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匪三十年》:第八十二章 初入奉天

 

------第八十二章 初入奉天------



王标统被徐总督重新接纳心中高兴,也很是感激,对徐总督刚刚一番话深有感触,回想自己这些年来跟彭大胖子一块儿做的那些事情,当真不怎么样,又看见李铭九此刻跟在徐总督身后,心中暗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位新人换旧人。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如此,而自从受了大人提拔之后,考虑的便不仅仅是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本职事情,而是其他乱七八糟的。现在大人给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便应该好好反思,改变自己。想到身旁的其他人,特别是张光鉴、吴兆康,这两人脑子灵活,特别是张光鉴,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无论什么事他都能出主意。也得提醒他们,今天留下已经是大人开恩,以后事事都得首先为总督大人考虑。嗯,这话得跟张光鉴说明白,历来都是他帮我出谋划策。

王标统想到这里,在受了徐总督之令,回车厢走去的时候,跟张光鉴说:“咱们这次能留下,多亏徐总督开恩,……每当我想到离开亲卫营以后的日子,便觉得头大,浑身都难受。这里就是最好的地方,从今往后,我……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要首先考虑总督大人的意思,特别是你,历来都是你出谋划策,以后记得凡事都从总督大人这里考虑,咱们就是给总督大人办事。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办,不论事情怎样,都坚决执行到底……”

张光鉴明白,立马表示记得了。看他眼神坚定真诚,王标统心里高兴。可是实际上张光鉴可不这么想,心道,总督大人好高骛远,心里有多大抱负我还不知道么,要说现在是康熙爷在世,那是没问题了。现如今光绪爷的旨意还不如老佛爷的口谕管事儿,你这么大的抱负到头来不被撞得头破血流,那才是怪事呢,以为总督是个多大的官儿不成。再大也打不过老佛爷。心里认定跟着徐总督肯定是不可能走远的。跟他一条道儿走到黑,非得把人折磨死。

张光鉴是看不惯徐总督做事的,但是他隐藏的很好,并没表现出来,或者他地位太低,就算是表现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虽然想到徐世昌的为人,想到他的抱负想到他的能力,都觉得不合适,不能完全听他的,得找机会钻空子尽量往自己身上揽好处。但是张光鉴又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徐世昌就任东三省总督,而此时东三省三位巡抚,奉天巡抚唐绍仪、吉林巡抚朱家宝、黑龙江巡抚段芝贵都是新军中人,这整个东三省就是一家子,今后的事情,徐总督颁布什么基本上不会有地方不去执行。如此说来,在东北,按照王标统说的,徐总督安排什么就做什么,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谁敢不买总督大人的账。也好,趁着这机会狠捞一把。张光鉴想到这里忽然高兴起来,又道,王标统既然你不愿意拿,那我就一个人包圆了,再多我也吃得下。

“想什么呢?!”吴兆康跟张光鉴还算亲近些,相比于孙笋他们里爱说,因此说话也随意。

“刚刚在听了王标统的话之后,我想到咱们以前跟彭大胖子一块儿做的那些事情,确实……算了,往死人身上说事不吉利……”张光鉴自然是把祸水往彭大胖子身上引,真彭大胖子死了多日,也没得清净。不过有了彭大胖子这一层,吴兆康也不好说什么,很多事情确实都是彭大胖子提出来,最后又张光鉴帮着坚持,这才定下。现在说是彭大胖子的原因也没什么不妥,不过现在才觉得,这张光鉴不怎么可交。

王标统听了两人的话,心里寻思,看来张光鉴已经想到,如此最好了,以后的事情都交给他来做就是了,我也清闲清闲。其实一直以来王标统就没忙过,大人安排什么事,都是交给他们去做,更有彭大胖子乐意揽事,所以基本上就是甩手掌柜,除了一些非得他出面的事情,一般都不用他到场。反正最后有钱呐,也有大人的奖励。现在想来,彭大胖子他出力不小,改天我得去他坟头儿烧点纸。

却说宋君等人看着他们把坑挖好,将尸体放进去,开始掩埋,正在这时,张大河过来,宋君急忙跟他打招呼,“张大哥过来了,那会儿好像看见孙大夫在给你把脉,没什么大碍吧?”

