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里徜徉的幸福阿昌

 

阿昌族作为古老的原住世居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有民族文化原生态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歌舞节目。火树银花不夜天,阿昌人民舞翩跹,在欢快的舞蹈中,户撒人憧憬着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传统文化里徜徉的幸福阿昌

     阳春三月,冬去春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应邀飞到腾冲驼峰机场,又一次来到中国西南边疆滇西中缅边境地区的梁河县南甸坝。五月八日则飞越滇西大江大河名山大川到达芒市机场,来到中缅边陲群山四围中的美丽昌乡——陇川县户撒坝。



户撒坝,纵贯长26.5公里,宽9.5公里,一望无际的田垄风景簇拥着座座佛塔,粉团花蔷薇花,正开满乡村篱笆栅栏墙头。在初春的户撒,因大面积种植油菜花,而鸢翔花香长空,蝶舞花海村落。初夏绿色烟叶,一垄垄,油蓝荦荦。盛夏时节,则瓜果满园,绿肥红瘦。丰腴的秋天,则秋高气爽,谷花飘香,稻浪迷人,遍地金黄。近年来,户撒昌乡成功举办自行车,摩托车,越野车环乡比赛,名气大振,名节远播,乡村驴友,农家乐旅游业,方兴未艾,城乡游客越来越多。大小长假,则吸引来自昆明、四川、重庆、贵州周边大城市的自驾车,和远方的一群群养蜂人,追随着阿昌人耕作出的风景。




阿昌族作为古老的原住世居民族,有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居住环境位于中缅边境,山清林秀,流水潺潺,无论是梁河县阿昌族还是云龙县阿昌族都喜欢在半山半坝。尤其是陇川县户撒坝,弯弯的户撒河穿过山峦绕向一片宽阔的平坝,那就是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所在地。户撒或金黄的油菜或油绿的烟叶,飘香的稻花和静谧的田园,被称做“佛祖的花园”、“阿昌刀的故乡”。户撒坝四周群山环列,森林茂密。坝子边缘还有大片草甸,适宜放牧,是一个民族发展生息的好地方。放眼望去呈现出一派宁静清幽祥和的景象。











中国阿昌族作为56个兄弟民族之一,是全国人口十万人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之一,是云南省15个世居土著民族之一。我国阿昌族人口仅有3万8千余人,主要分布在国内滇西的云南省德宏州梁河、陇川和潞西等县市,部分散布在保山市的腾冲、龙陵县,大理州的云龙县。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的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是阿昌族人口的聚居区。阿昌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阿昌族称迈达族,人口约4万多,主要分布在缅甸克钦邦的密支那及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印度北方山区的中印边境地区也有部分阿昌族聚集,人数不详。


同根同源,同为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梁河、陇川两县节日内容,大同小异,又各有特色。5月8日,在户撒乡举行的陇川县阿露窝罗节,除举行传统的歌舞表演外,户撒刀具评选展示活动,和过手米线评选活动,将节日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3月19日上午,梁河县阿昌族学会在县城遮岛召开了高规格的“幸福阿昌,烟草同行”的扶贫研讨会,来自昆明、保山、芒市、腾冲等,省、州、县、乡、村各级阿昌族扶贫攻坚战线的阿昌族专家、学者与县委、县政府、省烟草专卖局驻乡村扶贫工作队,基层干部,献言献策,共商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脱贫致富,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经济的百年大计。3月20日,在梁河县阿露窝罗文化中心广场举行的梁河县阿露窝罗节,则主打民族传统文化牌,将阿昌族的古老史诗和传统山歌,全面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当天的节日现场,人山人海,呈现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节日广场中心搭建的祭祀神台上,由“活袍”念诵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祭奠神灵。然后,两对阿昌族金色狮子,活灵活现,耍狮子舞,念四句,祝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梁河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推出了特色鲜明的原生态节目,作为酬宾开幕式大型演出。《阿昌欢歌》、《我们是阿昌》、《阿昌姑娘爱戴花》、《阿昌族窝罗歌》、《今天好时光》等经典歌曲。阿昌族歌手张月,应邀演唱原创新歌《蹬窝罗》。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集中进行群体性“蹬窝罗”大联欢,把阿露窝罗节推向节日高潮。下午,节日现场,依然是欢乐的海洋,全县各乡镇代表团、友邻县市祝贺团,轮番登场,联袂演出一台原创的乡村节目《和谐梁河,魅力昌乡》。色彩斑斓,爽心悦目。陇川、梁河两县,今年阿露窝罗节的重要主题,自然而然加入了歌颂“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主题,感谢上级党委政府与省烟草公司等帮扶单位前来阿昌山寨对口帮扶,宣传禁毒防艾,歌颂勤劳致富,贯彻弘扬文化自信与自觉精神。在梁河县的节日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年轻人对山歌。19日,晚上,华灯初上,在广场上,阿昌族山歌比赛在欢歌笑语声中激烈举行。整个山歌场,强手如林,妙语连珠,巧语花言,高潮迭起。最后,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丙盖村阿昌族女山歌手赵兴仙,男山歌手曹连赞等率领代表队过关斩将,荣获阿昌族山歌比赛冠军。台上比赛结束,台下阿昌族男女青年,欢歌起舞,大跳窝罗。深夜了,阿昌族青年男女,围着篝火,激情对唱,斗智斗勇,欢乐祥和。







