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放映室丨碰触心灵的坚守与传承

 

无论哪个时代的人,总爱调侃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其实对于许多技艺而言,真的会因为时...



无论哪个时代的人,总爱调侃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其实对于许多技艺而言,真的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面临着兴盛与衰败。小天今日推荐《百鸟朝凤》,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随着这十几年内地经济发展实现了跳跃。可是伴随着每次跳跃,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珍宝就会随着跳动的幅度而脱落。作为一名有担当的电影人,吴天明选择用自己的艺术手段,去缅怀另一种艺术手段。他想用电影艺术,留住唢呐艺术。《百鸟朝凤》因为吴天明的执着,承载了其作为电影之外的价值。也正是因为吴天明的执着,《百鸟朝凤》的现实关照才如此的令人敬佩满满。









现在人不喜欢看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是情有可原的,因为现在的现实的确是非常之糟糕。大家生活在糟糕的现实中已经颇为闹心,进影院里还不能放松的话,也实在太可怜了。不过我们不能因为闹心而无视其存在。这正是吴天明魄力之所在,他不仅拍了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而且真的是拍出了现实关照。他并没有为了照顾观众脆弱的心而妥协,他的《百鸟朝凤》既给我们展现了最好的过去,也给我们展现了最坏的现在。吴天明只是静静地展现着,并不加入自己的评说和猜想。



黄河边上的镇子,唢呐是当地最重要的乐器,唢呐匠一直以来便广受崇敬。红白喜事都要请来唢呐匠,行接师礼,尊重无比。唢呐匠出活分为四台、八台,讲究的唢呐匠并不以给的酬金多少来出活,而是以死去的人在当地留下的口碑来定。白事中最高级别的一首曲子称为《百鸟朝凤》。无德之人即便千金重筹、三拜九叩也不可演奏;德高望重者,一文不取甚至吹出血来也坚持演奏。


游天鸣

拜焦三爷为师学艺,历经磨难,凭借坚定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练习最终得到了师傅的认可,继承师傅衣钵后,最终把唢呐文化发扬光大。
焦三爷

唢呐王焦三爷是戏中焦家班的掌门人,对没落的唢呐技艺坚守不渝,引领弟子们用生命不息传承不止的信念,奏响唢呐艺人独特的光辉。


时代变迁,改革开放金钱为上,洋乐队的到来,天鸣唢呐班接活赚钱越来越少,众师兄弟们纷纷开始退出唢呐班,打算进城务工。百姓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改变以及每个唢呐匠人的生活经济压力,让唢呐班最后以解散告终。电影的最后,天鸣在三爷的坟前吹奏最后一首《百鸟朝凤》。
我认为一个时代的骤变,最好的过去便瞬间跌落成最坏的现在。因为经济的发展,富裕起来的大众开始“迷信”外来文化的娱乐功能。传统文化所承载的道德、礼仪、信仰都被新一代的狂热给烧没了。所以宝宝们一定不要忘了文化的传统,没有文化传统的国家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我们有必要更加重视传统来涵养民族之根,弘扬民族之魂。
编辑排版:欧孟炀

审核校对:吕明珠、凌诗怡



尽在天"工"开物!


小天竭诚为您服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