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人胜节”

 

正月初七正月初七为人节,源于古代汉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从初一开始,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

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2016年2月14日是正月初七。

据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从初一开始,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

所以,这天是人类的生日。民间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人日”是个古老的节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人日”的习俗……

带人胜
“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据说是古代荆楚风俗,妇女们于人日(农历正
月初七日)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剪彩或镂刻金箔为人形,贴于屏风或戴在发上,以讨取吉利,称为人胜。


吃面条
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
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吃七宝羹
“人日节”的汉族民俗,因地区而不同,有的地方吃面条,取健康长寿之意;有的地方吃用芹菜(勤快)、大蒜(划算)、葱(聪明)、韭菜(耐久)以及鱼(有余)、肉(取富足之意)、米果(取团圆之意)等做成的“七宝羹”,借七种菜的谐音或寓意,祝福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家庭美满幸福。

也有一种说法是:南方一些地区,汉族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但,这道马来西亚的“广东菜”,并不符合广东人过年不吃鱼生的习惯。而“七彩鱼生”好似也出自于“七宝羹”,不能确定此习俗是否有误传,故此,不录于此。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这一天,当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街头出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的亮丽景观。各处庙会也在这一天掀起客流高潮。游人明显比初一到初五多。
少男这一天要着意打扮,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朝气,少女要自制人胜、花胜饰物自己佩戴或相互馈赠,显示自己手工技巧。这是一个展示青春美的日子,也是家庭主妇在家忙活几天节日后可以上街游玩的日子,更多的人是为自己的儿子、女儿挑选配偶,以便正月十五后托媒人去提亲。
“人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知道它的人很少。但,这个“以人为本”的节日却饱含着对先祖的崇敬,对平安的期盼,对未来的祈愿,却是与现代人们的向往毫无二致……


    关注 楚唐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