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心至诚才能行至孝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你的世界不过是你内心的投影,所有的幸福与外在无关,只与内心相连,阳明心学为他人指引心...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你的世界不过是你内心的投影,所有的幸福与外在无关,只与内心相连,阳明心学为他人指引心灵之路,开启正见,启迪幸福之门。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学概括

心至诚才能行至孝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

释义:如果己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而这颗孝心必是至诚至敬的。

人生启迪:孝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表里如一的孝就没有真心实意的爱。在孝敬父母时,我们要发自内心,真心地为父母做事,用一颗真正的孝心让父母开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尽到孝道了。

诚实的行孝,发自内心的情感,一颗单纯而善良的心不止于行孝,在其他方面别人也能感受到,只有至诚才能打动别人,修心就是也要修到有一颗至诚的心,做事无往而不利,所以这颗心就是宇宙的心。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关注 imarin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