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亡启示录》

《清亡启示录》 《清亡启示录》

在线试读

  • 书名:《清亡启示录》:一个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
  • 分类:清后期(1840~1911年)
  • 作者:马勇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2012-11
  • 售价:35.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224

《清亡启示录》 内容介绍:

编辑推荐: 百年前的一百天,如何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 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又如何决定了中国此后的走向 那被妖魔化的晚清十年,真面目究竟为何? 更重要的是,这个危机启示了什么? 马勇做过古代史研究,做过儒家经学史研究,最终兴趣点却落在晚清70年。他一方面对此前的主流研究充满疑惑,一方面觉出现实与百年前的诸种关联,认为有必要从来路中寻出答案。 怀着一份对先人的温情与理解,他重新讲述 100年前的历史。 ——《独立阅读》 内容简介: 《清亡启示录》讲述了一个王朝为何会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 历史无法遗憾,也不必惋惜,走过的就是走过了。只是一百年后回望大清王朝,特别是分析这个貌似强大的王朝为什么在一场危机面前不堪一击,这个过程究竟有哪些教训可以汲取?这是这本《清亡启示录》探究的问题。 2012是清帝退位的100周年,《清亡启示录》重点叙述分析了清朝最后十几年走过的路,从1894年开始的维新时代到1901年开始新政到之后的君主立宪预备,清廷挣扎着改革,以试图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然后最后清廷的几个失误使得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最终使得大清走进历史。

作者马勇介绍: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1894-1915:梦想与困惑》《超越革命与改良》《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尴尬记忆》《1911年中国大革命》《重读近代史: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晚清二十年》 等。

《清亡启示录》 目录大纲:

自 序 IX
第一辑 新世纪新选择
改革为什么走向反面 ^003
清廷的觉醒 ^004
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 ^006
两个致命失误 ^008
从君宪到共和 ^011
几点启示 ^014
以改良反制革命 ^017
从维新到新政 ^018
“三个有利于” ^020
梁山好汉没有自愿的 ^022
那拨回归社会主流的人 ^025
一个激进青年的成长 ^026
革命逐渐陷入困境 ^028
回归主流 ^032
清末社会的官民冲突 ^035
反贪腐并不必然反体制 ^035
抑豪强与“养鱼政策” ^038
鸵鸟终将引爆动荡 ^039
第二辑 走向宪政
“有计划政治”:预备立宪日程 ^045
外交危机打乱立宪步伐 ^047
各方要求速开国会 ^048
朝廷同意提前正式立宪 ^051
“军机处不议”之智慧 ^053
政治改革争论的焦点 ^054
军机处存废之争 ^056
“五不议”换来政治改革空间 ^058
毁誉摄政王 ^061
一个不错的王爷 ^061
坚信“有计划政治” ^063
错误援引《钦定宪法大纲》 ^066
资政院的悲剧 ^069
非常态过渡机构 ^070
立法与行政的冲突 ^071
沦为鸡肋 ^075
第三辑 政治改革的限度
皇族内阁错在哪儿 ^079
清廷对立宪的让步 ^080
政治变动的恶性互动 ^081
皇族内阁暴露真面目 ^083
铁路国有的正当与失当 ^087
民间资本进铁路 ^089
官商合办到“国进民退” ^090
在四川跌了一个大跟头 ^092
为什么是新军 ^095
辛亥革命第一枪 ^095
从忠诚卫士到掘墓人 ^098
“忠诚教育”是双刃剑 ^100
兵谏的政治诉求 ^103
新军起事两大动因 ^104
湖北军政府的政治底线 ^106
中央军致命一击 ^108
谁是君主立宪的受害者 ^111
君主立宪对谁有利 ^111
走向君主立宪 ^113
君主立宪不利于谁 ^115
第四辑 别了,皇上
当君宪成为往事 ^121
君宪先锋 ^122
君宪主义危机 ^124
君宪成为历史 ^126
别了,皇上 ^129
体制内抗争 ^129
最后的善意忠告 ^132
转向共和 ^134
皇族伤国 ^137
食利者阶层走向前台 ^138
政治变革急先锋 ^140
君宪了,皇族该干什么 ^142
共和关键 ^145
战争的最高境界 ^146
共和成了唯一出路 ^147
“黄袍加身” ^150
君宪主义落幕 ^153
化危为机 ^154
希望似在前面 ^156
宪政终结 ^157
大清皇族今安在 ^161
溥仪和他的父亲 ^162
皇叔们 ^164
落地的凤凰 ^166
庆王爷和他的后代 ^167
穷困潦倒的镇国公载泽 ^169
川岛芳子和她的老爹 ^169
第五辑 晚清的意义
辛亥的意义 ^173
辛亥革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73
在什么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176
辛亥革命对后世中国的影响与启迪 ^179
晚清与民国:经济层面的比较 ^183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 ^184
革命一定能解放生产力 ^187
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民初乱局的一个解释 ^193
谁的临时政府 ^194
民国法统 ^198
尊重历史,善待前人 ^202
百年中国的进与退 ^207
清亡的启示 ^208
进与退 ^209
变与不变 ^21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老北京的民间传说