阿昌族山歌,内容丰富,生动,精彩,动人心弦。山歌内容涉及赞颂美德、谈情说爱、历史传说、天文地理,和“破花名”(也是叫“猜花名”)。当地有俗话说“阿昌生得犟,不哭叫要唱”,这是对阿昌族人民喜爱民歌的民族性格的准确写照。阿昌族民歌借鉴了汉族、傣族和其他民族优秀的民歌表现手法,博取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阿昌族有本民族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也有专家主张划归缅语支或单列阿昌语支。阿昌语分梁河方言、陇川方言和潞西方言。一般都通汉语和傣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字和傣文字。据可考证的史料表明,他们在云南德宏的历史已达两千多年。在漫长的迁徙和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历史中,阿昌族顽强的保留了自己的语言,他们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阿昌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却有着丰富灿烂的口承文学,其体裁包括各种神话传说和包罗万象的民间故事,耐人寻味的民歌。壮美的长篇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在全国具有影响和极高的学术价值,是阿昌族人的骄傲。史诗讲述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人类及其各种生物的由来,涵括了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和人祖英雄神话,被誉为中国西南游牧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阿昌族称它为“阿公阿祖的历史之路”。

阿昌族聚居区,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大支脉,澜沧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相互切割、相互交错形成的冲积地带。因此,阿昌族聚居区山脉河流相间,山峦盆地交错,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在连绵起伏的丘陵河谷地带与崇山峻岭之间,蕴藏着茂盛的物产资源。在纵贯南北的山梁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栖息着锦鸡、孔雀、麂子、马鹿等奇珍异兽。在湿热地带,还有鹿茸、麝香、熊胆等名贵药材。



阿昌族地区受印度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400毫升左右,分干、湿两季,年平均气温为18度上下,加之河谷平坝,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产量很高。阿昌族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烟草、花生、油菜、核桃、板栗、桐油果等。阿昌族有400多年的种植烟草的历史。户撒阿昌族地区的烟叶,历经400年种植历史的风霜历练,加工成精细烟丝后,色泽金黄,质地丰厚而松软,味道芳香醇美,享有盛名,阿昌族“户撒烟丝”,与当地有名的“缅箐烟丝”相媲美,深受境内外边民的欢迎。

水稻是阿昌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阿昌族有悠久的种稻历史,也颇具丰富的耕作传统,技艺经验,并在长期的稻作耕作实践中,梁河阿昌族培养出了许多优良品种“豪安公”、“靠母累”、“靠母稀”,被被当地各民族誉为“水稻之王”。

2006年5月国务院将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咪麻》(与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彝族长诗《阿诗玛》一起,)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阿昌族舞蹈蹬窝罗、阿昌族民歌、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贺姐村传统文化保护区等三个项目,分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重大的全民族性的传统节日,是阿昌族先民在长期征战、狩猎、农耕和手工劳作活动中形成的。节日的活动以祭祀、歌舞为主,内容涵盖阿昌族的历史、宗教、祭祀、文学、音乐、舞蹈、体育、服饰、风俗、礼仪等方方面面。 

