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左传(七十三)

 

❖ ❖ ❖读 左 传文 | 水调歌头二十三年,庚戌,公元前六七一年。周惠王六年、齐桓十五年、晋献六年、卫惠二...

❖ ❖ ❖读 左 传

文 | 水调歌头
二十四年,辛亥,公元前六七零年。周惠王七年、齐桓十六年、晋献七年、卫惠三十年、蔡穆五年、郑文三年、曹僖公赤元年、陈宣二十三年、杞惠三年、宋桓十二年、秦宣六年、楚成二年、许穆二十八年。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此年建丑。

葬曹庄公。

此事传文并无记载。

夏,公如齐逆女。

此事传文并未记载。公羊传记载:「亲迎,礼也。」谷梁传记载:「亲迎,事也。」然考据春秋与左传,诸侯出境亲迎,未必为当时之礼。鲁文公四年传文记载:「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然则诸侯娶妇,必使卿出境迎,然后为礼。故桓公三年娶妇,公子翬如齐逆女;宣公元年娶妇,公子遂如齐逆女;成十四年娶妇,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鲁隐公二年,鲁伯姬嫁于纪,纪使其卿裂繻来迎,故传文记载「卿为君逆」,尤为可证。

秋,公至自齐。

此事传文并无记载。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丁丑,二日。

戊寅,大夫宗妇觌(di),用币。

戊寅,三日。

大夫宗妇为一事,同姓大夫之妇也。谷梁传分为大夫与宗妇为二事,有误。一则古代无大夫见君夫人之礼,二则传文只言宗妇,不言大夫,足见左氏亦以大夫宗妇为一事。

大水。

此事传文并无记载。

冬,戎侵曹。

此事传文并无记载。

曹羁出奔陈。

此事并无记载。公羊传以「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为一节,又以羁为曹大夫。贾逵以羁是曹国之君。杜预注述:「羁,盖曹国之世子也。」鲁桓公十一年经文记载「郑忽出奔卫」,忽是郑太子,以彼为例子,杜预之说法接近事实。

赤归于曹。

此事传文并无记载。贾逵以赤是戎之外孙,故戎侵曹,逐羁而立赤。杜预注述以赤是曹僖公之名。但史记曹世家及年表均说僖公名夷。自当以经文为正,曹僖公之名为赤。

郭公。

此事并无记载。公羊、谷梁以「郭公」与上节「赤归于曹」连读,一位赤为郭公,曲说不可通,杜预不用,而以此为经文有阙误。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

此句本紧接上年传文「秋,丹桓宫楹」而来,为后人所割裂,分为两截。刻其桷者,刻桓宫之桷也。刻,雕刻;桷,椽之方形者。根据谷梁传,古时之礼,天子宫庙之桷,斫之砻之,又加以细磨;诸侯宫庙之桷,斫之砻之,不加细磨;大夫之桷,只斫不砻;士人之桷,砍断树根而已。自天子以至大夫、士,皆不雕刻桷,亦不红漆柱,则此丹楹、刻桷均不合礼制,故传文记载,「皆非礼也」。庄公之所以如此者,历来注家均以为夫人哀姜将从齐国迎娶而来,即将庙见,故修饰宫庙以相誇。

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hong)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

御孙,鲁国大夫。鲁语上作「匠师庆」。韦昭注述记载:「匠师庆,掌匠大夫,御孙之名也。」

共,洪也,大也。

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di),用币,非礼也。

宗妇,同姓大夫之妇。觌,见也。公使宗妇与哀姜相见。

币,玉帛之属。

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御孙,鲁语上写作「宗人夏父展」。列女传写作「大夫夏甫不忌。」

贽,本写作挚,故人相见,必手执物以表诚敬,所执之物谓之挚。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执玉,诸侯之太子及附庸国君与诸侯之孤卿执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章物,此由各人所执之物不同而显示其贵贱等差。

榛,其果似栗而小。脩,经捶治而加姜桂之干肉。

币为男子所用,今女亦用币,即是男女同贽,而无所区别。

鲁语上及谷梁传皆记载此事,并谓用币为非礼。

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士蒍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游氏二子亦是桓、庄之族。

------------------------------

文章来自网络

回复“读左传”获取连载更新的全部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近期文章:

【读左传七十二】

【读左传七十一】

【读左传七十】

“你最爱的一篇文言文
是什么?”


    关注 爱读古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