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

《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 《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

  • 书名:《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
  • 分类:人类学
  • 作者:柯若樸(Philip Clart)主編,邵雍、唐力行、高紅霞、博安德(Andreas Berndt)、王霄冰(Xiaobing Wang-Riese)、周越(Adam Chau)、徐茂明、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歐理源(Volker Olles)、周育民、田海(Barend J. ter Haar)、百可思(Nikolas Broy)著
  • 出版社: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2-10
  • 售价:NTD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394

《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 内容介绍:

本書出自2010年10月德國萊比錫大學召開的學術研討會論文,是該研討會學術成果的見證,也希望通過雙語模式溝通東西方兩地的學術界並促進日後中國宗教研究的交流與合作。這些論文從主題性及方法論兩方面展現了中國和歐洲學術界針對明清時代至近代、現代中國大陸及臺灣兩地民間信仰和民間宗教的研究,包括地區性宗教生活(如針對江南、河北、山西、福建、四川及臺灣等地)、神靈信仰(如媽祖、龍王、孔子及五通等)、善書、巫術恐慌以及民間宗教團體和社會及其他宗教傳統之間的關係等。

作者柯若樸(Philip Clart)主編,邵雍、唐力行、高紅霞、博安德(Andreas Berndt)、王霄冰(Xiaobing Wang-Riese)、周越(Adam Chau)、徐茂明、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歐理源(Volker Olles)、周育民、田海(Barend J. ter Haar)、百可思(Nikolas Broy)著介绍:

