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南京 跟随他们的脚步,开启城市规划设计“密码锁”

 

南京食药监南京,一座撩人的城市,台城烟柳,灯影秦淮,璀璨云锦,斑驳城墙,雄伟中山,魅力滨江......它阅尽...





每座城市 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南京,一座撩人的城市,
台城烟柳,灯影秦淮,璀璨云锦,斑驳城墙,
雄伟中山,魅力滨江
......
它阅尽沧桑,从容坚强,如今,它活力动感,璀璨辉煌。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城市文明的传承不应该中断。天天月月年年到永远,如何让南京一直“撩”下去?除了延续和发展历史文脉,还要用先进的规划理念推动城市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



对历史、文化、底蕴、特色“守得住”,对城市未来发展“望得远”,以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水平的提升引领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升级。





今天,让我们跟随城市规划师的脚步,“守·望”大蓝鲸,开启城市规划设计的“密码锁”——



11月19日至20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在南京召开“制度与创新”学术年会。期间,对南京老城和河西新城的部分代表性城市设计项目进行了实地参观和交流。

19日下午

参观南京老城
第一站:明城墙沿线

从东大礼堂出发,第一站来到台城。台城是观赏南京城市天际线和轮廓线的最佳地点之一,为保护周边环境和景观,规划划定了绿线和建筑高度控制范围。



南京明城墙的城市设计以保护和展示城墙为重点,综合解决城墙与城市空间及山水环境的空间景观关系。《南京老城高度控制研究》提出老城建筑形态协调和优化措施建议,着力打造“近墙低、远墙高、周边低、中心高”的城市空间形态和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第二站: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国创园

国创园是原南京第二机床厂老工业厂房改造的项目,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典范。



通过贯穿着现代理念的设计和修缮改造,原有的破旧厂房延续了中国百年工业文脉,成为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文化创意园区,目前集聚了百余家领军型创业人才企业。



第三站: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

大报恩寺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遗址公园和新塔建设规划方案采取整体覆罩保护的概念,建立遗址博物馆和建筑意向相结合的复合空间,植入植被形成开放的城市文化公园。



规划实施方案以遗址保护和展示为核心,传承了民众对于大报恩寺及琉璃塔的文化记忆,再现历史上山水城市与塔共同组成的文化景观。



第四站:门东地区

门东地区因位于中华门以东而得名。在老城南保护复兴工程推进过程中,用浓浓的老南京味儿唤醒了人们对老城南的记忆和回味,同时,城市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时尚相交融,不但文气足而人气旺。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老城南地区承载着延续古都传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任务。规划在老城南形成以夫子庙为核心,以秦淮河、明城墙为纽带,集中体现明清南京老城传统风貌的特色片区。


20日上午

参观河西新城
第一站:河西滨江地区

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当大家来到河西滨江风光带时还是发出了连声赞叹。秋雨打落片片梧桐,挨着江边,慢行绿道,古树名木,黄的、绿的、红的......漫长的冬季开始之前,在这里感受到了多彩的秋色。



滨江地区作为南京面向长江的门户,是彰显城市特色、展现大江风貌的重要区域。这里的规划凸显“景观多样、宽度多变、文化多元、岸线多折”的总体特点,打造“最精彩的形象展示窗口;最重要的市民休闲区域;最具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第二站:河西中央商务区

河西CBD位于河西新城核心区域,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第二大中央商务区,也是南京着力打造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



该地段维持城市规划中确立的格网形态,并形成各具特征的城市街区。建筑群沿中心绿地轴向展开,是该地段确立整体特色的结构性城市元素,不走高冷范儿,绿树成荫,花木繁茂,焕发蓬勃生机。



第三站:河西青奥轴线青奥轴线是指河西江山大街沿线地区,地标建筑包括南京眼步行桥和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江在城中,城在江中,它是南京都市区进入主城南部重要的景观轴线,汇集当地民生文化,以会议展览为主导功能,同时也是与江心洲联动的休闲旅游服务基地。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北侧,由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屋面全部采用GRC板安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设计师对建筑外观的要求,该项目也是中国体量最大的GRC板安装工程。



南京眼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河西新城青奥轴线中轴,是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羽翼般斜拉的钢索振翅向上就像竖琴的琴弦,行人穿行其间犹如琴弦上跳跃的音符,是南京的新地标也是南京的新景点。

城市风貌特色是城市重要的竞争力。为发掘、保护和弘扬城市特色,南京出台了《南京市城市设计技术导则》等一系列文件,按照总体、片区、地段、地块四个层次,组织开展了一批城市设计。从宏观层面梳理、建构城市特色体系,在微观上保护特色要素、引导城市建设。注重城市特色彰显、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文化传承、注重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转变。

参观了南京老城和河西新城的部分代表性城市设计项目,他们有话说——
点击“阅读原文”看南京规划“大咖”说

本期编辑:王虎 俞又丹


    关注 南京规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