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胸腔引流管拔出技巧(下)

 

先剪断固定线,然后两块纱布加一块凡士林盖在置管位置,然后嘱患者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胸管,并用刚才两块纱布加一块凡士林纱布用力堵住管口,然后嘱患者正常呼吸,放松.........



bigstone2002cn:

我觉得拔管后胶布黏贴,注意要密封24小时,避免很早胶布松动滑动后出现气胸

yuhuastone:

可以考虑不一定是拔管的问题,有些患者肺膨胀后引流管被包裹,引流不畅,但水柱波动不大,此时要复查胸片,确定是否气胸已愈,此外,有些个别情况,引流不到位,引流管放到胸膜腔外之可能,虽可部分引流,但 效果欠佳。

clzqiang:

前面的大家都说了。大致差不多!
我说两点:1.对瘦而且长期带管的病人,拔管完后持续压迫10分钟,最好加预先留着缝线,把完管后,立即打结并加压包扎好。 2.我们术后用的引流管是36#硅胶管(下管),很少碰到堵管的。建议用较粗的引流管

caiwei1980:

介绍一点自己的经验,A胸外伤留置的胸引管和B胸部手术放置的引流管都拔过,拔后引流口渗液的多,再次气胸的少,拔管前的准备就不说了
1 拔出时瞩患者配合呼吸,在深吸气末屏气,迅速拔出。
2 在纱布中间不用凡士林纱布,改用碘伏棉球,稍微弄湿一点,别湿透了,拉开覆盖在纱布中间,就在引流口出,拔出引流管同时迅速覆盖。如果是气胸引流口的话,即使你拔出的再好,也会随着患者的呼吸从引流口进气,这个时候瞩患者自己用力点按压纱布,压迫一会。
3 拔管过程一定要快,有的引流管拔的时候会痛,患者体位会改变
4拔出后的纱布一定要按照肋间方向固定,这样的胶布才不会松
5 关于留置线,我现在都不留置,当然,如果有会更好。

lidoctor78:

本人的拔管经验,从工作到现在,拔管不下几百,无一个气胸,我的经验是,先剪断固定线,然后两块纱布加一块凡士林盖在置管位置,然后嘱患者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胸管,并用刚才两块纱布加一块凡士林纱布用力堵住管口,然后嘱患者正常呼吸,放松,然后再嘱患者吸气后屏气,再露出置管口,并用事先准备的两块凡士林纱布塞住管口,再用纱布覆盖,胶布贴牢。2-3天后拔除塞入的凡士林纱布即可。

dr_wang:

说说自己的感觉,一点愚见。以上很多同仁都说了。再补充几点。 1、术中记住侧孔位置,避免调管时将侧孔拔置皮下。 2、记住术中引流管的位置,然后根据术后胸片调管。本人调管均是术后第五六天时,将固定的管口线拆了,引流管消毒。缓缓转动〔向后肋膈角方向〕并向上稍送一点,经常可调出一些积液。动作一定要轻柔,别把肺弄破了。高度怀疑楼主调管时把肺搞破了。 3、术后多挤管病人多咳嗽

tjtlzhxyy:

楼主拔管漏气原因:凡士林不能帖服于伤口,引流管导致伤口有窦道形成倾向,组织间有空隙导致漏气!!!
赞同卓大夫
预置线可留可不留,拔管时缝合包费事又增加病人痛苦。
1.调整管子:用碘伏消毒伤口及管子及固定线,用镊子卡住固定线可以很方便的进出调整管子。
2.把管子凡士林不好,用卓大夫提到的通常护理用来固定深静脉的大贴膜加一小块纱布(否则伤口不透气愈合差)/带辅料的大贴膜更方便准备好后,吸气屏气右手拔管,左手把一小块纱布自伤口上方向下压住伤口(病人往往疼痛明显,可让病人换口气),如有预置线由助手帮助打结,无预置线直接贴贴膜。
3.如无贴膜必须用凡士林,切记让病人或家属按压并轻轻揉压伤口,使伤口组织间层次交融,即不会漏气。

dxd1009:

1,拔前影响学复查;2,我们一般引流管有固定线及预留的切口结扎线,拔管时屏气,拔管,结扎,覆盖.没见过几个漏气的
大敷贴粘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自己感觉需要注意的还有拔管时消毒的范围,碘酒消毒范围大了,敷贴粘不上就糗了.....

chenyuyu:

拔管过程中两指始终捏紧引流管周围皮肤 拔出后两指原位捏紧以防进气 预先处理好的凡士林纱布(给予折叠或双层覆盖,直径大于皮肤切口)加厚层纱布覆盖 这个过程中两指均保持原位紧捏 保证加压覆盖后退出两指 再注意压迫
预置荷包锋线时的拔管也是两指紧捏 后迅速打结 保证胸腔密闭 拔管不下百次未见出现拔管后气胸的
如事先侧孔剪的比较多拔管更应迅速 楼主拔管过程中屡次出现气胸是不是拔管时机不合适?

