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

《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 《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

  • 书名:《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
  • 分类:电影
  • 作者:顾倩
  • 出版年:2010-11-1
  • 售价:40.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316

《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 内容介绍:

本书试图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叙述体系,描绘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所建构的电影管理体制。 本书正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吾欲造车、新车之造、威武之外饰、未竞之内厢。 第一部分共分四章,试图从当时的中国社会入手,分析塑造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与理念的原因。第二部分于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以电影检查为中心,描述1927—1937年间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建立与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三部分共分五章,分别涉及辱华电影问题、中央制止辱华片和其他外片的举措、通过限制外片保护国片问题、外人在华摄片问题、主动对外宣传等5方面。第四部分主要由二章组成:以反对迷信之名禁绝武侠神怪影片、以推行国语之名禁摄方言电影。结语部分对全书进行总结,并点出本项研究的现实意义。-

作者顾倩介绍:

顾倩,四川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目前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 目录大纲:

【本书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吾欲造车: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的成因
第一章 四方力量的博弈塑造了中国电影的形貌
第一节 国内的三支力量
第二节 外来力量
第二章 中国电影社会影响的扩大与官方介入电影管理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成熟与社会影响的扩大
第二节 社会关于电影检查的讨论与实施
第三节 北洋时期电影管理实践
第三章 电影界民族主义思想的生成
第一节 外国势力对中国电影的压制促发了业界民族意识
第二节 留学生进入影界催生了民族主义思想
第三节 电影界民族主义思想的初现
第四章 国民政府电影认识分析
第一节 “乡愁”:中华民国与中国电影的内在民族主义关联
第二节 官方与电影界民族主义思想的契合
第三节 党政人士的电影功能认识
第四节 国民政府的电影管理认识
第二部分 新车之造: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建设
第五章 统一电影管理行政:努力与阻力并存
第一节 电影行政权归诸地方的尝试与取消
第二节 与各地行政机关发生的纠纷
第三节 政府机关之间争夺电影管理权
第四节 政府与党部的角逐
第六章 初期尝试
第一节 国民政府电检体制设计的思路变迁
第二节 以上海地方电影行政为中心的检政实践
第七章 初次实践:内教二部电检委的建立
第一节 电检委机构与检查程序的建立
第二节 组织规定与人员情况
第三节 电检系列法规的建立
第四节 电影检查领域内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剧
第八章 集权倾向的加重:中央电检委的建立
第一节 准备工作
第二节 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
第三节 中央电检委之结束
第三部分 威武之外饰:国民政府对外电影政策与实施
第九章 辱华电影问题
第一节 辱华电影问题解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辱华电影认识的时代变迁
第三节 外国限制他国电影之启示
第四节 民间抗议的效果
第十章 制止辱华片和其他外片的举措
第一节 租界电检权的存在对统一电检行政的影响
第二节 制裁辱华电影
第三节 通过其他手段消除辱华电影摄制
第十一章 通过限制外片保护国产影业问题
第一节 加大对外片的收费和罚款力度
第二节 对各类电影文字的规定
第十二章 严格监控外人在华摄片
第一节 问题的出现
第二节 讨论对策的过程
第三节 实施效果
第十三章 主动对外宣传
第一节 对外宣传意识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以参加海外影展为推动的电影对外宣传活动
第四部分 未竞之内厢:国民政府对内电影管理的各项举措
第十四章 以反对迷信之名禁绝武侠神怪影片
第一节 有关武侠神怪片的社会舆论
第二节 政府禁绝武侠神怪片之用意
第三节 禁绝武侠神怪影片与打压小公司
第四节 专题分析:禁绝神怪武侠影片的滥觞——禁映《火烧红莲寺》
第十五章 以推行国语之名禁摄方言电影
第一节 推广国语运动与现代民族建设的关系
第二节 电影中的国语运动
第三节 推行国语之外别有深意——粤沪宁三方的多重博弈
第四节 其他方言电影情况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银幕创造

《银幕创造》

张会军,穆德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9

“翻阅目录,你能看到一串影视摄影界名人的名字,他们的影视作品享誉海内外,他们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电影摄影师。观众从银幕上看到了...”

