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人的春节,昌邑人的年味。

 

昌邑人春节习俗大全。...





春节,即农历元旦。自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把农历元旦转给公立新年使用后,我们的农历新年便没有了名号。好在两年后,经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提请大总统袁世凯批准,给农历新年起了个新名字——“春节”。

春节是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形成了一整套很有意义的风俗习惯。但各地因气候及饮食结构不同,又有一些文化差异,今就昌邑北部地区而言,做一介绍:

在人们的意识中,自辞灶那天就进入了过年模式。“辞灶”就是腊月二十三晚上的活动,也叫“过小年”的。
腊月二十三下午申时刚到,各家主妇就开始忙活啦,先用豆、麦面混合,擀杂面汤,擀好面条后,在锅台碗洞上方的墙壁上,贴上早就从大集请来的年画——灶码。碗洞上摆放香炉和两碟糖瓜,这就赶紧烧火准备下面条。下好面条后第一碗先敬奉在“一家之主”—灶王面前。男主人在院子中烧纸,放一串鞭,然后带全家给灶王磕过头后才能吃饭。



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家房屋地,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后面的两天  ,既要用碾黄米蒸年糕,又要蒸大饽饽、小饽饽、鱼搕子(就是把发酵后的面放在雕刻着鱼图案的木模内,印成鱼状的一种面食),意喻年年有余(鱼);还要煎鱼、炸藕盒等,预备过春节的各种待客熟菜。
男人们要到集市上购买过春节必备的香、纸,蜡烛、鞭炮和待客用的各种食品。



除夕前一天中午,各家各户门上就开始贴春联了,这个活儿大都由男丁来完成。



而女主人多是领着孩子在室内贴窗花,挂年画。

年除夕早上,天还蒙蒙亮,四乡八村就响起了稀疏的鞭炮声。年轻男子要早起挑着水桶到村口水井打水,(去晚了怕水井被打干,就象征着明年一家没水喝。)直到把水缸挑满。女人们赶紧把小米和枣淘好洗净,下在锅内,烧一个滚,就用笊篱捞出晾在簸箕内,叫捞陈饭(意为捞了一年的陈米陈饭,祈愿来年吃饭不愁)。把陈饭米供在天井的供桌上和灶神座下。再切上咸豆腐,撒上菠菜叶,再烧个滚,这就成了陈饭汤啦。男主人在院内焚香燃纸,放小鞭一串,回屋喝陈饭汤。

在陕西昌邑村依旧保留着昌邑人过年挂家堂的习俗
吃罢早饭,男爷们把堂屋正面整理好。大户人家是香几、八仙桌、左右各一把太师椅,八仙桌前垂着绣龙刺凤的桌衣子。小户人家是在床上摆一张小供桌,桌前糊上花纸权当桌衣子。然后在正堂把苇帘子挂起,遮住后窗,再把家堂悬挂在帘子上,左右配上对联,一般是莲花牡丹的花瓶对联或八仙过海的画屏。挂完家堂后,把香几、供桌擦净,靠家堂摆上神主,贫困人家请不起神主,只好写个纸牌位供奉,长辈居中,左昭右穆,依次摆放。神主前摆放五个花瓷供碗,分别盛放着鸡肉、猪肉、鲤鱼、豆腐、炸藕盒就可。供碗前居中摆放香案,两边摆放香筒、蜡台还有一把奠壶。把蜡烛插在蜡台上,把香花好插在香筒内备用,香案内放上麸子(意为富子),上面糊上黄表纸。奠壶内填满奠酒,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主宰和全神发马叠成令箭形,依在家堂左首,把各种烧纸用纸凿打好,划成打,和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银锞盛放在捧盒内,供在案头,把鞭炮放在下首。大门悬挂灯笼。

