原来的这支已经足够。要是可以的话,拨几个高手给我使唤,也做传递要事之用。”

“好吧。”袁世凯答应一声,吩咐底下人将自己的卫队中的几个人叫来。不一会儿,五个人站在两人面前。

“这五人无论武功还是枪法都是军中绝顶的高手,一并交给你。”袁世凯又对五人说,“你们听着,今天开始,就跟着徐总督,务必保护徐总督安全,对于徐总督委任之事,一定尽力完成……”

徐世昌扫视了五人一眼,好几个都是熟人,都是袁世凯的贴身保镖,徐世昌一惊,“使不得,使不得……这可是你的亲卫,调拨给我,你怎么办?”

“我就在军中,什么人敢来?!”袁世凯一副藐视天下的样子,转而又对徐世昌说,“你大可放心,怎会有人敢来这里撒野的?!”

徐世昌依旧不肯,最后,只能折中道:“我从中选一个人吧。”

“那不行!说好了一并调拨给你,……”袁世凯寸步不让,一定要让徐世昌将五人带走。徐世昌耐下心来跟袁世凯陈述要害,最终,袁世凯只能听从徐世昌的建议。不过不是带一个,而是两个,这也是徐世昌对袁世凯的尊重,以示尊卑。

“你觉得哪两个?”

“他,还有他。”徐世昌伸手点指,这两人一个叫张大河,三十五岁上下,是自己当年在小站练兵时就认识的,另一个是李铭九,乍一看就是个孩子,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徐世昌不认识他。之所以选这两人是有考虑的,张大河是袁世凯的老亲卫,在袁世凯那里有足够的信任,要他跟着也是向袁世凯表明自己无有二心。至于李铭九,徐世昌深知袁世凯的为人,像李铭九这样年轻就能选进亲卫,必定有过人之处,关键还是年轻。此外,徐世昌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自小站练兵开始就跟这些军人打交道,眼光也差不了哪去,他看出李铭九虽然人小,但是一股子的精气神,功夫肯定也不差。

“这个……?是不是再加一个?”袁世凯有些迟疑,回过身小声对徐世昌说。

“怎么?”

“张大河没问题,你也认识,是个老人儿。但是李铭九今年才十五岁,还是个孩子。要是说武功,那是没得说,比张大河查不了多少,论枪法,也能排的上号,以后发展空间无可限量。但是他刚来做事,好些还在学习,到时候别有误事……什么的。”

“这个问题不大,慢慢培养就是了。不过,这会可是从你这里挖走个人才了,哈哈……”

“人才多的是,慢慢发掘就是了。关键还是怕给你耽搁事情,既然卜五兄认定了他,又能着手培养,那也只能如此了。”

“好!多谢了。”

“张大河跟李铭九留下,你们三个忙去吧。”袁世凯一挥手,除了两人之外,其他三人风一般的散去。袁世凯对两人说:“张大河,我就不用跟你多说了,李铭九,(李铭九听见袁世凯叫自己的名字,当即挺身站直,等候训话),这是东三省总督,以后你要听他的指派,你来我身边时日不多,虽然功夫不错,但是尚需锻炼,诸多事宜尚不清楚,多向张大河学习,此外切记不可偷懒耍滑,荒废了年华。”

“是!”李铭九答应一声,声音洪亮。

“张大河,你平日里也多帮助帮助你的小老弟。”

“是!”张大河也答应道。

“好了,我这就带着他们出发了,来日再会,……”

徐世昌跟袁世凯相道别,张大河与李铭九回去简单收拾东西,马上又回来,跟着徐世昌一同离开。袁世凯看着老友离开消失不见之后,这才转身回府。

徐世昌同张大河、李铭九及其卫队众人一同骑马而行,徐世昌问张大河,“是否通知了家眷?”

得知张大河尚未通知的回答之后,徐世昌当即表示要派人去通知,张大河万分感谢。又问李铭九时,李铭九告诉徐世昌,“家里仅有老母亲一人,临行之前已经留下一个字条,让其他人帮忙通知。”

徐世昌听完之后一愣,这个只有十五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周详的安排,着实可人,当即告诉手下人一并连同李铭九的母亲通知到,并且从府上支白银二百两,分别送交至两人家中。

张大河跟李铭九自然十分激动,一再道谢,然而,随行的其他人则是不然,对徐总督这番安排有些看不过,特别是原来的几个亲卫,看向两人的眼神已经有些不善。两人都有所察觉,但是并没有什么表示。这种情况下按兵不动才是正途,而徐世昌却并不知道这些,不知道这区区百两白银居然就引得手底下新旧人员的不合。此时,徐总督已经沉浸在对东三省的新政改革当中了。

待来到车站之后,众人下马,忽然,近卫队的副标统彭大胖子站了出来。说起来这支近卫队不过三百多人,按照镇、协、标、营的建制来分,连营都没到,但是为了衬托出总督府的气势,亦或是为了提高手下人的资质,近卫队的级别为标,相当于现在的正团吧。