水果阿多:

感觉像是粘贴胶布或敷贴不够严密漏气进去。给病人拔胸管后,建议先自己用手按在敷贴上紧压一会,然后让病人家属(或病人自己)也这样按压10分钟以上(尤其是对人瘦胸壁薄的患者),之后有胸带的话在外面加压包扎一下更好,叮嘱病人如果有咳嗽时用手紧压在敷贴上。

menren:

个人认为还是拔管手势问题,把胸引管一定要快,用两块油砂布对折两次外敷纱布,盖在引流管口,拔管前轻轻转动引流管,再嘱患者深吸气状态下屏住呼吸迅速拔管,拔管后纱布外再敷一个棉垫,包扎后绑一根胸带,基本没碰到过漏气的,楼主可以尝试下

xhchen:

卓大夫用的是细管子,胸外科用的是粗管子,胸外科的粗管贴透明粘帖不合适,如果把缝线擦掉,切口有时候会裂开。
细管子一般是不会造成气胸的,到时用来做胸腔引流管的时候,碰到下级拔管,我一定是关照要压迫,否则经常会在引流管漏水。
粗管子放长了以后,好像一个窦道,伤口周围组织不容易迅速合并起来,我们科里过去传统是用老早的布胶布,剪成碟形贴在上面,目的是把崩开的皮肤拉紧。
现在很少能找到粗胶布了,因此我拔粗管子的时候,一般是把手指放在切口的上下缘,拔管后迅速用手指把切口合拢,再覆盖纱布或者油纱布。

狼灵:

我感觉是敷料没粘紧,进气了;拔管后,敷料按压来回揉一下,有利于肌肉闭合管道,宽医用胶布粘紧,粘一边再粘一边。

apcpums:

我拔的时候都是把纱布全盖好,一层油纱然后两层纱布,如果没有助手的话胶布也先贴好一边,然后瞩患者深吸气憋住,然后快速拔出(一秒内拔出),同时左手迅速按紧伤口,贴胶布。如果有助手的话可以要助手贴胶布,要用宽胶布贴紧。

guangjun707:

以下是我的猜测,看看是否有没有注意到
1、凡士林纱布没盖严,凡士林纱布的厚度不够,或拔出胸管的过程中凡士林纱布移位了。
2、患者深吸气没吸到底,肺没有膨胀好;
3、在拔出胸管后压上凡士林纱布的过程中,患者松气了,胸腔的负压将空气吸入胸腔;
4、凡士林纱布盖好后,外敷无菌纱布过程中凡士林纱布移动了,空气由移动的缝隙进入胸腔;或最后绑的胸带没绑紧。
没看到你具体的操作,不知道你哪个地方出的错,希望你结合我的认识再仔细想想的操作环节。

niuniu13680:

我们都是在放管时在中间预留一根线,在拔管时找位帮忙,一个负责打结,一个拿好油砂负责拔管。待吸取憋气后迅速拔出胸引管,助手迅速用厚厚的纱布堵上,再猜吸气憋气打结,加压包扎,再用胸带包扎固定,一般出现气胸的机会都比较小。

lifone110:

具体拔管方法前面说的很详细了,我们是用宽胶布,两条,宽度根据纱布大小,是两条胶布在纱布中间有一点重合;还有就是胶布要够长,才能带上力压迫伤口;当然如果害怕胶布过敏也可以用胸带压迫。拔管后24小时就可以把里面的凡士林纱布去除了……

ccts:

感觉不像拔管瞬间漏气所致,应该是后续的管口处理不周导致的,一般在三天左右拔管的,窦道还没形成,覆盖纱布就可以,最好用凡士林纱布这样发生拔管后气胸的几率还是很小,时间太长的话,最好能用阵线固定,至于现在使用的中心静脉置管,可以使用棉球,一般很难发生气胸的,调整引流管主要是根据引流管是在胸膜顶还是在胸腔底部决定的,可以在手术台上摸索一下,总有个进步的过程。

huang0379:

