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汇集了机电一体化、环境感知、电子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科技,随着这些技术的融合、发展与突破...



无人驾驶汽车汇集了机电一体化、环境感知、电子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科技,随着这些技术的融合、发展与突破,汽车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将越来越智能、贴心。近日,两辆长安睿骋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前往2000公里外的北京,这标志着中国首个长距离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超级测试正式启动。

2016年4月12日上午,两辆长安睿骋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前往2000公里外的北京,这标志着中国首个长距离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超级测试正式启动。2016年4月13日,长安无人驾驶车迎来了整个路测过程中最难的路段挑战——从陕西安康到西安的200公里行驶。从上午9点出发,到下午2点30分,历经5个多小时的挑战,长安无人驾驶车顺利抵达行程的第二站西安。



据了解,在此次测试中,长安无人驾驶车将通过前视摄像头、前视雷达、激光雷达及诸多智能尖端科技,实现停走型自适应巡航、沿单车道自动驾驶、高速公路交通拥堵辅助,还可以在驾驶员提出请求或确认后主动更换车道,实现超车换道。同时,在无人驾驶车辆高速巡航过程中,可实现主动识别高速路旁限速标志和解除限速标志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无人驾驶车能独立完成大部分高速路况、城市综合路况的驾驶工作,但在过匝道、过收费站或进站加油、进服务区等情况下,还是需要依靠人工操作。

01

连续弯道难不倒无人驾驶车



虽然高速路版无人驾驶车最高时速设置在每小时150公里,但在此次测试中,辅助驾驶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将最高车速控制在120公里内。但面对连续弯道和隧道,无人驾驶车的行驶速度从一开始的90公里降低到了75公里,以确保行车安全。

连续弯道是陕西柞水到西安这段200公里道路上出现最多的路况之一,经过连续弯道时,只要行车线明显,无人驾驶车的自动过弯能力没有遇到困难。但和我们驾车时一盘子打到转弯半径不同,无人驾驶车自动转弯时,方向盘像是走小碎步一样,一点点地根据弯道进行修正,最终完成过弯。因此,连续不停变换方向的弯道时,无人驾驶车的车速慢过人工驾驶车辆。

02

光线变化无人驾驶车会提醒



进入隧道时,光线会突然变暗,离开隧道时,光线会逐渐增强,陕西柞水到西安路段有不少不到200米的小隧道,对无人驾驶车的视觉还是带来了一定影响。

在整个行驶的一个半小时内,过弯时一直保持安静的无人驾驶车,经过连续小隧道,特别是在出隧道时,会时不时地发出“嘟嘟”声的柔和示警。提示声表示无人驾驶系统还是能够控制车辆继续前进,只是提醒驾驶员要提高注意力,随时注意路面状况接管车辆。面对示警声,辅助驾驶员简单地按下方向盘上的激活键,告知人工智能已经关注到提醒,但并没有对车辆直接进行接管。

辅助驾驶员表示,过隧能力是此次路测调整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后视镜头后方有一个黑色的三角状匣子,里面安装的摄像头就是这台无人驾驶车的眼睛之一,在出隧道时,光线的剧烈变化,将给摄像头带来一定时间的盲点,这也是无人驾驶车示警的原因。

03

紧急刹车同样可以顺利完成



此次路测中遭遇了一次紧急刹车,发生在从包茂高速进入西安绕城高速的时候。当时,辅助驾驶员刚刚向无人驾驶车下达了向右方变道的指令,就在无人驾驶车刚刚完成变道时,前方车辆突然紧急减速。急促的示警声在车厢内响起,中控屏幕上一次次闪起红光,无人驾驶车在完成了紧急刹车后继续平稳地跟随前车行驶。

辅助驾驶员表示,面临紧急情况时,无人驾驶车的刹车反应是优于人类驾驶员的。无人驾驶车会随时监测前方路况,一旦发现前方车辆速度变缓,它也会相应减慢车速,当前方车辆紧急刹车时,它会立即进入紧急刹车状态,它没有人类因为害怕、惊恐带来的反应变慢、手脚不听指挥,按照程序运作的无人驾驶系统,会“镇定”地处理紧急状况。

无人驾驶车背后的“黑科技”
究竟是哪些“黑科技”来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通过摄像头、激光扫描仪、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感知环境,同时通过中央处理器来进行处理,再给出一些执行的信号,来控制油门、刹车以及转向,实现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汇集了机电一体化、环境感知、电子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科技,随着这些技术的融合、发展与突破,汽车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将越来越智能、贴心。



测试难点在哪里?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谭本宏介绍,此次长途测试的主要挑战为:从重庆到北京,需历经近2000公里,距离很长。同时,未知的道路状况,恶劣的交通环境等,将是无人驾驶汽车面对实际复杂工况的一次挑战。具体说来,复杂的道路行车线,恶劣路况行车(雨天行驶、雾天行驶、不规则路况行驶等),以及不规则的车辆(特种车辆、超宽超长车辆等),对于无人驾驶汽车都是考验。

离普通人有多远?

“尽管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或者还有相当距离,但长安汽车已经把其中成熟的智能化和车联网技术应用到了现有产品当中。”谭本宏介绍说,长安汽车实现了在睿骋和CS75的量产车型上搭载全景辅助系统、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科技配置。预计在2018年,长安汽车将率先达到高度无人驾驶标准,并实现部分量产任务。这一时间点比之前奥迪宣称2020年量产无人驾驶还提前了两年。

上路测试合法吗?