阿昌族有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能歌善舞。热情好客。阿昌族的乐器主要有竹琴、洞箫、葫芦箫、三月箫、铜口弦、三弦、象脚鼓、铓锣等。葫芦箫和三月箫不仅是阿昌族人民心爱的传统乐器,还是男女青年传情示爱的媒介。

阿昌族来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古代矫健骠悍的氐羌部落。在漫长的历史中,征战不断,屡次失败和不断迁徙,始终伴随着阿昌族的先民。我们能够考证的是,当时的阿昌族先民部族人数众多,作为强悍的氐羌部落的一部分,他们在古代从西北甘青高原上的游牧聚居区一路南下的过程中始终雄风浩荡。所经之地,不断与当地部族融合发展。中国南方的很多民族都源自古代氐羌部落,阿昌族只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历史古老悠久的民族,阿昌族与我国古代西北的游牧民族“氐羌”有族属渊源关系。

秦汉时期,西北甘肃、青海一带的“氐羌”人向南迁移,进入云贵高原。这些阿昌族先民,随着历史的演变,分化为许多部落,阿昌族与景颇族载瓦支系的先民是其中一个部落;这个部落与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先民有共同的族缘关系。分布在滇西广阔的澜沧江、怒江上游以西,伊洛瓦底江上游及今缅甸克钦邦祁鲜山以东的辽阔地域。在唐朝的汉文文献中,他们被称为“寻传蛮”。唐朝时期,阿昌族先民广泛定居于澜沧江上游的云龙、兰坪、泸水一带,结束游牧生活,进入农耕经济时代。这一区域史称“古浪峨地”,居住在这里的阿昌族先民被称为“浪人”。云龙为中心的“古浪峨地”是阿昌族先民的古发祥地。

宋元时期阿昌族社会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不仅从游牧经济过渡到农耕经济,而且完成了锄耕到犁耕的转变。种植稻作,挖掘井盐及贩运。公元六、七世纪,云龙阿昌族部落酋长早慨,势力逐渐强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清《云龙记往》载“慨传十余世,其地愈拓,其民愈众,金齿(今保山)、僰国(今洱海)皆通商”。元代开始称阿昌族群为“萼昌”、“莪昌”、“峨昌”、“娥昌”、“俄昌”、“蛾昌”、“阿昌”。这是阿昌族最早见于汉文文献历史的开始。阿昌人自称“蒙撒”、“掸撒”、“汉撒”、“哈常”、“倡族”。他称“蒙撒掸”。

公元十世纪以后,特别是明初沐英平云南,王骥三征麓川时,内地大量汉族、白族迁居至阿昌族聚居的云龙一带,长期杂居,自然融合,与景颇族、汉族、傣族、白族、彝族等关系密切。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现在阿昌族的分布格局。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不断吸收接受汉族、白族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与先进技术,促进了阿昌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阿昌族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号称“能工巧匠”,善于制作银器,尤其擅长刀具的锻制打造,而闻名于世。有600多年的打刀历史,最著名的户撒刀“柔可绕指,剁铁如泥”,且种类很多,长刀、腰刀、背刀、花钢刀等。好刀要有好的刀鞘、刀柄陪衬。阿昌户撒刀的刀壳和刀柄多用珍贵的木质、银壳、铜皮,镂刻成各种浮雕图案和花纹,华丽美观。有专门技师负责制作。户撒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其先民在唐代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要领。阿昌族擅长冶炼和打铁技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阿昌族的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八世纪,他们就制作弓弩箭矛和竹制头盔。专家考察说,在古浪峨时代的云龙时期,一部分阿昌族就擅长冶炼和打铁。

