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清洁“蜘蛛人”

 

《清洁“蜘蛛人”》是《所以·生活大爆炸》第010期。...


2016年4月14日,北京,
“蜘蛛人”在清洁写字楼。
每年劳动节前后,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高处悬挂作业”是个特殊工种,
更是一个高危工种。
工作绳具和安全绳是他们的生命线,
他们也是城市高空的一道风景线。
清洁“蜘蛛人”是所以·生活大爆炸第010期。
一个个慢镜头,记录身边的一种种过程。
没有太多跌宕起伏,
生活更多是在缓缓地走。
遇见久别重逢的感动,不能不留存,
所以给你呈现你的生活大爆炸。
所以·生活大爆炸系列
两会记者会现场
2016年3月10日,北京,梅地亚多功能厅。全国两会期间,这里开了18场记者会。其中人大记者会15场,政协记者会3场。画面里,全国人大官员在回答问题,一名出镜记者在练习台词,一名摄影记者扛着器材走了过去。
高铁钢轨体检
2016年2月27日,廊坊,凌晨一点,线路工孙蕊在给一段高铁钢轨“体检”。每段承轨台间隔0.65米。他推着安伯格,每0.65米停留一次,用近10秒的时间记录检测数据。这种检测数据,精确到毫米。
第一次航拍
2016年2月13日,带着无人机,在昌平首飞。空荡荡的母校,拍下了图书馆、校训和操场。风很大,就没敢往大坝上飞。比想象中好操控,就是视场控制得多练。这个不完美的首降,有点小心疼。
隧道的打冰人
2016年2月4日,八达岭隧道,57岁的陆辉在打冰。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是铁路隧道打冰季。陆辉早上8点半上岗,上1天班后歇2天。打冰没多久,陆辉的工作鞋就湿透了。工作37年,陆辉只有两个除夕是在家里过的。“一次是刚工作那年,还有一次是2011年吧。”
老家的炭火盆
2016年1月28日,在老家送别奶奶。灵堂里,守夜的家人围坐取暖。在南方农村,人们用炭火盆取暖。在城市里,人们用空调和电暖器取暖。火星不断冒出,像一个个生命的绽放。这一周,奶奶走了,享年88岁。
3603次临客发车
2016年1月24日,北京站,3603次临客发车。它从北京开往重庆,满载1494人。车上都是坐席,硬座票价109元。如果准点,将行驶28小时42分。发车时,北京站-17℃,车窗都是冰霜。2016春运从1月24日开始,共40天。
基诺山寨的飞鸟
2016年1月8日,云南,基诺山寨的飞鸟。1979年,基诺族确认为中国第56个民族。基诺的意思是“舅舅的后代”,基诺山旧名攸乐山,盛产普洱茶。没有舅舅的,找棵普洱茶古树认干舅舅。这里有语言,没有文字。在46个山寨里,有23000名基诺族人。
舌尖上的刘大妈
2016年1月3日,北京,老妈在炒花生。新年的第三天,北京是个雾霾天。这个元旦假期,老爸老妈在家待了三天。“炒花生不能放橄榄油,其他都行。炒到花生在锅里噼里啪啦响,就差不多可以出锅了。”非著名厨子刘大妈说。
地铁车厢里的《哈利·波特》
2016年1月1日,北京,地铁1号线车厢,一个戴口罩的男孩在读《哈利·波特》。新年的第一天,北京是个雾霾天,男孩和他母亲都戴着口罩。在一车厢的手机低头族中,男孩翻书的时候吸引了我,所以拍下来留存。


    关注 所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