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家庭成长 P.E.T.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的发展历程

 

所有的新鲜事物一样,P.E.T.的发展也历经了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初期)50年代...



所有的新鲜事物一样,P.E.T.的发展也历经了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初期)

50年代初期,Gordon在某咨询公司工作三年后,他开办了自己的咨询工作室。一开始他是为公司领导层作顾问。后来他也开始从事问题儿童的心理咨询。这些孩子往往是由父母带来或是学校转介过来的。这些孩子被父母和老师帖上“情绪困扰”、“神经质”、“不适应环境”或“行为不良”等诸如此类的标签,并被认为需要心理辅导和精神疗法以此来治疗他们的“疾病”。可是Gordon博士很惊奇地发现,这些孩子实际上很正常一并没有情绪困扰。并且这些孩子大多数认为,是他们父母老师有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有问题。孩子能开放地和他谈论他们的家庭争论和冲突;他们描述他们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事件。他们抱怨父母和老师不听他们说话或理解他们。孩子经常跟他说的话是,“我从来没有过用和你谈话的这种方式和父母交谈过。”而他在与这些孩子的父母的沟通中发现,这些父母并不认为自己需要治疗。Gordon觉得,这些父母在处理生活中的事情上很有效能,如他们往往是一个大公司的管理者,有效地管理着公司的多种事务,可他们却常常抱怨他们的孩子不听他们的话,或根本就不和他们说话。虽然父母和孩子看上去似乎都不需要或都不想接受治疗,他还是尽量去帮助他们。但是,随着咨询的深入,当Gordon突然意识到问题并非出在当事人身上,而是出在他们之问的关系(他们彼此沟通的方式)上时,他的想法改变了。他意识到用于改善上下级关系的一套技巧也同样适用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这时,要创办一个促进亲子关系,专门针对父母的培训课程的想法,开始在他脑中形成雏形。Gordon设计的这种课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具体地告诉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也没有提供当父母训诫孩子时所能用到的具体的解决方法。他所做的只是为父母提供了一套特别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技巧,以及知道何时并怎样运用这些技巧的方法。

(2)成长阶段(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

经过前期的积累,Gordon于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创办了第一个父母效能训练课程,其中有14名父母参加。最初P.E.T.模式并不全面。P.E.T.课程向父母教授了积极倾听和冲突解决双赢法的技巧:当孩子有问题时,父母要运用积极倾听法来听到孩子的心声,用冲突解决双赢法来解决问题,满足双方的需要。可是父母抱怨还是缺少一种当孩子给他们造成问题时能马上用到的技巧。Gordon经过反复思索,设计了一种技巧:“我一信息(I-messsage)”即当父母感到孩子的行为给他们造成困扰时,他们用”我一信息”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妨碍了父母,导致父母的合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通过这个技巧使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此时包括了“积极倾听、我一信息及冲突解决双赢法”的P.E.T.模式已经发展的比较全面,父母可以彻底地改善与孩子的关系,确保他们双方的需要一直都得到满足。他们不必是严厉的戒律执行者,但也不是容易被打败的对手——他们只会是他们的本来面目:真实的人。Gordon鼓励参加P.E.T.培训父母,告诉那些未参加培训的父母他们接受P.E.T.训练后亲子沟通有所改善的事实。结果P.E.T.这个培训课程就像野火蔓延般在全美流行起来.

(3)繁盛阶段(70年代初至90年代)

随着P.E.T.课程在全美的日益盛行,同时也在出版商的强烈要求下,Gordon于70年代初出版了《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此书的上架也标志着的P.E.T.初步繁荣阶段的到来。由于此书,让更多的父母了解到P.E.T.,并很容易地学到P.E.T.模式.Gordon在此书出版后频频应邀在电台和广播节目中谈论P.E.T.的理念.一时间,《父母效能训练》一书售出了一百多万册,有25万父母修习此一课程。来自美国各州以及国外的八千余名专业人员,为了取得在其各自社区中当讲师的资格而参加了训练班。全美一时兴起了P.E.T.热潮。为此《纽约时报》称P.E.T.为一项“全民运动”Gordon于1974年创立了Gordon国际培训公司,这标志着P.E.T.进入了全盛阶段。Gordon国际培训(G.T.I.)公司运用Gordon模式(Gordon Model)给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提供改善各种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上下级关系)的培训、产品和服务。Gordon国际培训(G.T.I.)公司的创立也扩大了以Gordon理念为基础P.E.T.在全球的影响。

(4)继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P.E.T.再版,到此时为止,这本书已经以28种语言出版并售出了600多万本。有25个国家超过一百万人参与了这项课程。P.E.T.对西方的家庭心理学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它在美国及世界许多国家风行了几十年,P.E.T.是西方近代第一个以技巧为基础的父母培训课程。自从P.E.T.诞生以来,就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研究,并有许多研究表明它能从根本上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沟通技巧P.E.T.给以往认为奖惩,训诫对教养孩子来说是必要的家庭教育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将人本主义中的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思想应用于家庭教育心理学中,将人际关系理论应用于亲予关系互动中,这些创举都给西方的家庭教育心理学方面带来一定的启示.

P.E.T.给我国家庭教育带来的启示

“有一项中、美、日三国的联合调查,比较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美国、日本两国中学生在所佩服的人物中,前三位必有一位父亲或母亲。日本调查结果顺序: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美国调查结果顺序:父亲,迈克·乔丹,母亲。而中国的上千名学生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了自己喜爱的偶像明星之后。”中国孩子的父母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的孩子。可是这项调查结果却表明,“中国的孩子是最看不上自己的父母”。又据我国学者对中国孩子,父母两个方面的多项调查显示:一方面是孩子对父母对其实施的教育“不满意”,“不喜欢”,直至“恨”他们的父母,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教育感到“忧虑”,“灰心、苦恼、失望”,“无可奈何”,“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办”等。”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教育并不成功.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否,根本在于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教养方式。中国家庭教育观念有着“当父母不须受教育”的愚昧观念,认为好父母是天生的。有了孩子就可以做好父母,不重视父母的教育和培训.那么,对父母的教育和培训真的不重要吗?非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上,鲁迅先生早就意识到教育父母的重要性,首次提出要专门“为父母开办父范学堂。”又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在1937年的一篇题为《怎样做父母》的文章中,专门谈到了父母学习的重要意义。事实上,三百六十个行业,行行都要培训。凡是与人有关的工种,像医生,律师。教师,警务人员则要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毕业后经考核才能上岗。而父母这个行业,却不需要任何培训,只要孩子出生,就可以走马上任。无数沉痛的事实告诉我们,父母教育孩子要先培训,取得“上岗证”,然后才能上岗。不经培训的父母,犹如无证行医,要出医疗“事故”的。家·成长致力于向父母分享有效能的亲子沟通方式,协助家长将人本主义精髓运用到孩子教育和创造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同时也注重家庭关系中夫妻及子女之间的沟通和成长。



如何加入「爱·成长」:1,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爱·成长工作室”或右上角,选择关注。2,后台回复【微信群】,加入我们微信交流群。


    关注 爱Growing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