明清以来,户撒的铁器手工业最具特色。明朝“三征麓川”时,沐英率明大军平定云南,明大将王骥、沐昂,在户撒大兴土木,建沐氏勋庄,金戈铁马,屯兵戍边。明代军队屯戍陇川县户撒后,明兵将士先进的兵器制造技术流传到民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融合于阿昌族中,被阿昌族继承下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项技术。用于生产砍刀、长刀、矛头、镰刀、斧头、锄、犁、耙齿、钉耙、剪刀、马掌、锅铲、铁铲、勺及凿子、锤、破楔、錾子、铁犁头、铁耙齿等生产生活用具。阿昌族人吸收了汉族的兵器制造技术,形成独特的户撒刀锻制工艺,户撒刀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艺最为突出,通过热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如史所称的“柔可绕指,吹发即断,刚可削铁”的程度。

阿昌族长刀炼制精纯,具有锋利、坚韧、耐用的特点,素有“柔可缠指,削铁如泥”的美称,有的技师还在刀上刻制十二生肖图,灌注黄白铜,它往往又是精美的艺术品,有些刀还用白银包柄和刀鞘,青壮年挂上它可增添英姿威武之感。因此,在边疆,不论景颇、傣、德昂、傈僳、阿昌乃至居住山区的汉族青年,都会购置一把精制的阿昌刀,外出时随身佩带。户撒刀品种繁多,功能多样,现已发展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性工艺品三大类一百二十多种。除服务周边民族和邻近地区及远销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外,还出口东南亚地区,缅甸、泰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为守疆固邦和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们还不知道阿昌族人民远在发祥地云龙定居的时期,就以擅长打铁而著称于世。漕涧铁厂乡的阿昌族就有世世代代从事打铁的悠久历史。据说同治年间回民起义领袖李大翼在澜沧江上修飞龙桥时,所打制的铁索每环重15斤,都由漕涧阿昌族铁匠所打制,怒江和片马一带阿昌族中凡是能铸造犁头的匠人,被认为是有“法术”的人,连土司对他也要敬畏三分,因此,兵款、门户款也免予征收。

曹歌采访民间艺人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主要集中在户撒乡的潘乐、户早、隆光、项姐、明社、芒炳6个村。各个技师在自己的产品上打着印记,刻有商标,这是技术和信誉的象征,他人不得冒充,冒牌者都要遭到谴责,甚至会被告发。户撒手工业历史悠久,从业人员多,海南寨90%的男劳动力都从事铁器生产,但多是家庭作坊,由有技术的父亲和儿子组成,或由师傅招收两三个徒弟,或由师傅聘用几个助手组成,基本上是三四个人开一盘炉子,而且,是农忙务农,农闲生产铁器,或挑上打铁工具走村串寨服务,有的也到缅甸北部一些村寨服务。梁河地区就不一样,这里阿昌族中也有铁匠多数是几个村寨才有一户,主要是为周围人家修理或来料加工农具,有时也生产些铁锄、刀、三角架、火钳等到市场上出售,但活动范围狭窄。过去钢材稀少,主要用毛铁打刀、斧和生产工具,仅在关键部位夹钢,这要求有较高的技术,首要的是使用钢走匀,走不匀或夹灰就成次品或废品。
(图片来源:网络)
户撒刀锻造工艺,明末清初走向成熟,民国年间生产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快速。国家特殊扶持阿昌族户撒刀优质钢材、优质白银和红铜,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直作为民族手工艺品流通,并誉满海内外。1987年国家轻工部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全国少数民族用品轻工品优质产品评选会,经国务院和国家民委审查批准,户撒刀获得国家级“全国少数民族用品轻工品优质产品奖”的称号。可上世纪80年代末,户撒刀被列为管制刀具,此后的十几年,户撒刀虽然声名远播,但因属于管制刀具的管控范围,销售流通处于萎缩状态。2006年,户撒刀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户撒刀打刀工匠们和阿昌族有识之士急切盼望,国家从政策法规上给户撒刀正名,剔除其“管制刀具”、“凶器”之名,为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进一步传承提供宽松的环境。声名远播的户撒刀,年总产值不过500万元左右,究其原因,政策法规的和自身缺乏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包装原始、老套,最大的问题是其户撒刀打刀工匠人才匮乏。外来文化和社会经济转型的压力下,户撒刀制作的传统技艺和设备有被现代机械及原材料替代之势,销售渠道不畅,加上打刀工匠老艺人年事已长,后继乏人,这个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阿昌族户撒刀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和保护。
曹歌与刀王项老赛合影
 值得庆幸的是,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努力,2006年始连续举办四届的户撒刀具评比大赛,推出了一批户撒刀传统手工技艺高手和专业经营户。户撒刀具评比大赛第一名获得者,自然而然地被群众称为“刀王”。前四届比赛推出了老中青三代四个“刀王”。继第一代“刀王”项老赛(48岁)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户撒刀传统手工技艺高手李德永(71岁)、张连沛(89岁)、娄宗培(58岁),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们期望,希望不久的将来,游客在当地购置的户撒工艺刀,不管大小长短,与户撒刀的美名一样,声名远播。