彭大胖子走到张大河跟李铭九的面前,歪着头,撇着嘴,斜着眼睛,“你们俩刚来,弟兄们还不知道你们的斤两,为了让弟兄们相互了解,也为了让以后能够更好的配合,就让兄弟们见识见识你们的本事,来,在这儿给兄弟们展示展示。”

“你是彭大哥吧?不知道您要让我二人怎么样展示呢?”张大河跟彭大胖子见过,原来跟随者袁大帅,什么风浪没讲过,也不惧眼前这个近卫队的副标统,再则岁数比李铭九大,阅历也丰富,特别是先前徐总督赏赐之事之后知道一定会引来些麻烦,早就做好了准备,此时必须露两手镇住对方,否则以后根本就不可能在这里呆下去。

李铭九心中也不痛快,看着眼前这个像半截铁塔一样的汉子,心中却只是一堆鄙视,看不起这样的人,即便是他有本事估计也让这草包肚子给掩盖了。想到这里,李铭九禁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一时间,场面比张大河开口说话之前更加尴尬。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9188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二章 不好说和------

徐世昌下马之后正准备上车,忽然感觉到人群中的异样之后,回头一看,正好看见自己的亲卫队副标统彭大胖子要为难两人,心中有些不快,你怎么能这样呢,彭大胖子,你可是我的亲卫队副标统,这样小气不能容人,怎可大用。徐世昌并没去想先前赏钱留下的隐患,而是看不大惯彭大胖子的行径,“怎么回事?”

“回老爷,弟兄们想看看张大河跟李铭九两位兄弟的本领,做到心中有数,日后有事也好有个帮衬,而且分配任务的时候,也有侧重,能够更利于我们亲卫队的防卫工作。我这也是为了老爷的安全着想。”彭大胖子听见徐世昌问,急忙一溜小跑过去,躬身施礼之后,才将想好的话说了出来,说的滴水不漏。

这时,从火车上下来三个人,其中一个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虎头少保孙禄堂大师,他怎么在这?原来是徐世昌总督久慕孙禄堂大师武艺绝伦,聘请孙大师前来为作为他的幕宾。两人相聚相谈甚是投机,所以孙禄堂大师答应同徐总督一道出关,前往东北。另一个是徐总督的六弟徐世扬。另一个则是徐世昌的亲卫队标统,姓王。后来王标统也是因为这件事被罢免,改由孙禄堂大师出任卫队长。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至于为什么徐总督已经请到孙禄堂大师,为何还要收纳张大河跟李铭九呢?徐总督也是出于培养嫡系的考虑,吸纳他们两个仅仅是顺手牵羊之举,主要的培养对象还是两个兄弟,六弟徐世扬和九弟徐世良,此次出关带上六弟徐世扬就是此意。后来徐世扬提拔甚快,很快就官至陆军少将、宁阿兰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旅长,这也是后话,暂且不提。

从火车上下来的王标统老远就听见彭大胖子的说话了,他看了看身边的这两位,两人都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扬声说道:“老彭,话是不错,理也不错,但是在这里嘛,……有些不大合适。”

孙禄堂大师已经看透这些人的跟脚,已经知道这些人的功夫如何,有些不屑与这些人产生瓜葛,再说现在也只是幕僚,自然不会多说。徐世扬是徐总督的弟弟,有事自然要看哥哥的脸色,也不会有什么表示。王标统正是看准了这些,所以才出言帮助老兄弟。

徐世昌一听,亲卫队的正副标统都是这个意思,安下心来: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两人也是为了我的安全着想。想到这里,徐世昌总督的脸色就有些缓和,又想到王标统说在这里不合适,就问道:“你说在这里不合适,是怎么个意思?”

王标统跟随徐世昌许久,知道徐的秉性是个好人,喜欢和气。正是知道这些,所以才会在说话的时候留个‘扣子’,等着徐来问。王标统恭敬的答道:“回老爷话,我也着实想让两位心来的兄弟展示展示,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可不能因为这些而耽搁了老爷的行程,老爷,咱们这已经耽搁两天了,……所以,我想等咱们到了奉天之后,再让两位弟兄来展示展示。”

徐总督听见王标统说到行程这件事,心中一震,暗道:险些误了大事。正待说话,忽然听见彭大胖子说:“王头儿说的不错,老爷的行程的确不能耽搁。但是路上时间还长,我们要确保安全,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啊。”

徐总督这下有点为难,两人说的都在理,更关键的是这两个人跟随自己很久了。徐总督知道,自古以来主将副将之间常有不和,往往是影响战局之要。前些年的太平匪寇,正是因为如此,才被团结一致的曾大帅率兵击溃。这种不和之事,决不能出现在这里,更不能出现在身边。或许是读书人带兵的关系,徐总督想的事情太多了,一时间没想到好的解决方式。而所有人都在等着。

王标统忽然添了把火,道:“老爷,行程要紧。”

六弟徐世扬也出言道:“哥,走吧。”

“嗯,不错。”徐总督拿定主意,有卫队跟着,又有孙禄堂大师保着,就算是路上遇见几个流匪,但是报上官名,也能把他们给镇住,彭大胖子所说的配合之事,即便是少了他们两人,也无关紧要,更何况两人是老袁给的贴身侍卫,跟亲卫们的配合也少有用上。想完这些之后,徐总督这要下令出发。

彭大胖子忽然说道:“老爷,其实我想让这两位新来的兄弟展示的本事很简单,也不耽搁行程的。”

“嗯?”拿定主意要下令的徐总督一愣,问道“怎么做?”