“小事,没什么大碍。”张大河说着,然后来到坑边把牛大厨的一节手指扔了下去,连同包裹着的布一块儿。宋君猜到了是什么,但只是看着没有多说。做完这些之后,张大河跟宋君站在边上,看着其他人一点点把坑填起。忽然,张大河感慨道:“想不到他们死了之后,连个棺材板也没有一块。”

“是啊,别说是棺材,就是找卷席子卷一下也好,这个也没有。也只能先这么做了,入土为安嘛。”

“嗯。”张大河微不可查的点了下头。看着他们把坑填起,最后又堆出一个坟头。

丁帮带过来问:“是不是立块碑?”

“我觉着还是算了吧。”宋君摇摇头。

“要不还是问下总督大人,我看大人之前对这些死掉的兄弟们还是很有感情的,说不定会让咱们给他们立上一块。”

“也好,问问。”

来见徐总督,问是否要立碑,徐总督沉思片刻,“立一块吧,……不过这里荒郊野岭,也找不得碑石,等到了奉天之后,再派人来立碑吧。你们先立块木牌做记号,等过两天好找。”

“是。”宋君等人答应一声,然后去办。

六爷见他们离开之后,有些不满,说道:“大哥,对于这些叛出的人,还立什么碑?他们有什么资格值得立碑的?依我看,就算立碑也直接就写上叛出之士可耻,……”

“怎么说话?!”徐世昌大怒,“亏你还是个读书之人,怎么能说出这番话来。”

“他们不忠不义,就是不配立碑,……”

“行了……”不知为何,徐世昌忽然软了下来,怒气消散之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斜靠在座位上,“人都死了,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难道你要学伍子胥鞭尸么?有这么大的仇恨么?”

“这……”

“算了,都是我亲卫营的人,当初也是我选了他们,想不到到头来还是我送走他们。这……不曾是我想到的。今天这件事,跟我无关,又跟我有关,他们求我给他们机会,求我原谅,最终我还是没原谅他们,给他们立块碑,也算是解了这份怨恨。”

“嗯,好吧。”六爷听得有道理,觉着也是如此。正如大哥所说,人已经死了,还有什么不可原谅的。

徐总督说要给他们立块碑,说现在没时间,也没机会。等回了奉天之后,派人买了碑石之后再来给他们立上。但是,当到了奉天之后,因为公务繁忙、琐事耽搁,又加上身边人手少。想调唐绍仪手下宋君再来,但是,那时候宋君正好家里有事,不能离开。徐总督了解之后知道确实不可能让宋君前去,最终只得让王标统派人去办。但是他也知道王标统跟个光杆差不多,手底下就是那么几个人,除了守卫总督府,也没有多余的人手。所以,也觉得不合适,可是又没办法。这件事交到王标统手上,拖了十天多,这才想起来,可是也没人可以调派,便直接交给张光鉴,由他操办。张光鉴此刻几乎是相当于总督府的三管家,既要听着六爷的调派,又要给王标统做事,还得照顾三队五队的兄弟,因为跟他们不熟,这关系得走近了才行。要想跟他们搞好关系,那就得花时间了。

因此,他哪里有功夫管死人的事情。原本还想着亲自去一趟,好狠捞一笔。最终脱不开身,只得告诉王标统要从外边花点钱找人去做,王标统问这能行吗。张光鉴说哪家刻碑的不管送去立上,多给点儿银子就是。王标统一听也对,把事情跟徐总督说了,徐总督一听,有些不大满意,这事请拖了八个多月了,竟然只是想到了个主意,竟然还没去办。可也了解他们的难处,想了片刻,最终同意了,这件事就交给张光鉴全权操办。张光鉴问徐总督是不是要亲自写碑文,徐总督拒绝了。

最后,张光鉴回来报账一百五十两,实际上这一百五十两全都让他自己留下了,根本就没去找人操办。就这,张光鉴还觉着委屈,这么耗功夫担风险的事情,最后竟然只拿了一百五十两。总督大人虽然觉着花钱有些多,但是经不住张光鉴如此详细的描述,也信了。在他的心里,是已经把事情办好了。实际上,这里一直都是个光秃秃的坟头,也没人来烧纸上香也没个碑文记录。几年之后,雨水冲刷,也看不出坟头有无,只是草木异常的茂盛……

一切完成,重新出发,列车上,宋君、丁帮带等都在,跟总督大人在一个车厢里聊着。其他人正好填补了离去的那些人的位置,有不少人头一回坐火车,觉着新鲜。

轻松愉快的时候时间过的总是比较快,众人还没觉得有多少时间,奉天城已经进入视野……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9188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八十三章 家人就应该坦诚------