柯若樸:1997 年獲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博士學位,現為德國萊比錫大學中國文化與歷史專業教授。主要科研方向為臺灣民間信仰和民間宗教運動、臺灣及大陸的宗教信仰發展,以及中國古典文學與宗教(10-19 世紀)。出版《Han Xiangzi: The Alchemical Adventures of a Daoist Immortal》(華盛頓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Die Religionen Chinas》(Vandenhoeck & Ruprecht出版社2009 年版)。協助編輯《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03 年版)及《The People and the Dao: New Studies of Chinese Religions in Honour of Daniel L. Overmyer》( 華裔學志出版社2009 年版)。另在《通報》、《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Journal of Ritual Studies》、《Ethnologies》等各類刊物上發表過論文。 邵雍: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專業特長為中國近現代幫會及下層社會史。出版《中國近代幫會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近代會黨與民間信仰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2011 年版)等專著。 唐力行: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專業特長為中國江南地區經濟史。出版《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讀史偶得:關於轉型期中國社會的若干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等專著。 高紅霞: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歷史系副主任。專業特長為福建商人團體及民國歷史。出版《上海福建人研究 1843-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上海福建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等專著。 博安德:2009 年萊比錫大學中世紀歷史及漢學專業畢業,碩士論文以山西省洪洞縣為個案研究明朝早期的政府移民政策。現為萊比錫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生,同時為埃爾朗根– 紐倫堡大學“中世紀的神聖性與神聖化:歐亞跨文化透視”課題組成員。專業特長為中國帝制社會晚期的宗教、文化及社會史。 王霄冰: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民俗學教授。2004 年獲波恩大學博士學位,2005-2010 年任慕尼克大學亞洲學院漢學研究所課題研究員。科研方向為中國民間文化及人類學。出版《Zwischen Moderne und Tradition. Leben und Werk des zeitgenössischen chinesischen Schriftstellers Zhang Chengzhi》(法蘭克福Peter Lang 出版社2004 年版),《南宗祭孔》(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編輯《Time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a》(威斯巴登Harrassowitz 出版社2009 年版)。 周越:劍橋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中國當代人類學教授。2001 年獲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專業博士。科研方向為中國當代農村政治及宗教復興運動和中國古代與現代宗教活動。出版《Miraculous Response: Doing Popular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斯坦福大學出版社2006 年版),編輯《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vit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倫敦Routledge 出版社2011 年版),此外在《民俗曲藝》《溫州大學學報》《學海》《宗教人類學》《Asian Anthropology》《Modern China》《Ethnology》《Ethnos》《Religion》《Visual Studies》《Past and Present》《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等雜誌上發表各類論文。當前研究重點在中國政治與宗教生活中的靈符及習語。 徐茂明: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教授。科研方向為江南地區士紳階層。出版《明清以來蘇州文化世族與社會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年版)等著作。 高萬桑:歷史學家,高等實驗學院宗教系道教史教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及宗教科研組副組長。科研方向為中國當代宗教社會歷史,重點為道教研究。2007 至2009 年主持由臺灣蔣經國基金會和法國國家科研局共同資助的〝廟宇、城市社會及道士〞國際科研項目。近期出版《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The Taoists of Peking, 1800-1949: A Social History of Urban Clerics》(哈佛大學亞洲中心2007 年版)、《L’interdit du boeuf en Chine. Agriculture, éthique et sacrifice》(法蘭西學院2005 年版)。 歐理源:柏林洪堡大學博士畢業,現為萊比錫大學博士後研究生。2009 至2011 年由臺灣蔣經國基金會國際學者交流項目資助進行劉門教派研究。科研重點包括道教歷史及現狀、四川傳統道教及民間信仰運動、宗教文化、宗教文學、宗教金石學、道教倫理環境。出版《Der Berg des Lao Zi in der Provinz Sichuan und die 24 Diözesen der daoistischen Religion》(威斯巴登Harrassowitz 出版社2005 年版)及《Spuren des Himmelsmeisters: Zur Rolle von Zhang Daoling in der frühen daoistischen Religion》(明斯特Lit 出版社1998 年版)兩部著作。另在《Scriptures, Schools and Forms of Practice in Daoism. A Berlin Sympos-ium》(威斯巴登Harrassowitz 出版社2005 年版)、《Exorcism in Daoism》(威斯巴登Harrassowitz 出版社2011 年版)及《Journal of Daoist Studies》雜誌中發表論文。 周育民: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教授。科研重點為中國近現代社會財政經濟史及秘密社團。出版《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史海試勺– 晚清史管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等著作。 田海:荷蘭萊頓大學中國歷史專業教授。專業特長為中國文化及社會史,科研重點為中國宗教信仰。出版荷蘭語專著《Het Hemels Mandaat: De Geschiedenis van het Chinese Keizerrijk》( 阿姆斯特丹大學出版社2009 年版),《The White Lotus Teachings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萊頓Brill 出版社1992 年版)、《The Ritual and Mythology of the Chinese Triads: Creating an Identity》(萊頓Brill 出版社1998 年版),並參與撰寫《The People and the Dao: New Studies of Chinese Religions in Honour of Daniel L. Overmyer》(華裔學志出版社2009年版),《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Religion and Violence》(Wiley-Blackwell出版社2011 年版), 另外專著《The History of a Reading Experience: A Lay Buddhist Chan-movem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已在近期清稿。 百可思:萊比錫大學宗教學及漢學畢業,現為博士研究生,同時為哥廷根大學東亞研究所成員。研究課題包括中國宗教、東亞佛教、佛教與暴力、中國近現代的民間宗教團體及“救贖社會”等。2007 年在《Zeitschrift für Religionswissenschaft》雜誌上發表論文〈Das dharma schützen, das Reich schützen, sich selbst schützen? Militärisch tätige buddhistische Mönche in China in den Dynastien Song und Ming〉,2010 年在《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雜誌上發表論文〈Martial Monks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 目录大纲:

序    ── Philip Clart 柯若樸 III
第一章  近年來中國民間信仰研究述評 1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邵 雍 Shao Yong
第二章  徽州民間信仰初探 19
Initial Research on Popular Religion in Huizhou
──唐力行 Tang Lixing
第三章  閩粵商人與上海天后信仰 43
The Cult of the Heavenly Empress amongst Fujian and
Cantonese Merchants in Shanghai
──高紅霞 Gao Hongxia
第四章  The Cult of the Longwang: Their Origin, Spread, 61
and Regional Significance
明清時代的龍王信仰與崇拜:其來源、分佈及地方性
── Andreas Berndt 博安德
第五章  Popular Religious Elements in the Modern Confucius Cult 95
當代孔子崇拜中的民間信仰元素
── Xiaobing Wang-Riese 王霄冰
第六章  Script Fundamentalism: The Practice of Cherishing 129
Written Characters (Lettered Paper 惜字紙) in the
Age of Literati Decline and Commercial Revolution
文字原教旨主義:清末民初傳統文人衰落與商業革命期間的敬惜字紙運動
── Adam Yuet Chau 周越
第七章  從〝剪紙為兵〞到〝剪辮攝魂〞 169
── 明清以來江南妖術恐慌的衍變及其社會根源
From “Paper-cutting” to “Plait-cutting”——The Evolvement of
Sorcery Scares in South China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s Social Background
──徐茂明 Xu Maoming
第八章  Daoism and Local Cults in Modern Suzhou: 199
A Case Study of Qionglongshan
現代蘇州的道教及地方教派:穹隆山個案研究
── Vincent Goossaert 高萬桑
第九章  The Gazetteer of Mt. Tianshe: How the Liumen 229
Community Reshaped a Daoist Sacred Mountain
老子隱居之所——從《天社山志》一書了解槐軒門人對一座道教名山的改造
── Volker Olles 歐理源
第十章  九宮道若干歷史問題辨析 265
Some Historical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Way of
the Nine Palaces (Jiugongdao)
──周育民 Zhou Yumin
第十一章 The Non-Action Teachings and Christianity: 295
Confusion and Similarities
無為教和天主教:異性及共性研究
── Barend J. ter Haar 田海
第十二章 Secret Societies, Buddhist Fundamentalists, or 329
Popular Religious Movements? Aspects of Zhaijiao in Taiwan
臺灣齋教:秘密社團、佛教原旨主義還是民間宗教運動?
── Nikolas Broy 百可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民族宗教学导论

