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道 ▏闻香识炉

 

中国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简言之,它起始于春秋,发展成形于汉,成熟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在元明清得到稳定延续。...





中国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简言之,它起始于春秋,发展成形于汉,成熟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在元明清得到稳定延续。在宋代,香事仪式普及民间,已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休闲活动。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修身养性的“四般闲事”。

宋代品香仪式中,香具甚多,如插瓶、香盒、香匙、香箸、香帚、灰铲、垫片等,但最主要的香具是闻香炉。闻香炉大多为瓷质,也许是握炉时不易传热的缘故。



宋代流行“隔火熏香”,即在炉底铺足香灰,再在炉膛内埋云母或银箔垫片,将香料上割下的木片置于垫片上传燃,因而,估计炉壁多少有些温热。
闻香,是香事仪式中一个鉴赏香的过程,闻香者闻辨香的品类,体会传燃变化中的不同香味,尔后在香笺上记下闻香心得。香事仪式上常有主客多人,各位正襟危坐,气氛静闲庄重。品香时,主人用右手握炉,左手拱五指成空心半球状,轻罩炉口聚集香气,然后引鼻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

闻香三次后,主人将炉按顺时针方向由左手递给客人的右手,客人闻香三次,依此传炉给下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品香人握炉的手势也很规范:以拇指和食指握住闻香炉宽折沿下的炉顶,中指托靠炉的外腹,余下两指勾住炉的束腰处,这样一只膛内燃着炭块和香木的瓷炉就被握得既紧又稳。由此观之,这闻香炉的造型,全是为了闻香的特殊用场而“度身定制”的,且该炉是惯用于手持,并非供置案几之物。



从陕西黄堡窑址出土的香具实物得知,闻香炉成型于唐代,至北宋已制得十分精美。但而今国内出版的众多古陶瓷论著中,没有一章一节对闻香炉作出过准确的论述或定名,荧屏上有的陶瓷专家在鉴定时也语焉不详。
造成今人不识闻香炉的原因有二:清代嘉、道以降,国力日衰,品香仪式陪同民族文化艺术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衰落,最终几近泯灭,眼下只在台湾还偶尔举行品香仪式;作为香文化的传承人——闻香师,自然也随之濒临消亡,仅海峡对岸犹存十来位传统香文化的研究者,如若对他们保护重视不够,恐怕也会造成流散和消失。





传统文化最新安排表

本周六10:00

【老庄茶事】

小舟茶语▏周晓玲


11月5日

【老庄环珮】

御珍苑▏耿畅


本周日14:30

【百茶争茗】

小青柑品鉴会

TA们都喜欢

本周日10:00

【老庄书画】

融德斋▏罗晓军


本周日15:00

【老庄香事】

宏泰▏杜晓会


小小茶艺师

【半月1节】

六大茶系培训
相约老庄雅事汇
报名方式:发送姓名+电话+项目到钟秀文苑
Tel:18031151750


|里仁尚美监制

|新华茶城出品

|以茶会友QQ群:90423763

|小编微信号:d875205806 |投稿邮箱:875205806@qq.com

活动地点:友谊北大街钟旺路19号新华茶城2楼雅集文化室


    关注 钟秀文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