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丨《山河故人》—“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相隔两地的爱情有多难,不试过不知其心酸。都这样说着当年情今日意,只有叶倩文唱出了我心中的“不言自明”: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相隔两地的爱情有多难,不试过不知其心酸。都这样说着当年情今日意。只有叶倩文唱出了我心中的“不言自明”,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他方天气渐凉,前途或有白雪飞”,伴随着《Go west》的铿锵节奏,涛在漫天飘雪的黄河边跳起了25岁的舞步, 尽管头发白了,步履蹒跚了,就连狗也老了。

但是涛脸上的满足与笑容是真的,那是经历了半生挫折与坦途的洗礼,即将看破一切,坦然面对后半生的表情,那是获救与重生的释然,是勇敢与无谓的标识,是青春与活力,也是释然与恬淡。

《山河故人》于我而言,是个不怕输,且输的起的故事。

且不论在这漫漫人生路上,真正赢的又有几个。能做到输的漂亮的,早已是忍了再忍,吞了再吞,苦了再苦,怨了再怨的了吧。

放下电影语言与叙事特征,不管形式表达和结构套层,只想说说这个故事,这一虚构的意识形态表达,于此时此刻,给我的感受和启发,寻找共鸣的声音也许很难,但至少以这种方式我很舒服,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宣泄一下我心里的委屈与延宕。

1999年,中国山西汾阳,电影作者的故乡,迎接新世纪的晚会即将开演。
25岁的沈涛陷入了煤矿老板张晋生与梁子的共同追求中,三人“既不是代数关系,也不是几何关系”,而是“三角关系”(片中多处三角构图清晰可见)。
最后,以一种不知如何选择的选择,涛选择了张晋生。沈涛的选择是亿亿万万中国25岁姑娘的选择(此处提醒所有当值婚嫁的女孩,选人要选好,趁在还有的选的年纪),辜负了梁子的一片心意,迅速的与张晋生的结合,也让性格耿直痛失所爱的梁子,在涛送去请帖的那天,远离家乡汾阳,并抛下再也不要回来的狠话。紧接着,涛与张晋生结婚生子。并将儿子取名“到乐”,看似一切顺理成章的外面下,实际危机四伏。
过渡段,涛与张晋生坐在车上,去尚未解冻的黄河边,涛抱着一条狗,说养的好,能养15年,张晋生说,那就是2014年了啊,咱也有40岁了啊。(类似这样的对白)。

紧接着,时间过度到2014年。也就是15年后。

电影于我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能让人凝视的东西。在凝视的过程中,抽空了时间空间,仿佛进入了异次元。这中间的1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又好像历历在目,这就是所谓“结构性空白”,空白之处,需要观众用自己的构思填充,顺势被它带出情感的涌现,分外迷人。似乎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沈涛与张晋生的离婚注定了沈涛作为一个女人,处在一个1999年二选一成就的婚姻世界中,俨然成了一个输家,哪年离婚,不知,何以离婚,不知,但是只知道,经过这15年,张晋生带着儿子去了国外,成了资本家,涛也开起了加油站,并且在朋友的结婚典礼上被称沈总继而送上“奢华”的iphone手机,这是经济基础的质的飞越,但也显示了物质的富足带来了人类精神深处更大的困顿与孤独。涛彻底的陷入了独孤的孤立无援的境地,每晚睡前玩着斗地主,一个人,与父亲相依为命。

要命的是,老父突然死于异乡车站。
晴天霹雳,涛发短信让晋生送到乐回山西给姥爷送终。这些段落叙事表达,让我在影院泣不成声,我矫情的泪如泉涌,且不自知自己在难过什么。赵涛的演技让我对这个作为贾樟柯的妻子的女人刮目相看,也许我是在为她的难过而难过,并不是沉溺于剧情,那一声声悲恸的哭声,能抵达我的内心,让它随她颤动。

后来的段落是母子二人相聚的短暂时光,涛最终选择用火车送儿子回伤害,亲自送,并在火车上给了儿子家里的钥匙,告诉他,他的家,随时可以回来。这是一个出自山西县城的导演给自己的惊醒与明示,无论贾樟柯走出山西,走出中国,抵达了世界电影导演的最高位置,他也要回来,回到汾阳,拍这个县城的故事,挖掘故乡与自己千丝万缕但也是一丝一毫的联系。
插入段,梁子在外地,一直在矿下工作,得了病,需要钱住院,于是携妻儿回到家长,打破了当初面对涛发下的誓言。有趣的事,跟随梁子的脚步,我们见到了一位故人,韩三明,那个《三峡好人》中独自前往山西寻找妻女的老实人,回到山西后,现在的他体面了不少也精神了不少,而且办签证了,要出国了,去阿拉木图还是什么鬼,彻底走出了中国这块伤心地。梁子最终见到了沈涛,并接受了她的馈赠—金钱的援助,也许梁子只有到了那刻,才是真正的原谅了沈涛,真正体会到她的艰辛与不易,因为在韩三明的口中,他得知涛与张晋生已经离婚。
 