家堂悬好后赶紧去祠堂悬老影。祠堂的摆设和大户人家差不多,只不过影的尺寸要比家堂大得多,并且是用绫绢做的。上面填写着各位列祖列宗的名讳,正中写着始祖×公,左昭右穆,按照列祖列宗世系、族间排行的奇数偶数,分左右填写清楚。本年故去的老人,晚辈还要用捧盒端着供品,向守影的族长磕头,请人填写名讳。供桌摆放的供品是三牲(即大鲤鱼、猪头和白条雄鸡)。祠堂檐下挂一对诸城刘墉府送来的贴有“清爱堂”字样的圆灯笼,大门悬挂一对贴有“时思堂”字样的筒灯笼。大门对联是:“本支百世,俎豆千秋”。横批:“慎终追远”。



午饭过后,女人们在家围着饭桌包饺子,要预备两顿饭的饺子,其中年夜饭的饺子还有十个包上铜钱(以后换成钢镚),十个饺子包上枣。



男人们拿着纸、鞭炮,在大支下门前聚齐,再到祠堂,阖族聚齐,在族中长者的带领下,抬着食盒,先去祖茔上坟。烧纸、放鞭炮、磕头,恭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再到各支祖茔和各家墓茔恭请。上坟回来,先到祠堂上香、焚纸、奠酒,恭拜于地磕四个头,给列祖列宗安座。再依次到支影、再到各家给故去的老人安座。先辈的灵魂回家过年有三个去处,他们的名讳在祠堂的老影上、支影上和家堂上都有。给先人安座后,男人把院子扫净,用秫秸横三竖四撒满院子,谓之撒陈草。女人烧开锅,把饺子和一缕面条(饺子代表元宝,面条代表钱绳子。)下在锅内煮好,男人上香、烧纸、放鞭炮,奠了祖宗就吃除夕饭。



大年三十的晚上叫“除夕夜”,“除夕夜”俗称“年五更(jing)”。昌邑的农村和全国一样,保留了 “守岁”习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围坐堂屋,诉说着一年来的艰辛,计划着明年的宏图夙愿,象征着平安和团圆。爷爷也会讲一些祖辈治家的故事,孙子若问,爷爷就指着家堂上的名讳或神主说:“就是这位太爷爷,墓田里哪个坟就是他的”,孙子就记下了家族的传承。
而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过年的兴奋劲,纷纷翻出过年的新衣服,穿上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就等着下半夜穿着新衣串门磕头了。



子时已到,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神圣时刻,一家之主的男人在堂屋内先放三个“小鞭”,谓“开门”。然后到天井和大门外点燃灯笼,这时百家灯火齐明,全家齐行动,长者燃烛、上香,先敬天地、财神、灶王、门神,再敬列祖列宗,烧纸有金锭银锞,烧“全神发马”,叫作“发码子”,年轻男子燃放鞭炮。有的男主人还要到街上上香烧纸,磕头接财神。主妇用一个糕坨做底座托着的足三鼎二摞起来的五个大饽饽,分别供在家堂案首左方(对面看)以及天井的供桌上。女人悄悄坐在锅台下用火棒棍子挑着豆秸烧水,准备下饺子,取其“都吉”之意,烧火不准拉风箱,不准大声说话。



水饺下好后,先敬天地神灵,再敬列祖列宗,给祖宗行跪拜礼,再高声念叨着给某某长辈磕头,长辈赏儿孙“守岁钱”。给长辈磕完头后就可以吃年夜饺子啦,吃到包铜钱的明年挣大钱,吃到带枣的来年百事顺。



吃完年夜饭,打开大门,儿孙挑着灯笼在长辈的带领下到本支各户拜年磕头,到支影聚齐,由本支长者端着捧盒,内装香纸,到祠堂给全族列祖列宗上香磕头,给守影的族长磕头。然后年长者回家守着家堂,让婆婆带领媳妇给本支股各家拜年,年轻男子在本支长者带领下,各支股互相团拜后,在祠堂前聚齐,由族中长辈带领一起去外姓的祠堂叩拜,显示了本村自古至今多姓聚居,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到此时天已大亮,拜年基本结束,男丁们又回到家里,全家聚到一起吃早饭。初一早饭是年夜饭的继续,然而却比年夜饭自由,可以说笑着吃饭啦。但每顿饭前必须先给家堂和祠堂列祖列宗上香,表示和先人共同吃饭才行,否则就是大不敬。



