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素未谋面,心有灵犀

 

因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热映,那本串联起男女主人公命运的《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









因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热映,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名字为人所知。那么这个位于英国伦敦的查令十字街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街?84号又是一个什么地方呢?

查令十字路(Charing Cross Road)是伦敦著名的书店街,位于莱斯特广场地区以及以北路段。街上各种专业书店和二手书店坐落,其中最为闻名的是浮游肆书店(Foyles)。70年代后随着《查令十字街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通信集的出版和热销,成为英国旧书业的代名词。但现在,随着旧书店不断减少,酒吧、餐馆的增多,以至于成为美食一条街。

畅销书《查令十字街84号》里的Marks & Company书店就位于此街上。那本串联起男女主人公命运的《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此书平装本一度在国内脱销。今年是书作者、美国剧作家海莲·汉芙诞辰100周年,译林出版社推出精装珍藏版。《查令十字街84号》究竟是本怎样的书?
1949年初秋的纽约,33岁的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偶然看到一则关于绝版书店的广告,爱书如命的她想要几本英国文学的旧书,于是凭着一股冲动,她写信给位于伦敦的查令街十字84号的“马克斯-科恩书店”,并列出那些她搜遍纽约也没搜到的老书,希望他们帮她寻找,满足她“对书籍古老的胃口”。

没想到,才过了20天,海莲就收到该书店一位落款为FPD的店员的回信,表示她要的书都在路上。11月,海莲就收到了梦寐以求的书籍。落款为FPD的店员就是书店的总经理弗兰克·德尔,就这样,海莲不断来函索书,弗兰克不停地找书寄书,两人开始了长达20年的书信往来。但是二十年里,两人始终没有见过面。后来,得知弗兰克去世,海莲极为悲伤,遂决定将两人的通信结集出版,这就是《查令十字街84号》。
作家海莲·汉芙


书信体的形式,读起来流畅而感人。汉芙的信文笔轻松诙谐,信马由缰,弗兰克的文字矜持稳重,从信里可以看出一个书店老板兢兢业业的形象。

该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这本书影响如此之大,原因有三:


第一,海莲·汉芙和弗兰克因书结缘却20年未曾某面,是一则浪漫的传奇。他们性格各异,令人欣赏。海莲不美貌,但却因为幽默感和对生命的热情让人觉得魅力四射。即使生活稍显困窘,一个人住在“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她最关注的仍是书籍,读书让她永葆一股纯粹和浪漫。而弗兰克是一个温暖的英国绅士,他有家室,身边的人都赞美他的谦逊与温和。他珍爱书籍,经常走遍英国拜访私人宅邸去搜寻好书。他饱富学识,和海莲有着相通的幽默感。他喜爱海莲那些酣畅淋漓、一针见血的书评。友谊随着通信而上升。书中,海莲得知战后英国物资紧缺的状况,为弗兰克和书店的同事们寄那些“只有在黑市上才能看到的”火腿、鸡蛋之类的食物,甚至给弗兰克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寄尼龙袜的插曲相当感动人。

第二,两个爱书人通信间关于一本本书的评价,本身充满讯息,读来欣喜并能获得启发。

第三更多人关心两人之间未果的感情。海莲·汉芙和弗兰克那穿过漫长岁月的心灵共鸣令人震撼。书中那句“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令人共鸣。曾经一度(1951年),海莲也计划着去英国见一见弗兰克,顺便游览她热爱的英国文学所发源的国度,看看英国女王加冕。弗兰克甚至说:“我能说的只是,如果有一天你来伦敦,橡原巷37号永远会有一张床等待着你,你爱呆多久就呆多久”。但因为突发的治牙事件花掉她一大笔钱,她只好调侃“伊丽莎白只有在我缺席的情况下加冕了”。1969年的某一天,一封绝望的信件,宣告了这个一生夙愿永无可能实现,因为弗兰克因病突然去世了。只剩下海莲在公寓里整理弗兰克20年来为她搜集的爱书,悲痛不已。

海莲在书里写到:“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遗憾是伤感,但也造就了情感永恒的魅力。因为书,他们心有灵犀,他们默契终生。



转载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并请原作者看到后微信联系渡娘认领,渡娘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本文转载自叶露;所增素材来自台湾Words)】
Hey,天气晴朗,适宜摆渡!

世界那么大,跟渡娘一起去英国看看吧!


    关注 摆渡英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