继而,时间延续至2025年,地点展拓至澳大利亚,面对2015年严重的打击贪污腐败,张晋生携儿子移居澳洲,儿子到乐就读的大学,遇到了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中文老师,并与之发生了一场忘年恋爱,张艾嘉是我真佩服的女演员,没有什么她不敢演,与中国内地90后小生董子健的爱情亲情师生情被刻画的入木三分,让人震惊的同时唏嘘万分。
到乐与父亲的无法沟通,那种对故土的思念与向母体的回归让他愈发不快乐。他那么想回来,却终究没回来,以后有没有回来,我们不得而知。涛独自一人一狗,生活在山西的小县城汾阳,又是冬天,她开始剁肉馅包饺子,已然老眼昏花的她仿佛听到有人叫她,涛,像儿子,像晋生,像父亲,又像是一个熟人。涛牵着狗冒着雪走出家门,伴随着《go west》的音乐,在大学中迈开了那欢快的步伐。

影片至此结束。

沈涛一路跌跌撞撞的走来,是她自己当初的选择的后遗症,她选择了张晋生,于是后来离婚,“失去”儿子,独自面对父亲离世,一人终老。

路只有一条,选择了,便只有勇敢的走下去,别无他法,她经历的这些磨难与苦痛,一定是来抵消她当日的满意与富足,上帝不会让谁赚的太多,有得必有失,心态决定高度。

但是换一个角度,即便是她选择了梁子,也不见得就能更幸福。也许落入更孤绝的境地也不是不可能。

面对这广漠而冷酷的世界,谁能真正得到什么,也不会真正失去什么,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最后不管以何种方式与之告别,世界仍然如此。

所以,怎么过,都还不是一生?

叶倩文的《珍重》是影片的明线,突出而又显眼,且意味深长。

第一次是在沈涛家,张晋生气冲冲的买来,放在涛家的音响里播放,没有字幕注解,没有粤语翻译。一头雾水。

第二次,是在涛送儿子回上海的路上,和儿子一起听这首歌,儿子说,好听,就是粤语的,听不懂。

第三次,中文老师课间放给学生们听,唤起了到乐七岁时的恍惚记忆。三个时间段分别插入这首歌,意义可见一斑。这是对身处异处的游子的呼唤,还是对分隔两地的亲人的问候,还是对阴阳像隔的思念的细语,也许更深层,是对那走去时光深处的自己深深的祈祷与祝福。万事珍重,一生守候。

还有太多细节值得仔细玩味,超现实符号的运用,画面色调的选择,叙事中的章法,就连这个文本本身,值得研究的还有太多太多,那些仿佛被抽掉了时间的浓烈色彩镜头仍旧没有搞懂,是不是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来自乌有,或者是呈现这个世界光怪陆离的复杂本质。

而这其中的智者角色,是父亲的存在充当了上帝的角色,在火车上涛告诉父亲自己的对象是张晋生,父亲说自己的事自己选择,继而是站在火车车厢接头处忧虑的看向远方,明显表示出老父亲对女儿的这一个选择充满的担忧,但是又不愿意阻断女儿的抉择,人生是自己的,不让她走一遭,怎么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与体制的斗志斗勇,让贾樟柯把2025年搬到了异国他乡,结局总是有种山河不在,故人难寻的悲凉。这样的智慧化处理更显得有情节和章法,我们难以预料到国内2025年的整体现状,但是可以将目光放到逃离了这一体制之外的极个别身上,他们的血泪,是中国个别群体的代表,更是整个中国大趋势的影射。而这其中体现的教育问题,国际问题,政治问题,在此不一一详述了。还有关于涛的单亲家庭,到乐的忘年恋,张晋生的自由观,反应出来的心理学依据,意识形态批评,结构主义模型,也无法仔细展开。

我写了一夜的字,好久没有写过这么多的字了。文字依旧是最酣畅的发泄,依旧是我无法表述的密友,依旧是这杂乱生活中可靠的伙伴。这样也好。仿佛很久没有这样独立的去思考一件事,关于一个人。

仿佛一下子能体会沈涛将那落满灰尘却自始至终没有人打开过的结婚请柬抖落灰尘放入包中的感受了。赢,既然是根本毫无可能的事,那么既然想输的漂亮,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别说,沉默的力量,胜似山洪,强似火山。

看似再无山河,其实山河就在我们心中,何况故人呢?

只是可喜又可悲的是,回不去,亦寻不归。

20151109 感谢贾樟柯,一个赋予我不一样世界观的导演,一个专注于将镜头放在良心之上的艺术家,一位真正的电影人。

纵在两地,能否等你一生,取决于你我。无关他人冷暖,只牵自身喜乐。
图片来自网络
戏剧/电影/小说/杂文
欢迎关注明橘


公众号ID:BrightOrange3
新浪微博:明橘three


    关注 明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