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院设计师养成计划

 

我们在这里等你加入,期待和你一起度过美好的四年时光。...



设计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秘组织?

怎么才能成为一名设计师?

广院设计邀请你加入广告学院设计系的

\ 设计师养成计划 //
课程设置
初入广院,刚刚成为预备设计师的你会收到一份学习计划,计划囊括了在校四年的全部课程,设计系课程包罗万象,设计系的老师们各显神通,引领大家踏入设计之门。

“设计史”带你走进设计的历史长河,“设计概论”教你静下心来感悟设计,“设计思维与训练”陪你脑洞大开。大学的你可不能丢下画笔,“素描色彩”让你画的停不下来,“电脑图像设计”使电脑屏幕成为你大展身手的新的舞台。

“书籍设计、CI设计、字体设计、网页设计、摄影基础、会展设计、信息设计、媒体设计、影视广告、美术市场”……总有一门专业课能让你沉迷其中。依托于广告学院的天然环境,“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概论、新媒介概论”领你从更宽广的视角重新感受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预备设计师们一点点的成长。

☞ 寄语未来

☞ 你好,设计!
活动讲座
课余时间预备设计师们并不无聊,广告学院和设计系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和讲座。

广告博物馆里除了展品外还藏着无数讲座。博物馆奇妙夜,LxU与你分享如何进行团伙作(设计方)案,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然带你领略玉器手作之美,广告圈制“毒”师教你如何制造病毒营销……

☞ 设计讲座 | 让信息更动人:LxU内容营销与设计创新分享会

☞ 设计讲座 | 广告圈著名制“毒”师教你制“毒”

☞ 设计讲座 |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然带您领略玉器手作之美





小学期大家从定福庄飞向景德镇和西递与陶瓷和山水共处,潜入印刷厂探索书籍的从无到有,与漫画师谈笑风生碰撞出一朵朵创意火花。

☞ 设计+小学期 | 学习?跳舞?小学期不如印刷

☞ 设计+小学期 | 很高兴在西递遇见你

☞ 设计活动 | 不期而遇的艺术魅力——河南钧瓷考察之旅



设计作品
吾系有设计师初长成,但可不能养在深院不让人识。经过了初步的设计学习,小设计师们逐渐有了自己的创作。

二年级的小设计师在一百多天里每日创作一幅海报,进行着一场关于坚持的修行。擅长相机的小设计师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着他家乡的故事。五位广告学的同窗制作了广告学院的形象片,用各自独特的风格描述阐释着广告学院……

☞ 设计作品 | 1/24的坚持  1000℃的热爱

☞ 设计作品 | 老茶馆:记录成都的历史细节

☞ 设计作品 | 开学啦~闰年多一日,广院多惊喜!



各种设计奖项也少不了大家。

10级本科学生张芃插画作品获“GDC15平面设计在中国”学生组平面设计类提名奖。15级研究生庄岩的字体设计“游园体”获汉仪第二届字体之星字体设计大赛三等奖,入选第二届中国国际大学生设计双年展。11级学生陈粤的毕业作品《自愈》成为了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设计双年展”入选作品,用身体的图像去感受身体,她也由此获得了“2015年度华灿奖优秀新锐设计师”的称号。

设计系与广告系强强联合,由不同专业组成的aha小组披荆斩棘,从大一开始斩获了校内外大大小小的广告及设计比赛奖项。可是,金奖银奖不如你。

☞ 设计作品 | 字游园林

☞ 设计作品 | 金奖银奖不如你

☞ 设计作品 | 用身体的图像去感受身体



游学与留学


“不说对错,不论是非,不计得失,认真对待自己,这也许就是游学的意义。” 进入设计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设计师们决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15年夏天,设计系的三位小设计师去到了英国,开始了为期两到三周的游学生活。他们选择了一些感兴趣的课程,比如戏剧写作、舞台表演,遇到挑战的同时也有开心和骄傲;他们感受到中英学习态度的不同之处和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他们也会和各国的交流生一起游戏,分享各自的经历。在游学中,有酸甜苦辣,也回味无穷,留下很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 设计+游学 | 我有假期,你有故事吗?





有的同学去往挪威奥斯陆,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圈里留下脚印,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还有同学去往台湾交流,感受到台湾的文化风貌和城市的历史......无论是否带来新的知识,游学总能让人有新的感悟,反思生活的态度,重新审视专业的设计学习。

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找到新的自己。

☞ 设计+游学 | 极昼永夜,绿光星辰 ——我的挪威交换生活

☞ 设计+游学 | 陈麒玉:宝岛二三事

☞ 设计+游学 | 恐惧是拐杖,不是枷锁——北非摩洛哥游记

☞ 设计+游学|阿菜:我在台北的129天



留学奥斯陆的生活


宝岛二三事
除了出国游学,我们也会拥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交换生留学生同学们。来自台湾铭传大学的蔡荃在2014年来到设计系做交换生,不同的生活带来新鲜的感受,和同学们的共同学习共同出游,地域的差异为她带来新的设计灵感。2012级也有一群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同学们,和中国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四年的本科学习,也创作出很多兼具创意和社会关怀的设计作品。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思维活跃,乐于学习,不同文化的碰撞,也为我们的本科生活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回忆。