The Art of District 9

《The Art of District 9》

Daniel Falconer.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New Zealand).2010-10-08

“In 2009 Weta Workshop created a world so uncannily realistic...”

Film and Female Consciousness

《Film and Female Consciousness》

Lucy Bolton.Palgrave Macmillan.2011-9-15

“Film and Female Consciousness analyses three contemporary fi...”

光影的長河

《光影的長河》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策劃.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10-25

“跨越時空光影的致敬 一本對華語影史最厚重的情書 近幾年國片起飛齊鳴、逐漸在國際影壇綻放光芒,回顧華語影史的長河,過去歷史...”

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

《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

林文淇.王玉燕.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0.5

“台灣電影靠著《海角七號》與《艋舺》,再度衝出票房與話題的高峰;《練習曲》引起環島單車風潮、《無米樂》紀錄片引發大眾關注台...”

谢晋电影

《谢晋电影》

金冠军.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

“金冠军、聂伟主编的《谢晋电影:中国语境与范式建构》编选的文章撷 取自“通俗现代性、国族身份认同与情节剧的文化政治:谢晋电...”

The Hollywood Film Music Reader

《The Hollywood Film Music Reader》

Cooke, Mervyn 编.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2010-09-01

“A rich and informative look at the experiences of composers ...”

身体政治

《身体政治》

张彩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2

“《身体政治:百年中国电影女明星研究》从身体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电影女明星身体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研究对...”

电影艺术诗学

《电影艺术诗学》

多宾(Добин).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3

“”

渐隐

《渐隐》

王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王崴文集》分为《渐隐》、《渐显》上下两卷,包括作者照片、手迹、影评、剧本、杂文、小说等珍贵资料,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斜塔瞭望

《斜塔瞭望》

戴錦華.遠流.1999-10-16

“第四代電影藝術家是失去了神話庇護的一代。他們登場於新時期大幕將啟的時代,他們的藝術是掙脫時代紛繁而痛楚的現實/政治,朝向...”

李香蘭的戀人: 電影與戰爭

《李香蘭的戀人: 電影與戰爭》

田村志津枝.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0/08/22

“详细叙述了李香兰与刘呐鸥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以及当时上海电影界的一些状况。”

电影认知符号学

《电影认知符号学》

[英国] 沃伦·巴克兰德 (Warren Buckland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1

“沃伦•贝克兰德在《电影认知符号学》中认为,认知电影理论和当代电影理论的冲突是非建设性的。他考察了米歇尔•科林的电影认知语...”

The Art of Tangled

《The Art of Tangled》

Jeff Kurtti.Chronicle Books.2010-11-17

“A lighthearted twist on Rapunzel, the beloved fairy tale fro...”

Iron Man By Design

《Iron Man By Design》

John Rhett Thomas.Marvel.2010-9-30

“”

新青年DVD手册

《新青年DVD手册》

张栋,马骅.新世界出版社.2003-1-1

“新青年DVD手册:精华版(第二辑),ISBN:9787800058967,作者:张栋,马骅主编”

与奥黛丽·赫本一起成长

《与奥黛丽·赫本一起成长》

雷切尔·莫斯利.北京大学.2010-11-1

“本书是第一本完整研究一位好莱坞影星的学术专著。作者详尽考察了赫本的明星身份及其主演影片,对蓬勃发展的影星研究领域作出了重...”

閱讀電影影像

《閱讀電影影像》

Laurent Jullier,Michel Marie.積木文化.20100708

“電影不是文學,我們也許需要學習閱讀文學,但欣賞電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何況多數的電影並不艱澀難懂。然而一部電影從場景的安...”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12-1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在国际背景下研究中国纪录片发展模式。2000年来,世界纪录片发展进入黄金十年。《中国纪录片发展...”

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

《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

刘书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9

“《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内容简介: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摄影课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摄影技术,以曝光控制和光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