谭本宏表示,目前国内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但此次测试完全没有问题。因为长安汽车方面已经向测试沿途所有城市的公安交管部门进行了报备。同时测试期间,将专门安排工程师坐在驾驶室内,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进行人工操作,不会违反相关规定。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是如何启动、停车、变速?如何变道超车?又是如何转弯,避让行人?请继续看此文!

  一、如何启动,停车,变速?

  第一个动作——点击启动、停车

打开终端,点击“GO”,长安无人驾驶汽车便启动了!就和操作手机一样简单,此时的无人驾驶车,就像是一款装载在手机中的app,开始自动运行。启动就是这么简单!到达目的地后,按下“STOP”即可停车,结束行程。

  第二个动作——自动变速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搭载的无人驾驶系统,能根据道路车辆情况,自动调节车速。在行车之前,车主预设时速,在预设时速范围内,无人驾驶车会根据路况自动加减速。省时!省力!省油!

  二、如何变道超车?

无人驾驶系统会通过雷达和众多感知设置判定前方障碍物及左右侧通过情况,自动判断超车时机。如果系统判断适合超车,会自动完成超车动作。

当车辆侦测到适合安全超车时,通过前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对道路及指示牌等限制条件进行判断,发出“超车请求”经过允许后车辆可以自动进行安全的变道超车。

“驾驶员”下达变道指令后,无人驾驶系统通过摄像头和雷达判定前方道路标识,判定是否为安全超车情境,如为安全超车情境,系统通过多个雷达扫描判定周围障碍物情况,自动判定安全时机完成车道变更并超车。如不是安全变道情境,系统会拒绝超车,待到情境安全时,再给予提醒。

  三、如何转弯,如何避让行人?

第一个动作——如何转向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通过GPS数据判定前方是否有转向需求,如有转向需求,激光雷达会及时对四周障碍物进行识别并在确保道路情况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转向。

  第二个动作——如何避让行人和障碍物

无人驾驶汽车通过雷达与摄像头及时对前方道路情况进行探测,如发现行人或障碍物,无人驾驶系统根据行人或障碍物距离、移动速度与方向,发出减速指令,确保车辆不与前方行人或障碍物发生碰撞。如此操作既保证了车外行人的安全,也兼顾了驾乘人员的安全以及良好的驾乘体验。待前方行人完全通过,无人驾驶系统则命令车辆重新启动,进入行驶模式。

  操作看似简单,长安对无人驾驶汽车驾驶员有何要求?

据了解,目前,整个长安公司持有专门的“无人驾驶汽车驾照”证件的仅有5人。想要持有该证件,第一,你要考取国家机动车驾驶资格证,第二,国家机动车驾驶资格证满3年,第三,要通过长安汽车内部进行的审核考试。目前,长安没有对外招考。而且,无人驾驶汽车在进入匝道、服务区、加油站等路段时,驾驶员还是需要介入的。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其它无人驾驶技术:

  一、识别交通标志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摄像头来识别高速公路上面的限速标志,当车辆自动捕捉到限速标志,会主动提示“驾驶员”是否需要降速。待“驾驶员”确认后,系统会自动把速度降下来。

二、停走型自适应巡航

通过车头摄像头及感应装置辅助,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现从0公里到100公里全速自动巡航。当车速低于40km,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无需交由人工接管。在前车停下之后会逐渐刹车,前车启动后后再跟随前车启动,当出现交通拥堵时,长安汽车无人驾驶系统无疑可以让“驾驶员”更轻松应对。

  三、自动沿着单车道进行自动驾驶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摄像头和雷达,识别车道线,360度感知周围环境,实现车道内的自动加速,自动转向和自动减速。本次测试中,即便是在光线不足的隧道,长安无人驾驶汽车依然实现了全程无辅助通过。

  附: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资料

在此次长距离的测试中,长安无人驾驶测试车辆通过前视摄像头、前视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及诸多智能尖端科技实现停走型自适应巡航、自动沿着单车道进行自动驾驶、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堵辅助,不仅如此,在驾驶员提出请求或确认后主动更换车道,实现超车换道。同时,在无人驾驶车辆高速巡航过程中,还可实现主动识别高速路旁限速标志和解除限速标志等功能。

此外,长安汽车除了通过独立技术研发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并与博世、百度及清华大学等一流零部件企业、跨界互联企业、高校院所和MTC组织等四个领域深度合作,提升了智能化技术水平和加快产业化进程。长安汽车还将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智能化汽车研发体系。已在长安汽车研究总院设立智能化技术研发中心、长安美国中心设立智能化研发部门、同时准备在硅谷设立办事处、在印度建立离岸软件中心,形成长安“全球布局、各有侧重”的全球智能化汽车研发格局。

通过本次重庆到北京的实际道路测试,不仅是对以上三级自动驾驶的主要功能和技术进行真实道路测试,更是为后续工程开发和性能匹配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预计在2018年,长安汽车将达到无人驾驶标准,并实现部分量产任务。

 附:长安汽车更多信息

通过在无人驾驶方面完成技术研发,长安汽车实现了在睿骋和CS75的量产车型上搭载全景辅助系统、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科技配置。其中,并线辅助与全景辅助系统还做到了中国品牌首发;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前防撞预警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即将(2016年)在睿骋、CS75、逸动、CS35等车型正式量产。

根据长安汽车面向2025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2015年形成400余人的智能化技术专业研发团队,2020年要达到1000人规模。长安汽车已经完成智能化研发所需设备、基础建设和试验场地的方案和投资规划确定,计划到2020年将累计投入50亿元,开展智能化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无人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