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裂缝》

《历史的裂缝》 《历史的裂缝》

在线试读

《历史的裂缝》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四个版块,“历史总会被记起”和“斯人已逝”两辑说的都是旧人旧事,立脚点却在今天,希望能打捞一些历史的残骸,引起注意。1870 年代清政府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全局问题由于全局讨论得以妥善解决;1940 年中央研究院院长补选,学术与政治相互博弈而能保持微妙的平衡。作为晚清第一代驻外使臣,郭嵩焘因“崇洋媚外”不被世人理解,晚景凄凉;胡适晚年以净友自居对国民党提出一系列批评和建议,然不被理睬,独自彷徨。 “历史的余波”和“不该遗忘的伤痛”两辑收录了部分文化评论和文学评论。林则徐破坏“夷夏之防”与李鸿章隐瞒疫情的当代启示,“拿伯的葡萄园”中保护私产的法治意识,美国政府镇压“退伍补偿金大军”的历史伤疤,茨威格对于战争的反思与人性的绝望,托斯卡尼尼面对法西斯暴政表现出的良知与洞见,卡夫卡的小说对于东方民族遭遇的惊人预见,等等。内容看似庞杂,贯穿其中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 作者平素广泛参与文化讨论,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着力从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

作者雷颐介绍:

雷颐,1956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当农民数年,然后当兵,又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被延误的现代化》、《萨特》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历史的裂缝》 目录大纲:

第一辑 历史总会被记起
【末世预言】 曾、赵之辩: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
【权臣发家】 成大事不能昧于历史大势
【衙门矛盾】 李鸿章与阿思本舰队——清政府初次试办海军的失败
【小国强国】 在“理”与“力”之间——清季的中国外交
【边患国防】 事关全局,全局讨论——晚清海防、塞防之争
【新式事物】 铁路与政争——李鸿章修铁路
【洋务运动】 清末企业的官办与商办
【义和团案】 “臣不得不死”——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立宪革命】 1905:三种力量角力中国
【博弈游戏】 学术与政治——1940年中研院院长补选记
【天灾人祸】 白修德与40年代“中原大饥荒”
【政党兴衰】 从“起朱楼”到“楼塌了”——国民党的大陆岁月第二辑 斯人已逝
【转型悲剧】 “一蓑烟雨任平生”——郭嵩焘的崎岖人生
【启蒙新民】 中国的“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的现代意义
【自由主义】 胡适晚年政治思想述要(附:偶贩书记)
【教育独立】 校长当如竺可桢
【文人自尊】 “我们都是民众!”——关于顾颉刚
【史家本事】 “寓论断于序事”的陶菊隐
【国民批判】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储安平与《英人·法人·中国人》
【传奇主角】 风华绝代,终成历史——漫话宋美龄第三辑 历史的余波
【国际接轨】 林则徐与“文化安全”
【官场风气】 从李鸿章隐瞒疫情说起
【时代叛逆】 帽子、辫子与传统的形成
【纳粹屠杀】 莫让心灵在黑暗中行走
【消费社会】 文人还会被尊敬么
【角色变迁】 臣民·公民·知识分子
【制度失信】 测谎器的哲学原理
【私产保障】 拿伯的葡萄园
【民间团体】 “社会”的意义——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的启示
【文化开放】 新词与方言
【权力屈从】 “五四”雕塑与“公共记忆”
【历史定律】 忧天下,探世变——柏杨与《中国人史纲》
【史剧误导】 复杂暧昧:《走向共和》的价值取向
【影视编造】 “历史”的荧屏书写第四辑 不该遗忘的伤痛
【政府镇压】 历史的“伤疤”
【人性血案】 用罪恶证明“存在”
【爱国流亡】 泪为谁流——海涅的一次心灵震荡
【暴政狂热】 托斯卡尼尼的洞见和良知
【世界大战】 牢记“昨日”——读《昨日的世界》
【关键时刻】 历史的“灵感”——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苏联崇拜】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良知为何瘫痪
【斯大林热】 爱伦堡的困境
【中国寓言】 关于卡夫卡的“另类阅读”
跋 不可缺少的精神维生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大学人文社科读本)》博大精深,思辨深邃,凝聚了著名史学家陈百麓先生数十年心血。本书不仅考察了近...”

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

唐德刚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的序幕...”

共和中的帝制 : 民国六年, 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共和中的帝制 : 民国六年, 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张鸣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以严谨的态度,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现状,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国...”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邵雍著..2009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所收近40篇文章主要依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和相关档案资料,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导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导论》

宋进主编..2009

“”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96

“”

中国近代史争鸣录 : 1949年~1985年历史人物篇

《中国近代史争鸣录 : 1949年~1985年历史人物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学系编..1988

“”

旧梦重温

《旧梦重温》

李新宇.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11-1

“本书梳理了百年中国早期寻路的思想脉络。 清朝末年,从天朝迷梦中走出来的国人,经过“器物”、“制度”等层面的探索,关于国族...”

大变革时代

《大变革时代》

《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编..2010-1

“《大变革时代:晚清过后是民国》主要内容简介:强弩之末的晚清与百废待兴的民国,经济大转型、军事大决战、政治大革命,构成了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编陈金龙, 潘利红, 詹文都..20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卷。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

作为方法的中国

《作为方法的中国》

[日] 沟口雄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

“《作为方法的中国》包括了: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关于近代中国像的重新探讨、中国的“封建”与近代、天下与国家、生民与国民...”

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蒋廷黻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插图本·大师经典:中国近代史》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高...”

重读近代史

《重读近代史》

朱维铮.中西书局.2010-8

“多年来我重读近代史,便尝试似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角度,清理若干历史积疑的实相。这就是我明知将碰壁仍要期待袪疑的由来。我不敢...”

中国近代史新编. 中册

《中国近代史新编. 中册》

苑书义等著..1986

“”

中国近代史新讲

《中国近代史新讲》

戚其章.中华书局.2011-8

“80年的中国近代史,包含了太多的谜团和疑案,虽历时百年有余,仍聚讼纷纭,成为争论不休的热点。本书将诸多谜团、疑案逐一揭开...”

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张晨怡著..2012

“《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包括了近代文化的精神导向与价值认同;晚清到“五四”的文化论争;西洋音乐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近代中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解析与练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解析与练习》

主编宋俭, 李勤..2008

“《 重点难点解析与练习》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重大攻关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主编段治文..20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主要内容: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李侃…[等编著].中华书局.2001

“这本《中国近代史》(第4版)作为高等院校的历史教材,从1977年初版至今,先后经过三次修订,累计印行100余万册,在高等...”

中国近代史简明读本

《中国近代史简明读本》

吕海良等编..1984

“”