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式批评

 

钓鱼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它与批评有什么关系呢?与班主任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且听素兰娓娓道来。...

学然后知不足
16日


在珠海市香洲区香山学校内,我和黛娜、小辉、王璟三位美女老师一起聆听了专家们有内涵、有智慧、有情怀的班主任讲座,受益良多。尤其是黄百央老师,一位幽默风趣、有亲和力、有喜感的班主任,让我们惊喜连连。从她的故事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个性,老师的魅力,班主任的艺术。她的钓鱼批评策略,让我们深有感触:原来,班主任工作的套路如此之深!
面对学生犯错,作为老师的我们,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理所应当。然而,不管我们是直接指出,还是苦口婆心的劝导,结果通常都是只感动了自己,却无法感化学生。中职生行为习惯问题和个性问题较为突出,累积已久,如果我们还是以寻常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些“过来人”都已经熟悉我们的套路了。试问,我们这些个性张扬,叛逆好强的学生,对于我们的谆谆教诲,听得进去吗?不入其心,何以化其行?或者,我们可以尝试这种钓鱼式批评。
引鱼上钩,鱼饵是关键

批评就像鱼饵,需要精心设计。越是新鲜新奇的鱼饵,越容易吸引鱼儿上钩,何况我们面对的多数都是些“好奇宝宝”。黄百央老师的分享中,有位学生以“梦想”为主题作文,聊聊不到100字就敷衍了事,在结尾的地方写下了希望能老师能手下留情,给个及格的梦想。“分数靠自己就能争取,送你20分满足你及格的梦想,这20分请在期末时还给我!”,这是黄百央老师的批注,仅仅是这一句点评,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心思,建立师生了信任,让学生明白认真付出才有收获。同时,也为以后的教育埋下伏笔,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智慧。
要放长线,方能钓大鱼

不是所有的鱼,都可以一次上钩。钓鱼如此,班主任工作也如此。学生的某些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我们一两次的批评就与就能成功转化。批评教育,有时不能立见成效,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表面上看似没有什么效果,但日积月累,量变终能达到质变,可谓是“无为而无不为”。
刚柔并济,收放要自如

有经验的钓鱼者,鱼线时紧时松。有时候,我们的批评严厉不留余地,这样的批评,直接触及学生的内心,容易让师生间的关系有隔阂。此时,适当拉开来师生的距离,将手中的鱼线适当放松,再适时在收紧,或者,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近。比如,黄老师在严厉批评学生后,师生关系一度僵化。过年时,黄老师主动给学生发了这样一条短信:“外面下着雨,犹如我心血在滴。自上学期严厉批评你后,我们此后再无交流。但是老师想要告诉你,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你……”严厉的批评之后,再向学生伸手,是不是就像苦药之后的一颗糖,苦也变甜了呢?
‍精彩纷呈,展名家风采‍
本次学习中,不仅仅是黄老师的钓鱼批评,还有刘黔欣老师的“真人图书馆”、李东生老师的“珍珠-项链法”、陈斌老师的“班级微电影创作”,都精彩纷呈。班主任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注 老班的五味人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