唐大人早已率领东三省大小官员在车站等候,看见你徐总督下车,众人迎上,一时间鼓乐齐鸣热闹非凡。李铭九授命紧跟在徐总督身后,之前在车上的时候张大河已经受大人照顾,回车厢休息,此刻也随着亲卫众人慢慢下车。犹豫宋君等人并非总督大人亲卫所以他们则是最后下车,也是为了掩人耳目。在此迎接总督的众官员及随从当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些,但还是有一个人发现了异常。就在众人簇拥之下,总督大人正在同他们讲话,他发现亲卫人数太少了,曾记得有人说徐总督亲卫营都是新军中精锐,人数众多,战力极强。可是此时一看,也不过是寥寥几十人,因此便起了疑心。渐渐挪步来到一处视野稍好的地方,此时总督大人的亲卫还有人不断从车厢走下,将马匹物资也在卸运。

在这里,才看得清这亲卫营到底有多少人,黑压压一大篇,都是忙碌的身影。果然不少,暗自称赞一句。又想到之前盛京将军的排场,比这个差了不知多少。再看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也是人山人海。想到从今往后就是徐总督行令,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满,毕竟跟唐大人同时北洋出身,加上自己跟跟唐大人手下的老赵又互相看不惯,恐怕日后小人使绊子的事情还是得小心提防。

已经看了这里的情形,正准备离开,忽然想到一件事,又停下脚步来,再次仔细看来。这才发现不少端倪。他们根本没什么交流,也没什么配合,后面走下来的那些人竟然连招呼都不打。正在奇怪之际,忽然看见两个熟悉的面孔,这两人正是唐绍仪的手下。先前去府上的时候看见过他们,当时引路的那小子在半道上碰见他俩,然后告罪说自己要上茅厕,之后就是他们领着去见的唐大人。一路上跟他们聊了不少,对他们倒是很有印象。这会儿,他们怎么会在车上?

正在寻思之际,宋君、丁帮带等也从车上走下,只是默默的站在了车尾,并非跟着总督大人从前面下车。这就更让人疑惑了。对了,他忽然想到,之前唐绍仪曾经把段芝贵、朱家宝叫去商议事情,之后三位巡抚大人都说无事,只是商议下是否要把欢迎的规模再搞得大些。看来恐怕不是那么回事,莫非是总督大人路上出了什么事情,然后让他派人去的么?虽说这个想法有些怪,毕竟想不出有什么人赶在路上对总督大人不利,但是,看这情形,应该跟所想的差不多。这时唐大人已经上轿,众官员也准备一同前往总督府。他也赶紧跟过去。

这人并非旁人,正是热河都统延杰的幕僚李大年。赶回延杰的身边,延杰问道:“刚刚没看见你,去哪了?”

“大人,有些情况……之后再说。”看了看周围众人,李大年轻声说道。

“噢……好,一会儿说给我听。”延杰一愣,随即看到李大年的表情之后,马上高兴起来,这恐怕是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情。

待来到总督府,众人在前厅稍作,唐绍仪已经安排了酒宴准备给徐总督接风。此刻唐绍仪、段芝贵、朱家宝三人急切的想问问徐世昌这一路上怎么样,但是碍于这么多人在此,也不好多说,只是敷衍的谈论着东三省的风土人情,顺带着也把接手后三省辖内的事情说一说。

众人当中满洲几位官员脸色都不怎么欢喜,尤其是延杰,看徐世昌在正位端坐,觉着有些盛气凌人,看着不喜。

李铭九此时已经退下,六爷吩咐他先去照顾张大河即可,这里事情不多,无事可做也不好。李铭九本打算继续留下给六爷打下手,但是六爷坚持让他回去,李铭九只得离开。来见张大河的时候,正看见王福蹲在门口发呆。李铭九心中疑惑,问道:“怎么了?发什么呆呢?”按理说刚刚搬来,有好多事情要做才是,王福怎么会有这闲工夫发呆,莫非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李铭九的问话把王福吓了一跳,王福赶忙回答没事,急切的道歉,这让李铭九觉着疑惑,知道他心里肯定有事,瞪着眼睛直直的看着他。王福被盯的难受,不住躲闪,正在李铭九准备问他的时候,张大河说道:“怎么回来了?那边没事了?”

