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读西游沙僧一路苦心积虑!为何只拿到一个罗汉编制?

 

沙和尚为何只拿到了一个罗汉的编制?...






文:明智金蝉(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前文咱们讲到,沙僧因为曾经失去过一切,又曾经因为失去而饱受摧残,因此,当他再次看到重新来过的机会,心里倍加珍惜。

讲到这里,有人要问了:“沙僧当年当公务员的时候,仅仅因为失手打碎了琉璃盏,就被判了死刑。就算有赤脚大仙求情,也还判了无期。如此伴君如伴虎的工作,沙僧为什么还要一门心思想要回归体制内呢?”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生理需求。

在西游世界里,如何躲避生死劫难,是所有神佛妖共同努力的方向。男主孙悟空,为了长生曾经踏遍五湖四海,万里山河;取经路上的妖魔,为了长生,甚至不惜与战斗力一流的孙悟空正面冲突,为了长生,不惧如来报复,一心想吃唐僧肉;为了研究如何躲避生死劫难,甚至连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也做起了人口贩子,拿童男童女做起了临床医学实验(本条观点采信白马老师观点)。

但是,如果能够拿回天庭编制,或者得到灵山招录,那么就能靠指标拿到长生灵药。试想,这样的诱惑又有多少人能够抵御,何况沙僧还曾经享用过编制带来的无穷好处,所以对回归编制有着天然的欲望。

其次,精神需求。

无论古今,体制一直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曾经一心追求长生和自由的孙悟空,也一次次在玉帝许下的虚位里沦陷;清新脱俗、博学风雅的黑熊怪,也主动创造机会,当起了珞珈山的保安大队长。

我们反观牛魔王,哪怕他本事滔天,富甲天下,也最终在三界的围剿中妻离子散,落得身败名裂。还有能力逆天的九头虫,战斗力爆表的大鹏怪,都不能逃脱或流亡或囚禁的悲惨命运。

可见,体质内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它所带来的好处却也是无法估量的。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沙僧一心要回到体质内的原因了。

虽然如此,但被贬流沙河受尽痛苦折磨的经历,仍然给沙僧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打击和心里阴影。如果当时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沙僧其实应该接受心里评估和适当治疗的。从沙僧后来的行事和做派,我们可以断定他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

在流沙河的那些年,沙僧每周都要经受飞剑穿胸肋百余下的痛苦折磨,饥渴难忍的时候,便出波涛寻个行人充饥。经历着看不到希望的痛苦,还要靠吃人度日,这种生活,对曾经春风得意的沙僧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想来,在每个孤独的夜晚,躺在冰冷的河水里,手里盘着冷冰冰的人头骨,沙僧也会怀念当年的快乐生活。更多的时候,怕是也会对曾经的机关生活,做着深刻的反省。

自从加入了取经团,沙僧好比枯木逢春,想想功德圆满的那一天,又能拿回曾经被砸扁的铁饭碗。取经事业的成功,也随之变得像生命一样重要。然而,曾经痛苦的经历,也让沙僧变得无比的小心谨慎,在取经的路上,他变得隐忍,腹黑,谨小慎微起来。



有人曾经这样调侃沙和尚,说整部书沙和尚只说三句话:

1、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2、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3、师傅,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

虽然是段子,但也直接反应了沙和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然而,沙僧比任何人都更加看重取经事业,他心中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拿回编制,重返天庭。

当遇到灵山为唐僧设置的“过家家”一样的关卡时,或者遇到背景强大的妖魔时,沙僧又选择隐忍,装傻充楞。

然而,一旦有谁威胁到取经工程的顺利进行,沙和尚一定会挺身而出。西行途中,取经团先后经历了“四圣试禅心”、“大战黄袍怪”、“真假美猴王”等几次严重威胁取经事业成功的灾难。在这些灾难里,沙僧几次一反低调的常态,像打了鸡血一样积极主动起来。

当然,在西行路上,沙僧也充分表现了一个机关“老油条”的素质。

沙僧从来不会冲撞领导。唐僧一直都是取经团的最高领导,然而刺头孙悟空一直不服,不断挑衅领导权威,当领导批评教育的时候,还会公然争辩顶撞。因此,孙悟空三次被驱逐,无数次被念紧箍咒,受尽了痛苦和屈辱。

沙老三就不会这样,他通常会说:师傅说的对;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大师兄,师傅说得对。

沙僧很能抓主要矛盾和事情关键。上文咱们讲到通天河的故事,当八戒整蛊悟空后,让沙僧抛下孙悟空,跟他一起去降妖的时候,沙和尚心中冷笑一声:“若无他来,我不与你去。”这话让躲在一边的孙悟空听了,受用得浑身的猴毛都炸了起来。

沙僧熟谙人情世故,从不得罪有后台的人。在红孩儿的故事里,当孙悟空高高兴兴要去与红孩儿认亲的时候,沙和尚一语道破真相: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猴子跟牛魔王几百年不见,认的什么亲。不听劝告的孙悟空,最终果然因此付出了一条“满血复活符”的代价。

而在通天河的故事里,悟空三人准备抓妖怪救师父的时候,沙和尚告诉孙悟空,我们两个把妖怪勾引出来,大师兄你来打好吗。最后发现金鱼精果然背景深厚,竟然是取经团直属上级观音菩萨的宠物。

有人说:“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请各位看官不要唱出声来)

沙和尚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雨,然而他总是想要躲在别人的雨伞下;虽然他也把握了生命里的每一分钟,然而总是在如何推卸责任的泥淖里越陷越深。

一路走来,沙和尚一直隐忍,关键时刻腹黑无比,把一个“老机关”的价值观和理念表现的淋淋尽致。但灵山大老板毕竟不是真的吃素,取经团一路的表现,如来心中清楚无比,所以沙和尚也只拿到了一个罗汉的编制。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隐忍并不一定是好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很多时候也是要不得的。    


    关注 白马晋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