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巍宝山,南诏国第一代王细奴逻的发迹之地

 

独具特色的南诏圣地...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享听途说↑


长春洞是巍宝山后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因殿宇后山岩中有一石洞而得名。

巍宝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南部,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南诏国第一代王细奴罗的发迹之地。
巍宝山古建筑群
长春洞
在巍宝山众多的道教建筑中,长春洞最具特色,在长春洞里保存有一幅绘制于清朝康熙五十四年的百鸟朝凤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传是南诏王始祖细奴逻称王的时候,有一只彩色的凤凰飞到巍宝山上,于是百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巍宝山朝拜这个凤凰,长春洞的百鸟朝凤图就是依据这个神话故事绘制的。
长春洞藏于深山
沿巍宝山路行至谷底,长春洞就躲藏在一片高大的林木后,道教认为,通过自身修养做到清静无为便能长生不老,所以道教建筑多数建于深山幽谷,利于在自然中修身养道。
长春洞布局
长春洞的布局注重道法自然的观念,山门朝北,大殿坐东朝西,这种格局正好对应了西、东、南、北的金、木、水、火四正,加上中央的土,便可五行俱全。
殿内屋顶上的盘龙藻井造型十分独特,这种款式只有皇宫或庙宇里才能使用,斗拱的造型华丽而精巧,更显示出大殿的雄伟庄严。
长春洞传说
传说有群仙人,在这里的山洞中谈经唱曲,每过一千年,洞门大开,能看到仙人踪影,而每过一百年,洞门小开,能听见仙乐阵阵。

据说有人曾听过此乐之后长生不老,为还愿,就在这里建立了长春洞,早在唐代道教就传到了这里,明清以后更增建了许多道教建筑,巍宝山也逐渐成为了道教圣地。

长春洞贵在返璞归真,美在清静无为,身处幽谷,那沁人的花草味会弥漫开来,心境也会变得更加平和自然。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享听途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