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鉴定文献资料(一)

 

“荆溪惠孟臣制”紫砂标本(2005年6月26日,江阴市基建工地出土)注:惠孟臣(约1598-1684...



点击标题下的“壶艺茶道”一键订阅关注

欢迎来稿,请邮件39194342@qq.com









“荆溪惠孟臣制”紫砂标本(2005年6月26日,江阴市基建工地出土)

注:惠孟臣(约1598-1684)制壶,除注重壶体浑朴精妙外,尤注重铭刻的书法。他的刻款书法秀娟,不离唐贤风格,笔法绝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孟臣壶”传器款识有书“文杏馆孟臣制”、“荆溪惠孟臣制”、“惠孟臣制”、“孟臣制”。有的前面标有制作年份或绝句,如“大明天启丁卯孟臣制”、“水浸一天星孟臣”、“叶硬经霜绿孟臣制”、“烟村四五家孟臣”或“云入西津一片明”、“寸心千古秀”等诗句,一般是在十几字组成的诗句或吉祥语闲章下镌刻孟臣制,字体多为楷书,也有行书体,笔势灵动,具书法韵味,用竹刀刻划,后期作品并用钤印。孟臣壶的款识以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最佳精品。

目录:
1,怎样鉴别紫砂壶
2,古壶辨识要诀
3,明清紫砂鉴定数条
4,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5,紫砂的鉴定方法
6,紫砂历史上的同名现象
7,紫砂壶风格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
8,20世纪初上海的紫砂仿古浪潮

(一)怎样鉴别紫砂壶
1、颜色特别鲜亮、鲜艳的壶不看!(基本化料的,天然界色彩斑斓鲜艳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壶体重。(假料,当然一些薄胎壶比较轻的,主要是觉得薄胎壶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坏)
3 、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绿色、铜绿、非常红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壶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假如是未泡养过的壶,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这种壶尽量不要!
一种情况是泥细,浆泥。壶表面浆厚,看壶的颗粒都被表面一层浆裹着,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颗粒,这样的“泥壶”不要,由于透气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壶应注重“砂”感。
二种情况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炼泥的时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壶水色好看,壶颜色平均。
5、看壶的原矿颗粒要清楚。有些加化料的壶,化料将颗粒包裹着的,颗粒看着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镜看)。
6、原矿壶是有杂质的,而且杂质还不少呢,这些杂质不光是铁质。这些杂质通常表现为玄色颗粒,在壶表分布不平均,所以良多真正原矿壶出窑时是比较丢脸的,看上去过分干净和平均的壶需要小心。
7、紫砂壶就要有颗粒感,原矿壶颗粒是比较清楚、干净的。原矿颗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平均的,比较天然,和调砂不同的。调砂颗粒一般是“浮”在壶表面的,或者这些砂内外渗透渗出,但颗粒特点是分布比较平均,有人为操作的感觉。原矿颗粒在泥料里比较“和谐”,调砂颗粒就显得比较“生硬“一些。
8、敲击壶听声音,紫砂壶的声音应该是比较“闷”的那种陶罐声,假如敲击听到的是“叮叮”的瓷器声,这样的壶不碰。听声是为了辨别一下壶的烧制温度,“叮叮”的声音是壶瓷化的声音,一般是浆壶或者是假壶(化料)。
9、透气性不能做为检修原矿紫砂壶的充分前提,一些化料壶也是有透气性的。市场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壶价格在二三百到几十万都有的。

大彬款梨皮提梁壶(南京博物院藏)

(二)古壶辨识要诀
古壶辨识要诀的要诀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仅凭外观容易上当。近年来由于古壶行情看好,不少壶商欲利熏心,找来一些宜兴艺工,将新壶外观处理得跟古壶没两样,面对这些假古壶,只有从时代背景特色、造型、落款习惯等方面加以鉴别,才能不至于受骗。
2、不同时代的茶壶作品有不同的特色。例如,明代制壶只重形制、质地,作品概为素色无彩。因此,只要壶身加上色彩(据传壶身加彩始自清雍正时代),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壶。又如,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壶盖内用印的真古壶,一定是陈鸣远(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
3、根据出水孔数辨识。所谓出水孔是指壶内通壶嘴的孔。出水孔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为断定该壶是否为古壶的资料之一。民国以前的紫砂壶,不论大小,出水孔都是单一孔(近年来则不一定),大、中型壶为防止茶叶堵住出水口,影响出水,故大都为多孔。
4、从壶身辨识。明代的紫砂,顶多只在壶底落款,壶身大抵保持素面无物。到了明末(天启、崇祯年)的名家陈用卿,才开始以草书在壶身上落款。
5、从落款的甲子年辨识真伪。甲子年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六十年循环一次,称为一甲子。明清时代的艺人,落款时几乎都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

明-陈用卿制吉祥壶


明-陈用卿制金钱如意壶

(三)明清紫砂鉴定数条
1.明代紫砂壶上无图章款,都是刻自己的名字。
2.清代早期壶流里的眼都是一个大眼。几个细密的眼在时代上就晚了。就与民间使用茶叶泡茶有关系。
3.乾隆紫砂壶器表纹饰微微凸起,是将调好的泥浆用笔慢慢堆画出来的。泥浆必需研得与墨一样细腻,然后用毛笔画,不足的地方再加加工。
4.紫砂包金漆的东西是在乾隆以后出现的。
5.加彩凸雕瓜果紫砂壶为乾隆时期的风格。
6.紫砂胎描金漆竹节式壶,为太平天国时期的。
7.紫砂比例的多少决定胎色。
8.20-30年代时顾景舟先生等人在上海做过一批仿紫砂,都不落款。
9.南京、扬州、上海各有一件大彬壶真品,它们的风格和泥色都相同,可看出明代紫砂壶的气魄大,胎泥粗。
10.清道光“行有恒堂”款紫砂梅花诗句壶,为假品。此壶底款“蒋贞祥造”,蒋贞祥是晚清光绪人,与道光“行有恒堂”款年代不符。
11.看了许多陈曼生刻诗的壶,底款多数篆“阿曼陀室”,没有写过“陈曼生制”,这点应注意。
12.古代人作壶的款时,字头对头流,字尾对着柄。

明-时大彬如意纹盖三足壶-南京博物院藏紫砂

把稍下刻款“大彬”(楷书)。无锡甘露乡出土,是紫砂壶艺术发展至成熟期的壶艺典范。

明-时大彬款紫砂六方壶-扬州博物馆藏品。底刻楷书款:大彬-万历四十四年墓出土。

明-时大彬制虚扁壶-上海博物馆藏- 高124毫米 口径98毫米 底刻款:源远堂藏大彬制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紫砂的想法或者喜欢紫砂,欢迎扫描编辑微信
长按下面二维码可以加编辑微信和微店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电话13771382816)


    关注 壶艺茶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