“没事了,六爷让我回来,说晚上吃饭之后再过去。”

“嗯。”

“王福这是咋了?”李铭九看着张大河问道。

张大河苦笑,“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从在车上的时候就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我问他他也不说。”

“是嘛。”李铭九将腰刀帽子放回屋里。进来以后这才发现,原来屋子里已经都收拾好了。把东西放下后就准备出去,张大河低声说道:“看他似乎是有意躲着我,你去问问他吧,不过也别逼紧了,他不说也就算了。”

“嗯。”看张大河担忧,李铭九也觉得不好受,想到他身上还有伤,打算一定要让王福开口告诉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李铭九觉着王福应该不会回避的,可能是有什么难处,在面对张大河的时候。刚刚自己可是看见王福已经准备开口说了,至少看他的眼神是又要说的意思。

“大哥放心就是了,我心里有事,我先去了。”说完之后,李铭九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王福什么,伸手抓住他后腰然后反身跃出小院。其实也没走远,就来到墙外不远处的凉亭,李铭九笑道:“这感觉怎么样?这就是轻功。”

“厉害,跟飞一样的感觉。”王福心情放松了些。

“跟飞差远了。”李铭九一阵恍惚,想起当初师父教导自己轻功提纵时候,自己也是跟王福差不多,觉着这就是飞。但是师父展示了一手,那才是跟仙人一样,衣带飘飘,脚下仿佛踏着云雾……当时自己要学,师父说现在教了也是白瞎,待以后到了那个层次,再来传授。问他那个层次,师父说以后你就知道。虽然很想学但是他更知道师父不说自然又不说的道理,一直就乖巧懂事的他自然不会多问,因此,一直到师父离开,也不曾知道师父当时实战的是什么功夫。

“叫你出来,想来你也知道是为什么吧?又是什么要跟我说的么?”李铭九跟王福坐下之后,很直接的问道,他觉着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拐弯抹角的。

“这……”

“没事,你说就是了,大哥跟你年龄差距大些,你跟他说可能觉着不好开口,但是我跟你一般儿大,你直接说给我听就是了。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难处咱们一块儿度过……放心,你是大哥的侄子也就是我侄子了,咱们一家人有什么事情不能说清楚呢?”

“嗯。”王福点点头。起先他也是想把事情跟张大河说一下,可是想到他受伤,最终还是没有说。尽管没说,但是他心里不好受,非常犹豫,非常为难。此时听了李铭九的话,或许正如李铭九所说,两人岁数相差不大,王福觉着亲切一些。把心中想到的事情都说了出来,把使自己纠结难受犹豫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就是跟牛大厨有关,王福想要告诉张大河,自己跟牛大厨走的比较近,曾经牛大厨很照顾他,希望让张大河不要记仇,日后见了牛大厨的时候也不要再跟他动手……李铭九笑了起来,“你担心的这些都是徒劳,大哥跟本就没怨恨牛大厨……不过,我切了他一截手指,想来他会记恨我吧。”

“不会的,不会的……牛大厨人很好,很和善……”王府越说声音越小。李铭九再次笑了起来,他知道王福在想什么,说道:“那就好,等见了面的话,我一定跟他道歉,想来他能接受道歉也就没事了,要不然的话,可能还得打一架……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了,他离开的时候大哥跟他说话,听他的口气,也不像是记仇的人……”李铭九也在安慰王福,毕竟王福是自己人,而且张大河已经不计较牛大厨的事情,所以多说些猜测也没事。

“他人很好,他擅长做……”王福又说了不少牛大厨的事情,李铭九听得也有趣。不知不觉就是半个时辰,李铭九站起身来,说道:“刚刚也跟你说了,你大叔早就不计较牛大厨的事情,所以,现在咱们进去把事情跟他说一下。之前我出来的时候,看他脸色很是担忧。以后你也记住,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就行。可能你觉着越是不开口越是为了我们好,反而更让我们担心,到时候万一再放心不下去背后里调查,误打误撞的事情也是常有,……所以,为了避免误会,最好的方式就是坦诚的说出来。家人就应该坦诚。”

“嗯,我以后记得了小叔。”

“哈哈……”李铭九笑了起来,李铭九年纪还小,还是个孩子,童心未泯,喜欢充大辈儿,听见王福这么叫心里高兴。

两人回去将事情跟张大河说完之后,张大河这才松了一口气,一直以为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了。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9188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军事小说 《义匪三十年》

作者:鲁狂歌
最后更新于:2017年04月1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义匪三十年”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9188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