阿昌族日食三餐,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阿昌族著名的民族餐饮——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独特的风味餐饮。阿昌族的村寨沿坝子东西两边山麓分布,各村寨间有石板路连接,街道整洁,如逢赶摆日,只听见街道两旁,无数把薄刀在砧板上剁肉,发出笃笃笃的响声,许多摊贩正在制作阿昌族有名的风味食品——火烧生猪肉米线,也称“过手米线”。男女老少熙熙攘攘争相赶集,在当地不少人赶集主要是为了品尝一碗火烧生猪肉米线。


阿昌族“过手米线”,各摊档的调料,不尽相同,但大家选料都很注意,一般是新鲜火烧猪肉,经过剁细舂茸,然后用酸水拌熟,再加上碎花生米、猪肝、猪脑、粉肠、口条、尾巴、耳朵,以及各种调料,如芝麻、大蒜、辣椒、芫荽、豆粉、酸水,最后拌上柔软滑润的米线。吃时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由此而得名“过手米线”。倘若有野味制成的拌料,那味道则更是鲜美了。这种小吃酸辣可口,味道鲜美,别具风味。阿昌族还编出山歌唱道:“户撒好,户撒好,户撒‘过手’忘不了,吃了‘过手’想‘过手’,‘过手’味道实在好”。中外客商、外地旅游者,附近其他民族过往的行人,到户撒地区都要品尝这美味食品,流连忘返。目前阿昌族过手米线,已经逐步开发,走入市场。在陇川乡村、县城,德宏州府,乃至省城昆明,都有阿昌人家开办的阿昌族民族餐饮——过手米线店。过手米线是阿昌族最喜欢的食品。此外,阿昌族还喜欢吃饵丝。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粑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除炖、烩、炒、腌外,更多的是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线。
(图片来源:网络)
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最具特色。腌制的咸菜、卤腐、豆豉常年必备,每餐不少。

阿昌族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据《景泰云南图经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生活在大理洱海区域的阿昌族先民,就“种秫为酒,歌舞而饮”。酒是常年不断的饮料,妇女常饮用糯米制作的甜酒,有浓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饮白酒。现在大多数阿昌族都继承传统采用蒸馏法制作烧酒,藏之于酒瓮,供节日和平时待客饮用。

我们都分别参加了梁河县,陇川县阿露窝罗节,大家在节日的欢乐里,心潮起伏,激情澎湃。不知道过节激动之后,有些什么思考,我这个过节日记,对此有一些记录。请你们多提意见。这就是这个《在传统文化里倘佯的幸福阿昌》的写作初衷。
(图片来源:网络)
阿昌族传统节日里,也是我们全国各地阿昌族人民,走亲串戚,交流思想,增加感情的的好时机。我在户撒,在开幕式入场排队候场时候,与梁河县赵家德、梁照佩、李仲臣、赵家富、赵欣、梁愿昌等领导在开幕式之前的候场时间里,合影留念,热烈交换过扶贫阿昌的中肯意见,专门讲了目前正在阿昌族扶贫攻坚,旧房改造工作中,那个两千多元钱的花腰带装饰图案,与节日标志图案设计哪些内容上墙的问题。在开幕式后午宴、晚宴上,又与省烟草专卖局扶贫工作队驻陇川县副总队长,与陇川县学会领导许本学、雷天四、钟兴旺、康绍洪,们发忠、梁跃昌,户撒乡政府乡长张晓明,乡党委宋书记,都说过扶贫中,一定要尊重阿昌历史文化传统。尊重历史,注重传统 ,让我们在弘扬,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繁荣传统民族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上,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曹歌/文  曹保相/图)