看时间是很早的帖子了,但最近貌似有点火,我说一下自己的意见:
1、拔管时防止漏气有几个小技巧:其实上面都有提到过,我在临床中也都应用过,觉得管用,一个是消毒好,剪完固定线后,直接把油纱和敷料压在置管处,一手拔管一手迅速压在置管处;另一个是手指捏住上下皮肤,拔管同时捏住伤口,再盖油纱敷料;还有一种是预先缝好一针留线不打结,拔完管迅速拉紧缝线打结。用以上方法基本不出现漏气。
2、拔管前最好有X线复查。
3、拔管后还大量气胸的,一般不是拔管操作引起的漏气,而是拔完管后敷料包扎的问题,所以楼主可能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拔管后如果出现少量的气胸或残腔,我们一般直接针抽就可以了,只要敷料包扎好,没有持续漏气,一般抽一次就解决了,再次置管给病人增加痛苦,还会引起病人不理解。
4、第3个病例,上肺楔形切除,直接下面放一管子就行了,管子在胸腔内留置5-7cm即可,没必要剪多个侧孔放至肺尖,实在胸腔上部要引流的,建议再多留置一个上引流管。下面引流管引流液体,上面引流管消灭残腔。像楼主所说的放至长管子在胸腔内,基本属于没用,而且可能造成拔管时继发损伤,还有拔管时漏气基本不可避免,因为前面的侧孔拔出胸外了,管子还在胸内,侧孔直接就进气了。

hxjhxjhxj2007:

我的经验是
先叫患者多练几次憋气,达到自己的要求后在拔管。
拔管后要用充满凡士林的纱布覆盖。
盖好辅料纱布固定好后,要洗耳静听创口一会儿,是否有漏气的“刺刺声”。
最后用一块普通的手巾折叠后盖在纱布上,外用胸带加压包扎。
我用以上的方法感觉不错。
最后告诉患者,如有漏气的声音,及时与大夫联系,及时处理。

lzj831006:

补充一点:拔管后一定要压紧管口,反复揉动管口皮肤,使其深部肌肉对合,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漏气的风险。

goodluckydz:

  1. 我们常规拔管前行胸透,观察肺复张情况及胸腔有无积气及积液;2,我们一般引流管有固定线及预留的切口结扎线,拔管时屏气,拔管,结扎,覆盖.没见过几个漏气的,偶尔有少量进气也很快就吸收了,拔管导致大量气胸的少见;3.上叶应放置两个胸引管,平时加强胸引管的护理,定时挤压管子防止堵管,并嘱患者多咳嗽/活动,大有益处。
阴九幽:

我的经验:1.预留线对封闭管口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部分放置预留线的病人有出现管口局部皮肤坏死,管口经久不愈合的情况。
2.凡士林油纱我习惯厚一点,单层的我一般用6~8张,敷料贴上先放两层无菌纱布,然后6~8层油纱,拔管技巧不多说了,吸气相和呼气相各有道理,据说有外文文献做过相关研究,是否深吸气屏气对拔管后气胸没有影响,无统计学差异。总之一点就是:厚,当然,过厚可能造成敷料贴粘贴不好,凡士林油纱滑脱,只要固定没有问题,这些都可以解决,我的经验是外面再贴些医用胶布,同时用胸带包裹帮助固定,基本没有出现过拔管后气胸之类的。
3.拔管后漏胸液,拔管前复查胸片确定无明显积液很重要,现在带我的教授习惯拔管后复查胸片而不是拔管前,不是很理解。如拔管前胸片无明显积液,拔管后漏得多,考虑胸腔内渗出较多,有无低蛋白血症?

hentongku:

正规操作?引流管不出气泡后夹管24-48小时,复查X-RAY后再拔管。

csx1982:

拨管两个快:1,拨管快;2,堵管口要快。一般情况不会出现气胸的。

doctorguo2:

拔管最好两个人配合,一个人预置线打结,一个人拔管。速度要快。必要时油纱堵住再打结。

大庇天下123:

拔出时憋气+凡士林+厚辅料+胸带,拔前看胸片,和患者沟通演练一、两遍憋气。
少量漏气也正常,漏多的大多是持续漏的,5块以上纱布,加胸带加压包扎,一般没问题,荷包缝合真没听说过。
胸片显示有点点漏气很正常,用个注射器抽下,不费什么事!不管也行,少量慢慢吸收。

hsouqi:

很多人都谈了各种方法,但本人对荷包缝合持否定态度,因越瘦的人越容易皮下气肿。

hhoujunna:

现在好像一般不要求患者吸气末屏气或者呼气末屏气了,平静呼吸就好了。我现在内科,就把线剪断消毒之后,用纱布上面放两层凡士林纱布,按住切口那里,快速拔出来就好了,没有很难啊。


    关注 凌捷医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