《民族宗教学导论》

牟钟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6

“《民族宗教学导论》内容简介:民族宗教学是民族学和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重点是阐释宗教在民族形成、...”

雨林中的人类学家

《雨林中的人类学家》

林嘉运.大将出版社.2011-6-18

“本书获得国内外学者的热烈推荐! 完整记录人类学家深入一个未经现代社会“污染”的原住民村;鬼、灵魂、巫术、捕猎、剃头礼、饮...”

疾痛的故事

《疾痛的故事》

[美] 阿瑟·克勒曼 (Arthur Kleinman).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04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 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

音乐人类学

《音乐人类学》

汤亚汀..2008-9

“《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近50篇文章分十四章,按照“定义与现状”、“历史与思潮”、“程序与方法”和“运用于领域”...”

生殖崇拜文化论

《生殖崇拜文化论》

赵国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05-6

“生殖崇拜,初民信仰。盛行远古,遗风犹存今日;遍及世界,中华独具特色。本书溯起源,列表现,说影响,意在探索。”

文学与人类学

《文学与人类学》

叶舒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1

“本书把握住了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

走进历史田野

《走进历史田野》

西佛曼(Marilyn Silverman),格里福(P. H. Gulliver).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4

“”

Consumption in China

《Consumption in China》

LiAnne Yu.Polity.2014-6-23

“”

美国人与中国人

《美国人与中国人》

许烺光.华夏出版社.1989

“本书的目的是对美国和中国两个社会的人的共同性做深入考察。作者首先考察了艺术(特别是绘画,文学和男女之间的行为模式),接着...”

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

《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

孙绍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1日

“英雄和美人,是千古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同时代,美人的标准不同,英雄亦如是。那么是什么让人们持续下来对他们的评说呢?所谓...”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杨利慧,张成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专题性的神话母题索引类工具书。编者借鉴国际通行的汤姆森母题索引的编排结构及大林太良神话分类法,利用以往对...”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王明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1

“◆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重磅新作,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

玉米与资本主义

《玉米与资本主义》

阿图洛·瓦尔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1988年墨西哥出版了一本探讨玉米的历史重要性的专著,甫一问世,即引起关注,并很快在美国翻译出版。这本来自玉米故乡、带有...”

Ethical Life

《Ethical Life》

Webb Kean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5-10-6

“”

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

《社会学的三种经典研究模式概论》

郭大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0-1

“通过对社会学早期经典大师的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的成对分析,本书将涂尔干(迪尔凯姆)、韦伯、托马斯的社会学思想归纳为三个经...”

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杨慧,陈志明,张展鸿.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

Spectacle and Sacrifice

《Spectacle and Sacrifice》

David Johnson.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10-3-15

“This book is about the ritual world of a group of rural sett...”

神功戲殺人事件

《神功戲殺人事件》

徐焯賢..2011-8-31

“祭白虎是粵劇界祭祀白虎的儀式,藉此祈求在新戲台上演出順利,然而,在龍平洲的神功戲戲棚內,兇手假借白虎之名,展開了殺人計劃...”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

[英] 莫里斯·布洛克.华夏出版社.1988-11

“”

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

《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

麻国庆,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1

“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以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为例,ISBN:9787509733738,作者:麻国庆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