阿昌文化传承正逢春

云南的孔雀之乡,“佛祖的花园”——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五月八日,迎来了阿昌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庆典活动丰富多彩,盛况空前。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阿昌族文化交流、交融、传承、弘扬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它集中体现了阿昌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促进阿昌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和谐,跨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原来梁河、潞西、腾冲、龙陵、云龙等阿昌族地区过“窝罗节”,陇川县的户撒、腊撒地区过“阿露节”。德宏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正式将两个节日统一为“阿露窝罗节”,并将节日的庆典活动定在每年3月20日左右。从此,“阿露窝罗节”,成了阿昌族的法定节日,并赋予其缅怀创世祖恩情、巩固民族团结、欢庆丰收、祝福美好生活等新的含义。



(曹歌  摄)

陇川县户撒阿昌族阿露窝罗节日,这天清晨,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中国三个阿昌族乡之一的户撒乡乡政府旁的阿露窝罗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陇川县2016年阿露窝罗节”开幕 式。德宏州委常委、德宏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孔勒干,德宏州人大主任余麻约,副主任孙春兰,老领导赵家培,龚运麟,雷翁团,陇川县四套班子的领导、德宏州各地祝贺团,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近万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杨世庄副州长等领导,为传统吉祥物青龙白象挂红。期盼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给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各族人民带来幸福和吉祥。陇川县委书记李林山致欢迎词,对各级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过去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陇川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建设“中缅陆水联运前沿港”、“云南糖业第一强县”和“生态陇川绿色家园”三大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务实”的工作理念,坚持“产业立县、项目支撑、科教优先、和谐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大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阿昌族力度,从陇川实际出发,依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并在产业发展中突出重点,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优势产业中,咬住重点不放松。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里,陇川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在这里欢庆阿露窝罗节,弘扬阿昌文化,歌唱美好新生活,同时,激励全县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当余麻约宣布阿露窝罗节开幕时,象脚鼓和芒锣声响彻云霄。开幕式上,德宏州景颇歌舞团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阿昌族歌手张月等文艺工作者,表演了帮扶阿昌族脱贫致富的舞台小戏,演唱了《阿昌欢歌》、《神奇美丽的户撒坝》,不仅用歌舞的形式,充分形象地展示了户撒的阿昌刀和过手米线制作过程,而且还包含阿昌山歌、佛祖的花园、户撒烟丝等户撒元素,让节目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现场观众大开眼界,反映热烈。在开幕式精彩的阿昌族歌舞表演后,阿昌族男女老少举着青龙白象,蹬着“窝罗”举行祭祀狂欢活动。“蹬窝罗”是所有人跟着音乐节奏,按一定步伐翩翩起舞。这种舞蹈要求舞者的脚步一定要“蹬出去”。一时间,广场上的人们沸腾了,所有人都放开情怀尽情狂欢,跟着阿昌族村民跳起了“蹬窝罗”。浩荡的队伍中不但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连维持秩序的警察也情不自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欢乐的人群,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共享节日的快乐。





下午,户撒刀具展示活动和阿昌族过手米线评选活动,把节日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源自户撒,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的过手米线比赛开始了。评委们用筷子夹一撮米线,放在另一只手的四个指头上,然后将美味的佐料加在米线上,放入口中,惬意的神情出现在众人脸上。曾经户撒刀王的评选更是吸引眼球,各位未来的“刀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举着自己精心打铸的刀具在评委和观众面前一一展示。记者在展示现场见到往届刀王项老赛,问他是否也来参加展示?刀王说,把机会留给儿子。刀王的二个儿子项长福,项长安,果然不负众望,所打的刀锋利无比,只见他举刀轻轻一扬,一叠25块毛巾瞬间分为两截,一刀砍下,一节10号的钢筋,顿时一分为二。现场欢声雷动,为他削铁如泥的宝刀喝彩。   





