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的坚持 1000℃的热爱

 

每天拿出一个小时进行一场关于坚持的修行每天燃到1000℃烧掉所有荒芜。...

每天拿出一个小时进行一场关于坚持的修行
每天燃到1000℃烧掉所有荒芜。
2016年一月一日那天,平平淡淡,不疼不痒,没有太强烈的新年感受。和朋友出去吃了个饭,出门时我抬头看了看天,2015年的最后一天和2016年的第一天通过雾霾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仿佛时间的概念也被一同模糊了,这种静悄悄的方式反倒令人惶恐,一年可以不知不觉的这样过去,那么一辈子也可以回想过去的2015年,每天没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没有几件下决心去做的事真正坚持下来,时间的存在像一场阴谋要不动声色的抹杀掉每一个人的存在,那一刻我意识到,纵使不求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什么,至少我的每天都能清晰的过去,有点什么抓得住的东西去纪念,至少我能心无杂念的去坚持一件事,于是每天一幅海报的想法很自然的就出现了。这些海报平均用时在1小时之内,几乎每天都是10:30以后开始做,抢在12:00之前发朋友圈,紧张又刺激,选择发朋友圈只是想记录一个连贯的过程,和点不点赞没关系,但还是要感谢每天支持我的朋友们。
 坚持把这篇推文看完吧。坚持到最后总有惊喜。

第一张做的奇丑无比,发到朋友圈都没人点赞,不过还是莫名奇妙的开心。

第二张,周六,上了一天双学位的课,什么也没听进去,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三张,看了一天电脑,眼球要爆。



第四张,努力从无聊的一天中找闪光点,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必要纪念,受电影《美国丽人》的影响,试着从塑料袋一般的生活中找不同点。

第五天,去看了百老汇原班人马演出的《歌剧魅影》,被一种畸形的爱情感动,以自己的理解做了张海报。

第六天,又是无聊的一天,向往丰富多彩。



第七天,快节奏的信息时代,快的变形了都跟不上。

第八天,那几天的状态一直是白天实习,晚上做期末作业,周末双学位,没有喘息的机会,生活像一团乱麻但还是要快进。



第九天,呵呵,一天又无聊的过去了呢。

第十天,忙里偷闲晒了十分钟太阳,背景的红色和暗红色色斑是闭上眼睛看太阳的感觉,嗯,闭着眼也能看见的幸福。做到第十张的时候发现,生活本身是无聊的,但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它比你想的还要无聊。尽管如此,每天做海报仍是我最大的乐趣,一天中做的所有事都是在为海报找灵感,时间也终于真正属于我自己了,过去的每一天最有感触的点都被浓缩在一张海报里。
(由于每天都有一张,太多放不下,下面就挑着放啦~)





等公交时低头发现盲道砖的凸点能连成26个字母。

一天过去了,只能想起一碗鱼丸河粉。



冷。



快过年的北京越来越冷清。

一连三天都在不同车厢与同一个优雅的女人相遇,做完这张海报准备第四天给她看,结果直到今天再也没遇到,也许以后也遇不到了吧。







123日,最值得纪念的是能把一切冻住的温度。



什么意义都没有的海报,纪念一个新发现的效果。



一个发呆时的灵感:改变带来机会


归心似箭,在外游荡了这么久终于决定回家了。
开始厌倦新年祝福,但仍享受其中。
即使每天做一张海报,时间还是快的让人不安,转眼2016就过去了39天,把1-39重叠在一起,朦朦胧胧,浑浑噩噩。

立春没觉得春天来了,倒是无意中看到空中的风筝一瞬间感叹春天真的来了,风筝仿佛是春风的具象化,借用柳永的一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和朋友聚完餐一同逛书店,互相推荐了书,感觉生活照进了一束不一样的光。



淋了场春雨。



我的大学。



过度关注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一个人在北京的元宵节,外面越热闹就越冷清。



开学之后女生聚在一起的话题总离不开发型。

二月最后一天,做个好梦,不要再被流逝的时间吓住。



一天吃吃饭就过去了,早饭没吃多久就到了午饭时间,午饭还没消化又该吃晚饭了。

对与错只是不同时期的同义词。

惊蛰,用小虫子拼成声波,属于渺小生命的High歌。



用女性特有的双X染色体拼成千斤顶,撑起整片天,妇女节,歌颂伟大的女性。
敢于质疑需要勇气,尽管万般犹豫,也要勇于指出。



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我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发现这恰巧是一上一下的关系,于是用箭头表现龙和雨。

城市扩张是一种带来自我毁灭的野心,欲望越大,绿色越少。

格格不入的思想让你变得格格不入。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交流,只找聊得来的。

渴望沟通,却活在虚拟交流里。

生日,新的一岁希望认清自我,然后依旧自由洒脱。



发现自己的眼高手低,正在好好反省。

信息污染



给情绪一点时间,它总能晾干。



交流


清明节小感,生命即使轻如鸿毛,但它一点也不轻松。



眼界的杀伤力



喝可乐时的愉悦

Forever young
每天的坚持抵消掉了不少荒芜感和虚度感,截止到今天已经做了100多张海报,“穷思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我做海报的心得体会,每张海报都在浩荡无际的时空里,画着一条短到不能再短的轨迹,希望这条轨迹一直延续,最终圈画出一片繁茂的精神领地,效忠于最真实的自己。


中国传媒大学
2013级
广告学院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方向  王滢




编辑:刘丰慧

审核:杨蕾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设计系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长按下方图,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广院设计

©2016 广院设计 保留所有权利


    关注 广院设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