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唯、吴秀波的“爱情”故事,源自这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

 

一生太短,短到还不够再爱一阵子……...

点击

朱晓墨

查看以往文章


《读库》的创办者老六说过一件哭笑不得的事:他的一位朋友在英国,某一天逛了伦敦的书店一条街——查令十字街,于是就为他买了一本期待已久的书《查令十字街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然后寄往北京,还兴冲冲地先用数码相机将书拍了照mail过去,让他提前“预热”一下。结果,不幸的很。这本书在大英帝国的邮政系统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那位英国朋友的手中。原因是:朋友将收件人与寄件人的位置写反了!

老六说:“其实以我的英文修养,肯定是啃不动原版书的。但是对于这本书,还是希望能保留一本原版,因为它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

这也就是最近,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2》里面一直贯穿全片的线索书籍——《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小长假,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搜1986年由这本书改编的电影《迷阵血影》。
这里

请忽略这部电影

被翻译成中文版后

那耸人听闻的名字


为你读书
由于推送文章无法快进&快退

so……您可下载APP【荔枝fm】搜索订阅【我们读书吧】

点播&下载&转发&评论&吐槽

欢迎你,和美好的一切


这位100岁的作家

人生最重要的作品不足100页


穷困的女作家海伦受不了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便按照《书评周刊》上的地址,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书店(后来被海伦派去伦敦侦察的好友形容成一家“狄更斯时代的书店”)写了一封信,求购一些绝版图书。那一天、也就是第一封信是发生在1949年10月5日。

很快,回信和她要的书就来了。温暖的相知,借助娓娓道来的书信,很块就俘获了远隔重洋的海伦和弗兰克。

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英国百废待兴,物资实行配给制。海伦就从美国给书店的店员们寄来火腿、鸡蛋和香肠,让他们吃到很久没有见过的“完整而大块”的肉。而弗兰克并不是不知感恩的人,他开始在英国各地奔波,出入豪宅,为存货不多的书店添置新品,踏破铁鞋,为海伦寻觅难得一见的珍本。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书信成为他们平静流淌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
海伦不是没想过去伦敦看看书店看看弗兰克。可等她终于有了自己的积蓄,而英女王的登基又使得赴英的费用打了折。眼看可以成行,但她的牙齿又逼着她留在了纽约。她只好给弗兰克写信:“我陪着我的牙,而牙医却在渡蜜月,他的结婚费用是我出的……”

弗兰克只好为她和刚刚登基的伊莉莎白女王祝福。

书照买,信照写。

到了这一天,海伦的信三个月后才接到回音,她被告知:弗兰克于1968年12月22日病逝。

海伦马上赶到伦敦的查令十字街84号。走进即将被拆迁的马克书店时,距离她第一次给这里写信,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来说说海伦和弗兰克之间的事儿吧!

海伦的爱人死于二战,她终身未嫁。弗兰克则有妻子和两个女儿。一大两小、三个女人会收到海伦寄自美国的尼龙袜,弗兰克的太太也和海伦雅谑几句:“弗兰克给你的照片够难看的,但他狡辩说本人比照片帅多了,我们就让他臭美去吧。”

一切看来都那么正常,正常到两人相识二十年却吝悭一见,正常到两人通信数百封而未涉一个“爱”字。但是,弗兰克死后,他的太太写信给海伦说:“不怕你见笑,有时候我还会嫉妒你。”

独身的海伦是自由的,而弗兰克眼前连这团自由的空气也没有。他只能努力让自己正常地度过二十年的光阴,只是在某一刻,他会注意到书店中驻足的一个女子,大概就是他想象中海伦的模样。

弗兰克死后,海伦来到查令十字街84号,站立的地方,正是他深情凝视的所在。 经过了二十年岁月的打磨,他们的眼神都那么一致。




这是他们的第一封信……

1949年的一天,与世隔绝、嗜书成命的美国作家海莲在报上看到伦敦一家书店的广告,从纽约千里来函,索买她在昂贵、世俗的纽约已经无计可施、全然变味、遍寻不得的旧书。事实上,以海莲的穷困,也只买得起旧书。
《哈兹里特散文选》:威廉·哈兹里特是英国公认的散文大家。

《致少女少年》:这本书是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在1881年出版的散文集,是他婚后从美国回到苏格兰后,相继问世的一系列书籍中的第一本。
这里提到的“罗马对话录”和“希腊对话录”都来自沃尔特·萨维奇·兰多的《传记全集》中。兰多是英国作家,脾气火爆(仗义执言)朋友众多。他的很多书都是以拉丁文写的。最重要的作品《假想对话录》假借古代人两两对谈,讨论各种话题,以古喻今。
《简明牛津词典》(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世界公认的权威英语工具书,也是牛津词典系列中,发行量最高的书。

《莎士比亚传》作者塞缪尔·约翰逊,他的父亲是位书商。约翰逊稳居英国300 年间最受欢迎的文人宝座之首,从未动摇。
这是最后一封信……

“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这本小书,完全无关乎颜如玉,更无关乎黄金屋,我们只是在这个爱书成痴的女子身上,看见自己为书或静、或思、或狂的影子。我们也如这个女子一样明白,书是我们朝夕相处的灵魂伙伴,我们藉由它联通万古岁月,联通整个世界。
阅读无处不在


加入“读书打卡群”|每日一起读书





为了更宽广的人生

为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为了今天努力并比昨天好一点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阅读与改变
一切很好时
朱晓墨

微信:zhuxiaomo720

微博:朱晓墨Book


    关注 朱晓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