初一白天是妇女儿童最活跃的日子,妇女们领着孩子去看新媳妇,孩子的衣兜里就装满了新媳妇给的体己饭——花生、瓜子、糖果、馓子之类的食品。

中午,各家将年前煎的鱼和年糕、饽饽馏上,炒上热合菜,全家围坐一桌,求得是家庭和睦、年年有余、步步登高的吉利。

因年夜“守岁”,初一晚上多数人家都早早休息啦。

人生有两重父母,也就有两重祖父母,那就是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里亲外戚,都要拜到。因此昌邑北部农村有谚语流传:“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拜丈母”。



“初二的外甥大起(于)舅”,也就是说:初二这天外甥给舅拜年,舅要忙前忙后的伺候外甥,而外甥只管拜年吃喝。初二吃罢早饭,娘给儿子把年糕、大饽饽(表示给长辈增寿)装满竹丝篓子,盖上花毛巾,让他们去姥娘家拜年。姥爷、姥娘、舅、妗子等早就候在道口。姥爷、姥娘见到外孙,那亲情一点也不比孙子差。进门后外甥放下篓子就喊着:“给姥爷姥娘,舅、妗子、表哥、表嫂卡(磕)头啦。”少叙家常,等外甥都到齐,就由舅父带领去到外祖本支各家磕头,再到外祖祠堂给外祖家列祖列宗和守影的族长磕头。中午待外甥的宴席是十个、八个大盘,舅、妗子做了服务员,表兄、表弟和姥爷、姥娘难得一年团聚一次,其乐融融。

初三早饭,照样吃饺子,放鞭炮,烧香烧纸,磕头祭奠天地、家堂、灶神。吃完早饭,家堂案首的香燃尽,就将家堂落下,有种说法是:家堂落晚了后辈出懒人。落下家堂后再挂上富贵图或福禄寿三星等吉祥画屏,把神主扣上。年长者到祠堂共同把老影落下,把影放在影盒内,再把供器,影盒妥善保存好,等来年再用。族间的祭祀就算结束。



九点左右娘家侄子来拜姑夫、姑母,待遇一点不比待外甥差,只不过不用姑夫领着到姑父的本支家磕头了,只在姑夫家拉家常、喝茶吃瓜子。

闺(gun)女女婿是高人贵客(kei),初四这天,闺女女婿拜丈母,夫妻双双都到。有的为了和姐姐、姐夫团聚,也可初五再拜丈母,但必须要提前约定好。岳父老大人对众位女婿的待侍,确实丰盛,真是到了倾其所有的地步。众位连襟和岳父老大人环坐一桌,传杯换盏,恭祝泰山、岳母高寿齐天。闺女和闺女女婿都不磕头,俗话说:“闺女头、贵似牛”。

初四过后的许多天里,是姨表亲戚互拜的日子,那就没有明确规定啦。根据亲戚之间的感情,因人因事而宜。

初五是祭祀财神“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和其属下四位正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的日子。俗称“五马日”。户户包饺子,放鞭炮,比较隆重。



初七早上,一些做买卖的户又放起了稀稀落落的鞭炮,煮些饺子,祭奠商丞相比干。民间传说他是“文财神”。在经商中用了丞相的雄才和笔杆(比干)的大略,哪有不发财之理,但一般农户就不庆祝啦。

初八俗称“转八”。意喻“赚发”,就是擀饼庆贺,富裕户擀几张细单饼,贫困户擀几张包皮饼。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昌北地区属冲积平原,附近没有山,只好用煎了的年糕对着碾、磨祭奠一番。十(石)全十(石)美的旋转,又是一个周期。

到此,春节活动基本结束。但严格地说,应该算到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春节。元宵节后面将单独另作介绍。

相关链接:

冬至与春节

我市乡村游跨入电商时代,春节游去处提前看

2017昌邑春晚精彩回顾

来自冰城的问候——东北昌邑村给家乡人民拜年!

从驻罗大使馆传回潍畔的新春祝福

文体界游子给家乡人民拜年!


    关注 昌邑之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