(曹歌  摄)
入夜,夜暮下的户撒散发出它迷人的光彩,户撒乡各村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队与来自相邻县市祝贺团的各族代表、各显神通,尽情表演着他们自编自排,原汁原味,阿昌族民族文化原生态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歌舞节目。火树银花不夜天,阿昌人民舞翩跹,在欢快的舞蹈中,户撒人憧憬着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

(曹歌/文  曹保相/图)




宝刀出户撒

     

(图片来源:网络)
   在祖国西南部的滇西地区镶嵌着一颗璀粲夺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陇川县户撒乡,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疆中缅边境地区的一颗美丽的蓝宝石。斯如其名,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便流传于陇川县西北部号称“佛祖的花园”的户撒乡。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陇川县户撒乡是中国三个阿昌族乡之一而得名。因此,户撒乡也是远近闻名的“宝刀之乡”。


陇川阿昌族学会会长许本学,户撒阿昌族乡人民政府乡长张晓明,向记者介绍说,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明将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给了阿昌族。公元1441年至1449年间,供战争需求的兵器制造技术,在户撒流传开了,使这里成了“兵工厂”。阿昌族学习创新了兵器制造技术,并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户撒刀及其他铁制锻制工艺。自此,600多年来,这一独特的锻造工艺技术就一直传承延续下来。传统上,户撒乡大多是一个村寨专门打制一种铁器,如海喃寨专门制作犁头,下曼东寨专门制小尖刀,蛮旦、新寨等专门打制大长刀,芒来寨善作锯齿、镰刀,而户撒芒东寨则多打锄头,户拉寨制刀鞘,来福寨打制砍刀等等。直至今天,这些村寨的打铁专长和品种仍然在延续着。每天清晨六七点钟,户撒乡各个村寨便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远道而来的游客听来,仿佛奏响的是一支支古老的晨曲。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户撒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户撒乡的项老赛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户撒刀之所以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且经久耐用,一是选料讲究,二是淬火技术掌握得好,有一套不为人知的技术秘密,三是刮磨装饰漂亮美观。他们打的刀,在刀刃上放一根头发,用嘴一吹,头发即断为两节。用丝绸或毛巾之类的物体向上抛起,迅速抽出利刀可把正在往下落的毛巾斩为两段。刀具神奇的锋利,记者原来只是在武侠小说中看到所谓“吹气断发”的夸张描写,想不到在的“陇川县2016年阿露窝罗节” 户撒刀具比赛上亲眼目睹,无半点的夸张。


记者在陇川户撒乡参加完陇川阿露窝罗节,回昆途中顺路再一次采访了传说中的刀王项老赛。面对我们,刀王项老赛,还很孩子气地说自己很郁闷,因为儿子的力气不如他,所以,上次第四届刀具比赛时候,钢筋放在那里,儿子一刀下去,基本砍断了只粘连着一点,而比赛失利。在记者眼里,一刀能砍断如此粗的钢筋,且刀刃不卷不缺,已经算得上是传奇了。由于户撒刀名声大震,许多刀匠已经开始在原有的技术上改进创新,尤其是在刀的外观造型上。以往户撒刀,以其实用性闻名,外观往往简单朴实。现在,越来越注重观赏、注重收藏。过去,阿昌刀是作为一种原始的劳动工具使用,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功能日益弱化,而观赏收藏的价值,则日益凸显,因而要求在外观的装饰上,更精致,更华美。现在的阿昌刀,锋利依然,但装饰华丽,更具观赏性。再说,现在销售方式,也多元化了,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将户撒刀便捷地提供给全国各地的刀剑收藏爱好者。在采访闲隙,记者坐在项老赛的电脑前,亲见五十多岁的项老赛,在网上卖出了两把价格不菲的宝刀。(曹歌 李倩云/文  曹保相/图)







编审:曹保相


阿昌山寨微信公众平台扫一扫以下二维码,领略阿昌风情,关注民族文化。
欢迎登录http://www.acszw.com/,了解更多阿昌族文化资讯。


    关注 阿昌山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