☞ 设计+游学 | 蔡荃:北京的五个月为我带来灵感

☞ 2016毕设故事 | 韩国留学生:社会关怀与设计创造的相遇


台湾交换生与2011级设计专业同学合影


韩国留学生作品及合影
毕业设计
转眼间,我们的设计师完成了四年学习生涯。

广告学院设计系的毕业展览,作品形态呈现出多元的设计形态,反映出了边界消融、意识自由的专业学习。2016年,设计系2012级的设计师们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完成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无形之行”毕业作品展。

“无形之行”意为“不可思议的创造”,暗含了设计系学生诸多的可能性,展览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独特、活跃和自由都反映出学生的特质和设计系的教学理念。

☞ 2016毕设故事 | 一场充满无限可能的展览即将开幕…


设计系2016毕业作品展主视觉
毕业作品种类丰富,既有传统的VI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设计等设计作品,也有包含互动形态、信息体验、艺术等各种形态的作品。

在广告学院的专业背景下,传媒与设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不同的设计形式开始延伸和融合,造就设计系学生设计作品多元的形态。同学们的作品中有对木制手作和定格动画的设计实践;有着眼人类未来的人机交互设计的项目研究;有通过书籍和动态插画的形式展现童年生活的;也有通过字体设计研究汉字语义表达的设计作品......




俞宸睿 Automata定格动画&作品《武松打虎》
安格思 奥迪MMI手势交互设计
李宁静 《自己玩》


刘梦词 《梦词》
可以看出设计作品的形式之丰富,主题之多变,很难用某一种形态来定义,充满了生机和创造力,体现了设计之于人,设计之于社会,设计之于未来的价值。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表达,而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的思考。

借用设计系芦影老师的话来说:“‘无形之行’的展览作品,既是传媒背景赋予设计弹性生长的潜能与活力,也是思想和个性作用于理想目标的结果。唯有梦想,可以驱动手,敞开心,脑洞大开,设计出属于每个人的小奇迹。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时间并非无形,所有探知和创造都已获得真实的回馈在今夏盛放。”
毕业与立业


四年的学习本科学习后,设计师们走向属于各自独特的未来。

大多数情况下同学们会有以下几种毕业去向:国内升学、出国留学、就业和创业。对于设计这样一个实践学科来说,无论哪一种毕业去向都会是不错的选择。首先,从国内升学来说,同学们通过保研和考研两种方式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进行研究生的学习。而在过去的两年中,设计系有很多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本校、清华大学等院校继续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比如,今年毕业的2012级就有两名同学分别以全国第一和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 设计考研 | 喻启慧:为了更好的自己

☞ 设计考研 | 方佳 :考研就是一个战胜自己的过程

☞ 设计考研 | 陈粤:当然会害怕,但也要接受自己的选择



喻启慧 插画作品
方佳 毕业设计《目记》
出国留学也是设计系学生毕业选择的热门。很多同学去往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艺术院校进行深造,如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爱丁堡大学等。2010级的王墨石同学就去往了位于纽约的Pratt Institute进行学习,虽然经历了课程抽象的理解问题,语言的障碍等各种困难,但在一年多的学习之中他也体会到设计的本质和设计应有的厚度。2011级的耿文懿同学,2016年去往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插画专业读研究生,体会到的更多的是自我营销与沟通的重要性。

☞ 设计+留学 | 王墨石:纽约,赋予了每个人做梦的权利

☞ 设计+留学 | 一封寄往纽约SVA的推荐信…


王墨石 设计作品

耿文懿 插画作品


而在就业以及创业的部分,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例如,2007级的李雨和魏婷婷在2011年毕业之际创立了工作室LxU,在互动创意领域备受关注。在创立的五年间,LxU输出了大量在客户、广告圈及大众消费者间皆广受好评的年度佳作。今年也分别在北京人文艺术中心和中国广告博物馆举行了他们的五周年作品展览。除此之外,还有设计工作室Aline studio,KangQing&Kiki 独立设计师品牌,V+H LivingArt Lab生活美学实验室等等都是由设计系毕业生所创立的工作室和品牌,他们不仅受到了业界的肯定,也吸纳了一部分设计系的毕业生资源。

☞ 设计+活法 | LxU:你离年度最佳创意最近的一次

☞ 设计+活法 | Aline studio:动态海报 - 用更轻简的交互靠近受众

☞ 设计+活法|猪傻傻的设计表情
☞ 设计+活法|康清:设计天然属于我的生活
☞ 设计+活法 | 巴 一:学过设计才这么懂生活


LxU 设计作品&五周年展
Aline studio
阿里聚划算的全民助奥


康清 KangQing&Kiki金面骨瓷盘


巴一 V+H LivingArt Lab


就这样,小小的你一步一步成为了一名设计师。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你总能遇见独特的故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广告学院设计系永远在这里,等你,陪你,送别你。
这里可以提供给你自由的空气,
给你欣赏设计世界风景的窗口,
给你尽情创作的空间,
给你展示创作才能的舞台,
除了创作的天赋无法给你。
编辑:高晓宇 谢雨圻

审核:巫   濛  杨   蕾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设计系官方微信公众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广院设计
©2016 广院设计 保留所有权利

投稿邮箱:cucadd@163.com


    关注 广院设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