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告别这件事情

 

如果注定到了最后我们要分离,OK那我们就来一场好好的告别...



5-14这期的奇葩说谈到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一个话题:



视频地址http://www.iqiyi.com/v_19rrlu7cus.html?vfm=m_103_txsp

好像是活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里久了,人就会忘记去思考一些事。看完这期节目留了好多眼泪,同时也生出很多感慨。

学会告别这件事情

是蔡康永在结辩的时候讲的。

的确,我们太不懂得去告别。想到要失去一个人的时候,那种恐慌感往往会让人失控,让人忘记了拥有时的美好,而仅仅沉浸于未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话说出来总是那么悲凉。人生也是一样,人终有一死,可是到了那一刻,我们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以什么样的姿态离开?

虽然没有体验过,可是有些治疗方法是公认的痛苦至极甚至看起来不那么人道的。比如化疗放疗,比如血液透析。我相信你有想象过如果最亲的人、最在乎的人躺在那里,你会用尽一切办法去救他,每天守在他身边,给他讲充满希望的故事和话语。还记得小学课本里面的那个故事吗?一个病人躺在病床上,只看得到窗外墙上的藤蔓,他觉得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自己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一个小男孩不忍心看他绝望,深夜偷偷跑去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位置画上了一片。

诚然,给一个快要绝望的人以希望总是没有错的。可是如果当一个人已经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并且承受着巨大痛苦无法解脱呢。

今天第一次想象如果是自己躺在那里,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

首先我不想浪费时间在接受那些或许我根本就不熟悉的人的慰问上,我已经很累很痛了,还要强打起精神去应付那些人的安慰和眼泪。其次我不想听诸如你一定会好起来的、等你病好了我们一起怎样怎样之类的话,我会觉得很讽刺并且更加绝望。最后我不想要家人倾家荡产只为了让我痛苦的多活一天,那样我不管活着还是死去都成了一种罪恶。

我想在还能动的宝贵时间里,和最爱的人去看看那些一直没来及去的城市、风景,去品尝一直没机会尝试的美酒、佳肴,去用心感受每一天的日出日落,去真心拥抱每一个朋友,去用力的歌唱、欢笑。

我想,这就是到了最后一刻生命仅存的意义了。我的疾病不是负担,我的死亡不是悲剧。在最后的时间里,相比于躺在病床上痛苦地祈求生还的奇迹,我更愿意抓紧时间更多的体会爱和快乐。看到在乎的人一切都好,才能安安心心地离开。



图片来自Pablo Stanley漫画

面对死亡这件事情

我们的传统教育里面好像从来没有一课是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的。所以我相信很多人曾经或者正在跟我有一样的困惑:为什么早晚都要死?死是什么感觉?如果早晚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活着?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住校,晚上睡不着趴在宿舍阳台上思考这些“人生大事”,想到死亡,突然间被恐惧感紧紧裹住几乎无法呼吸。一连痛苦了好几天,才在给妈妈打电话时讲了自己的烦恼。妈妈哈哈笑了,很惊讶地问我为什么想这些,然后劝了我几句别想那么多,好好生活。

很奇怪,虽然没得到答案,但是后来想到死亡这件事情就没那么害怕了。对于死亡的恐惧感是无法战胜的,事实上我也没有战胜它,只是坦然接受了。



图片来自Pablo Stanley漫画

所以想一些得不到解决的事情的确是很苦恼的,但是思考这件事情本身也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吗?假想我们生存的宇宙其实是一个更大世界里面的一个小小的水晶球,我们对于那个世界的生物而言只是微小到看不见的东西,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我们是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的呀。

如果得不到未知的答案,那我们就去学习那些已知的东西;如果抓不住逝去的岁月,那我们就去享受现在这一刻的美好;如果注定到了最后我们要分离,OK那我们就来一场好好的告别。

这样多好。



图片来自Pablo Stanley漫画
收获更多旅行、摄影、美食、随笔
扫描二维码关注小语吧


    关注 海上小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