《老北京的民间传说》

马超编著.现代出版社.2013

““西四附近真有游荡的忠魂吗?夜半故宫真的是鬼乐园吗?正阳门究竟怎么个“正阳”法?连慈禧都害怕的人会是谁?为啥故宫有些宫门...”

崩溃前的大清帝国 : 第二任港督的中国笔记

《崩溃前的大清帝国 : 第二任港督的中国笔记》

(英) 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本书首版于1836年,四年后鸦片战争爆发的同一年,此书再版。这本书显然是英国读者在战前了解中国的重要参考,甚至某种程度上...”

民国底色

《民国底色》

张耀杰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书中涉及的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包括政学两界的赵凤昌、张謇、袁世凯、袁克文、唐绍仪、赵秉钧、孙中山、陈粹芬、黎元...”

清亡启示录

《清亡启示录》

马勇.中信出版社.2012-11

“编辑推荐: 百年前的一百天,如何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 身处变局的各色人物,又如何决定了中国此后的走向 那被妖魔化的晚清十年...”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

马勇.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8-1

“1、研究晚清政治越发感觉现在处于轮回时期。——马勇 2、社科院马勇首次完整叙述晚清70年,找寻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3、海外...”

清季北洋势力崛起与直隶社会变动

《清季北洋势力崛起与直隶社会变动》

董丛林, 徐建平等著.科学出版社.2011

“《清季北洋势力崛起与直隶社会变动》内容简介:清季北洋势力崛起,以湘系大员刘长佑、曾国藩先后任直隶总督为“前奏”,到李鸿章...”

国语

《国语》

陈桐生.中华书局.2013-4

“《国语》是“编”不是“著”,是“选”不是“作”。《国语》文章是从西周到战国初年不同时代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史官早就写好了的...”

史记半解

《史记半解》

(汉) 司马迁原著.商务印书馆.2013

“《史记半解》是由清人汤谐于1713年完成的一部对《史记》的评注。汤谐,字展文,号怀村,主要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汤谐用四十...”

一本书掌握《史记》智慧

《一本书掌握《史记》智慧》

龚学刚编著..2013

“”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

(日)宫本一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神话时代、夏王朝”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

史说北京

《史说北京》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史研究会, 首都图书馆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一本书读懂北京史:史说北京(插图本)》内容简介:从周口店“北京人”到燕国,从蓟城到幽州城,从金中都到元大都,从明清时期...”

国史读本

《国史读本》

中国当代史研究组编著..2011

“《国史读本》内容简介:以史为鉴,可以兴邦。有人说,历史是昨天与今天的对话,“掌握过去,理解过去,把它当作理解现在的一把钥...”

一本书读懂魏晋南北朝

《一本书读懂魏晋南北朝》

尚永琪, 薛海波著.中华书局.2012

“本书分四编五十五个专题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社会生活、文化成就等条分缕析地展现于一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

喋血的记忆 : 日军暴行亲见亲闻访谈录

《喋血的记忆 : 日军暴行亲见亲闻访谈录》

主编高玉峰, 郭天红.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2012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易中天.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7

“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的理念三千年前就有吗?为什么说周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翻开本书,探索中华的文化系统起点,中国人的智慧本...”

洪业 : 清朝开国史

《洪业 : 清朝开国史》

(美) 魏斐德著.新星出版社.2013

“魏斐德教授的史学名著《洪业:清朝开国史》,匠心独具,把中国历史上王朝循环中的一环——明清嬗代过程,作为运思课题。此书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