“回老爷,咱们是坐火车而行,这火车速度可快,我想让这两位兄弟们以攀火车为试。您想啊,我们平日里练的应该都差不多,都是弓刀石马步箭,这类攀爬实属小技。更何况此次全程皆是火车而行,能够达到这个层次也就说明路上能用。等到了奉天,再做其他详细的试炼,再安排协同之事。现在这种攀爬小技若是都不能做到,那用处可就……”

徐世昌一听,心下一惊,没想到这彭大胖子居然大算将这两人排挤出去。这可是袁大帅亲派,这样让他们回去,置袁大帅脸面何在?!

正在这时,王标统说话了,他看徐总督脸色不大好,知道彭大胖子这么说,说到了禁处,心中对彭大胖子的无能感到有些无奈。他说:“老爷,若是两人连攀爬小技都打不到,那就先将他们调到亲卫队之内,伙同弟兄们每日加强训练,总能达标。届时再让他们担当您的贴身卫士即可。您看,那个李铭九分明就还是个孩子,俗话说,宁欺白须翁,莫欺少年穷。就算是本事不济,有个好岁数在这摆着呢,勤加学习,多加苦练,定然是前途不可估计。将他们留在这里,卑职以为,……以为,有些……有些不妥。”

徐总督对王标统的话还是很赞成的,心中对王标统考虑事情周密赞叹不已。忽然,李铭九向前紧走几步,离着徐世昌近了一些,单膝跪地,行礼道:“总督大人,李铭九愿意听从彭副标统的安排,先行通过测试,再来给您做侍卫。”剩下的话,李铭九连提都没提,低着头,单膝跪在那里。他低着头,并不是自卑,而是礼制所限,否则李铭九一定挺胸抬头、稳稳当当的站在这里。

练武之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李铭九早已将几人的眼神、脸色看在眼里,更将几人的话语听在耳中,早就有些憋不住了,年轻人,火也撞,自然不喜这样的质疑。即便是没本事之人,也经不起这样的场合,这么多人的鄙视。何况是有本事之人呢?

张大河也很赞成李铭九的话,但是,只能是心里赞成,嘴上不能说,脸上也不能露出来。张大河长李铭九几岁,知道的规矩较多,但是也正是这些规矩局限了自己,也是这些年的佩刀生涯让他磨的圆滑了些。李铭九刚出茅庐,哪里管的上这些。不过,张大河可没有怪罪李铭九的意思,这新来乍到的,有个帮手总比独自一支的好。

“呵呵,年轻人……这么快就沉不住气了?”徐总督听见李铭九的这番话之后,乐呵呵的说道。从话音里,徐世昌总督听出李铭九心中有些怒意,但是这怒意并不盛,更多的则是自信,强大的自信。这份自信与果敢,也感染了徐世昌。他看了看王标统和彭副标统,微微一笑,“好吧,既然铭九想展示展示,那就来吧。依你的安排去办。”徐总督伸手点指彭大胖子,彭大胖子立即行礼受令,然后去忙了。

“张大河、李铭九,委屈你们二人一下,就露一手吧。”徐总督走了几步,来到李铭九的面前说道。

张大河也快步走来,单膝跪下行礼,算是领了军令。

徐总督伸手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不要如此,这不是军令。就当是军中的小活动吧。当成是表演个小节目,献给大家了。”

徐总督说的很和气,两人答应的也很好,但是,在李铭九的心中,对‘小节目’这个安排不是很满意,感觉有些像是戏耍自己一样。

“张大河、李铭九留下准备,其他人该忙什么忙什么,马上出发。”徐总督并没有发觉李铭九的异样,向其他人下了令。其实李铭九也就是想了想,并没有什么抵触,在他的心中,已经将这个‘小节目’当成是军令了,否则有孙禄堂大师在这里,任何情绪的波动都会引发异常的气息,都会引起他的关注。

众人得令后散开,准备开路事宜。其实也没什么准备的,徐世扬、王标统等人在这里就是待命的,现在只是将马匹牵上车去而已。徐总督等人骑惯了自己的马,自然也将它们一同拉去。所有人都在忙碌,只有两人直直的站在那里。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9188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军事小说 《义匪三十年》

作者:鲁狂歌
最后更新于:2017年04月1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义匪三十年”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9188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